学术投稿

“良辰吉时”服药佳

孙祥虎

关键词:不良反应, 药物, 时间规律, 生命活动, 剂量, 生物钟, 选择, 吸收, 人体, 排泄, 疗效, 节律, 代谢
摘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生物钟”节律,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产生影响,所有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在不同时间服用,疗效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掌握这些时间规律,选择“良辰吉时”服用,使用恰到好处的剂量,不仅可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安庆的迎江寺和振风塔

    安庆之名,由来已久,据史料考查迄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期,安庆知府黄千为抵抗金兵在此筑城,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建成周围十里,十个城门的古城。

    作者:石柱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华夏名扇集锦

    我国是扇的王国,各地名扇辈出,纷呈异彩,深受人们喜爱。现介绍几种著名的扇子。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如何预防痔病

    我们知道,肛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的重要器官,肠管内的废物必须经过肛门排出。为维持人体的正常生活,肛门对自己的担当,可谓“恪守职责”,本应受到人们的精心爱护。但是多数人却不够关心爱护肛门,常常使肛门“积劳成疾”。

    作者:丁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冬至馄饨香

    “冬至馄饨夏至面”。这冬至节吃的馄饨,在唐朝以前,常把它与饺子混为一谈。唐朝以后,馄饨自成体系。它与饺子的区别在于皮的厚薄不同,形状也不一样,而且饺子大馄饨小。美食家袁枚撰的《随园食单》说的很明白,“小馄饨似龙眼”,皮薄滑爽,冬至吃馄饨之俗源于祭祖活动。宋代《梦梁录》一书说:“冬至岁节如大年,以美食祭祖。”由于馄饨香软,入口易化,味道鲜美,成了冬至祭祖的美食佳馔。久而久之,冬至吃馄饨成了习俗,沿传至今。馄饨,各地名称不一,新疆唤“曲曲”,四川称为“抄手”,福建叫“扁食”,广东谓“云吞”,还有清汤、便食、包袱之称。馄饨的做法很讲究,馄饨用小麦面粉加鲜肉馅制成,把精致面粉加水揉团擀成薄片,切成约7厘米大小的方片用来包馅,馅大多是用鲜精猪肉剁成,也有鸡肉、蟹、虾肉馅。一只手捏皮,一只手用筷子将馅抹在皮中间,把皮的上下两角折合,左右两角向中间交叉粘合,一只手刮馅,一只手捏皮包馅,制作好的馄饨,放入清水烧开的水中煮,几分钟便熟,捞起放入已盛鸡汤或肉汤的碗里,并随各人的口味放辣椒油、蒜泥、葱末、酱油、醋、胡椒粉、味精就可食用,味醇香浓。食馄饨,南方重馅,北方重汤,馄饨主要是煮吃,也有蒸、煎、炸后蘸佐料吃的。有名的馄饨是天津的“锤鸡馄饨”,做法别具一格,将鸡胸肉剁成茸,加点水和鸡蛋清搅匀合面,揉擀成片,把鲜猪肉末加酱油、水搅拌成泥,再加入麻油、猪油、味精、盐,调匀成馅,煮熟后放进盛有高汤的碗里,食之非常的鲜香。

    作者:高宗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病的起居调养

    起居调养指的是采用正确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肝病患者更应注意相关的起居调养。

    作者:玉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寄情山水心乐意美(上)

    人生有三乐:交友、读书、游山玩水。山水是人类好的朋友,也是相依为命的伙伴。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其意是提醒人们要多去亲近大自然,时时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保持“沟通”,要懂得人类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样,人类才能够健康地生存生活。从养生的角度讲,寄情山水能释放心情,怡情养性,益智开慧,强身健体,有利于身心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避开闹市,走近大自然去“野练”身心,这也成为当今时代人们养生保健的一个大亮点。

    作者:吴建军;张献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蚍蜉撼树--成语药谈之十一

    成语“蚍蜉撼树”源出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大文学家韩愈写给好友张籍诗中的开头几句话,是针对李白、杜甫死后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诋毁有感而发的。诗中的“蚍蜉撼大树”句,说的是小小蚂蚁难以摇动参天大树的道理,用以比喻一些人自不量力的行为。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中应用了这一典故,写出了“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的名句。在历史典籍中,与蚂蚁相关的典故不少,表现的大多是与“小”有关的意义,如“蚍蜉戴盆”、“蚍蜉缘槐”、“蚁鼻之缺”、“蚁封盘马”、“蚁旋磨”等。也有以小喻大的,如“蚁穴溃堤”、“蚁动斗牛”、“小蚂蚁啃大骨头”等,但它们始终都没能离开蚂蚁小、不起眼的前提。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天柱散叶

    国家级风景名胜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西北,主峰海拔1485米。遗憾地是,天柱一峰擎日月,临风极顶有几人?很少有人能登上天柱这座俗称“万山尖”的巅峰。不过,峰西的神秘谷,在诸多名山中倒是独具神韵的。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情”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

    有专家通过测定表明,人到50岁以后,日渐趋向沉默寡言,遇事多愁善感,心理负担会逐渐加重。与人交往中也表现出急躁、易怒、健忘和答非所问的现象。要想改善这种情况,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点“自作多情”。

    作者:赵德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守住静气度晚年

    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它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涵着明月;又如十里绿甸,风吹草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无非一个“静”字,不静无以“直”,不静怎堪“圆”?

    作者:李成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良辰吉时”服药佳

    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生物钟”节律,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产生影响,所有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在不同时间服用,疗效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掌握这些时间规律,选择“良辰吉时”服用,使用恰到好处的剂量,不仅可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孙祥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养生重养神

    一提起养生,人们往往就会想到要吃些什么,怎么吃滋补身体,哪些保健品有用等问题。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确已经有了十足的进步,各种商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这些对于固养我们的形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人们也确实在逐渐地加强对身体的固护,希望能够健康长寿。然而,在保健形体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一点--精神方面的养护。

    作者:马凤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骨文和金文的“泉”都是描绘泉水从山洞中留出来的样子。小篆把“山洞”和“泉水”连为一体,笔画更简洁而流畅,隶书则把“山洞”讹变为了“白”,流出的泉水写作了“水”,原先象形的意味便看不出来了。

    作者:任宏丽;胡琪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形成自己的养生圈

    养生属个人行为,所有的养生项目、方式、习惯,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情来选择决定。并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下来,按部就班地实施,逐渐形成自己的养生圈。个性化的养生圈是提高养生质量的关键。后的养生,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形成适合自己的养生圈,不能效仿、照搬别人的养生经验,书本上提供的养生妙法,也要先实践后确定,直至成为自己的养生妙招。

    作者:丁寿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退一步天地宽

    人生在世或做人处事,赌气、拌嘴、闹矛盾是难以避免的事,也不足为奇,俗话说“牙齿与舌头还开战”。问题是彼此皆善,相互体谅才是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常会遇到一种人,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争个面红耳赤,闹个人仰马翻,非此,似乎就显不出自己的“能耐”,就会失去面子,结果给各自心理上罩上一层阴影。

    作者:张远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养神怡情花草茶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放入透明的玻璃茶杯中,冲上滚滚的开水,香气随着水汽的氤氲四溢开来,而花朵也在浮沉中渐渐绽放,婀娜多姿,自在起舞。

    作者:王恒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秋冬艾灸除湿祛寒

    烟雨江南,景致虽美,可这连绵的雨,是否也让人平添了几分愁绪?而这愁绪,耗伤身体,可有些许疲惫,是否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作者:吴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来颐然听鸟歌

    退休8年,我习惯宁静。白天是这样,晚上更是。卧室里闹钟的滴答声是那样的轻微,有时候也会让我难以入眠。然而,说来也怪,对于鸟鸣,我却有着另一番心情。我可以伴着鸟鸣入睡,清晨再被它们唧唧喳喳地唤醒,即便再吵再闹,一点也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作者:阿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平衡是健康之本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学会与平衡打交道,爬的时候要手脚并用,学走路的时候是小心翼翼,一旦失衡,就会磕得鼻青脸肿。平衡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高度平衡则是一种悟性,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的,平衡无所不在,看公路上跑的自行车,两个轮儿,为什么可以骑着不倒?汽车,四个轮子却有时会翻车?个中的原因不外乎:一个是保持了力的平衡;一个是失去了力的平衡。上述现象告诉我们:保持平衡,车就能按我们的意愿奔跑、前行;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失事,甚至出大事。平衡,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保持了这种平衡的结果。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常食“六辣”益健康

    生姜、大蒜、洋葱、辣椒、胡椒、花椒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在绝大多数菜肴中,都会出现它们的身影,有了它们,菜的味道会更加鲜美,颜色也更加好看。那么除此之外,它们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功效,食用时会不会有什么禁忌呢?

    作者:阿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