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张晨伟;冀冰心;徐娟;董惠卿;于跃怡
目的:总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多发硬化(MS)过程中植入综合征(ES)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auto-HSCT治疗继发性MS 24例,移植前EDSS评分为5.5(4~7.5).移植方法为应用G-CSF 5 μg/kg4~6 d动员,CS-3000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其中18例患者进行CD34+细胞分选.BEAM方案预处理.结果: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的平均时间为11 d(9~13).共有6例患者在移植后+8~+12 d出现非感染性发热,体温在38~40℃,持续1~5 d.其中2例伴皮肤充血性皮疹,持续4~5 d.短疗程应用皮质激素或仅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可缓解.结论:在auto-H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期出现发热、皮疹时,应考虑ES的诊断,短疗程激素治疗对轻度ES有效,但应警惕出现呼吸衰竭或多器官衰竭的可能.
作者:苏力;张晨伟;冀冰心;徐娟;董惠卿;于跃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常见急症之一,绝大多数能用药物转复.但对于超长时间(>48 h),特别是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例,药物转复存在很大的风险[1].现将本院应用紧急电复律成功抢救2例超长时间室上速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研究发现当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存在胰岛素抵抗(IR).IR是形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除糖尿病外,IR还广泛存在于肥胖、创伤、感染、恶病质及各种病理情况下所造成的应激反应过程中.
作者:杨友生;李树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微米大黄炭组(治疗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对照组),各45例,胃镜下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以及术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血红蛋白量.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止血成功率明显升高(P<0.01),达到96%;治疗组治疗后平均黑便、呕血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止血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时昭红;张书;胡伟;毛德华;吴玉芳;张江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吸入(INO)对肺损伤时肺组织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内毒素组(LPS)、地塞米松治疗组(DEX)、一氧化氮吸入组(INO)、地塞米松+一氧化氮吸入组(DEX+INO),每组6只.通过内毒素静脉注射制备大鼠肺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肺组织GR表达的影响.结果:肺损伤后肺组织GR表达下降,予以干预治疗后GR表达增多,其中以INO作用明显.结论: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内GR降低,与糖皮质激素(GC)亲和力下降,出现激素抵抗现象,影响激素的抗炎效果.一氧化氮吸入(INO)可以增高GR的表达,促进GC-GR复合体的形成,提高GC的抗炎效果.
作者:刘晶;高和;陈鲁妮;周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2],炎症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参与了从白细胞的黏附到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全过程.
作者:李芳;余素琴;杜艳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应激性高血糖症是在原发疾病时应激激素增高导致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生变化,积极应用外源性胰岛素,纠正高血糖状态十分有益于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王煜;曹相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葡萄糖代谢状态.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97例,入院时测HbA1c、血脂、简易OGTT(0及120 min),同步测定胰岛素水平,病程第4周及出院后3月进行正规OGTT及IRT,并复查上述指标,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依出院后3月OGTT结果,按WHO标准将其分为3组:NGT组(33例),IGT组(34例),DM组(30例).发生葡萄糖代谢异常的比例为68.0%;不同葡萄糖代谢状况的3组患者间比较,入院时FPG、HbA1c、血甘油三酯差异有显著性.3月内,AMI患者葡萄糖代谢状况可在NGT、IGT、DM间互相转化,但OGTT(PG-60')保持相对稳定,可预测将来的葡萄糖代谢状况.结论: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中,普遍存在葡萄糖代谢异常,发病3个月内,AMI急性期所伴随的葡萄糖代谢状况可在NGT、IGT、DM之间转化,也可保持不变;病程第4周OGTT单次血糖(PG-60')是预测其后葡萄糖代谢状况的有用指标,切点值为9.1 mmol/L.
作者:雷永富;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主要药物,传统用法为间断静脉注射,这种给药方法易造成血中阿托品浓度波动过大,用药剂量难以把握,导致阿托品用量不足,或过量甚至中毒,影响抢救效果[1].
作者:石李金;余宏;宛鹏程;严金华;吴江涛;洪润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女,72岁.因周身乏力1年,加重伴心慌胸痛11d,于2006年10月31日入住我院,诊断为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②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③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作者:姜钧文;张明;侯平;王艳春;杨平;齐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I).
作者:余浩;陈苏;李姣;徐沙;胡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VV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房电极38例,心室电极72例.至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植时间为97±16(63~158)个月,心房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88±12(63~125)个月.结果:首次埋置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分别为0.82±0.21 V、0.58±0.27 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为1.37±0.64 V、1.06±0.54 V(P<0.01),分别是置入时的1.68倍和1.83倍.置入时心房电极阻抗为693.6±125.9(368.4~1022.1)Ω,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94.4±281.8 Ω(P>0.05),置入时心室电极阻抗为611.8±194.2 Ω(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65.9±227.4(437~1346)Ω(P>0.05).更换前后心房电极P波与心室电极R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更换起搏器时,5例心室电极,4例心房电极因起搏阈值大于2.5 V或阻抗小于300 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结论:植入性右心室右心房电极使用7年以上时,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可以继续使用.
作者:邹彤;王志蕾;佟佳宾;李梅;吴素娟;杨杰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或糖耐量异常(IGT)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40例ACS患者分为3组,单纯ACS组,ACS合并T2DM组,AGT组,并以16例正常者作为对照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血清脂联素(APN)、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结果:ACS合并T2DM组、合并IGT组、单纯ACS组的APN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均<0.01),且合并T2DM组的APN水平也明显低于单纯ACS组(P<0.01),合并T2DM组与合并IGT组间APN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合并IGT组与单纯ACS组间亦无明显差异;校正FBG、FINS和IR后,APN与LDL-C负相关(γ=-0.322,P<0.05),与HDL-C正相关(γ=0.330,P<0.05),校正TG、HDL-C、LDL-C后,APN与FBG、FINS、IR负相关(γ分别为-0.270,-0.238,-0.257,P均<0.05).结论:APN与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徐昶;周强;马业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对重度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寻求治疗这类疾病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0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血液滤过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率、呼吸频率减慢(P<0.01),平均血压下降(P<0.05),PaO2上升(P<0.05),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结束后EF值较前升高(P<0.01),总有效率为90%.结论:血液滤过对于重度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
作者:黄薇;王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慢性并发症涉及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广泛累及心脏、肾脏、神经、视网膜等多个器官,可分为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如出现内瘘闭塞或流量减少等功能障碍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我科近年将氯吡格雷用于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术后维护,对于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志武;李靖;王芳;徐友平;姚国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Ⅱ)和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CVⅡ)在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早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方法: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酮体和酸中毒纠正的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前5 d血糖水平波动情况.结果:两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类似,但CSⅡ组前5 d血糖稳定于靶目标值(11.1±2.0 mmol/L)比例更高,且血糖的波动更小,前3 d胰岛素的用量更小(P均<0.05);两组在酮体转阴、酸中毒纠正的时间以及低血糖的发生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CSⅡ和CVⅡ都能纠正DKA早期的代谢紊乱,但CSⅡ能使血糖更平稳、波动更小,临床使用须根据病情而定.
作者:吴锦丹;马建华;徐小华;佘玉清;付丽媛;齐绍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胰岛素的细胞生物学功能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是由二个α亚基和二个β亚基及二硫键组成的杂四聚体分子.二个α亚基在胞外亲和结合配体(胰岛素),二个β亚基跨膜进入胞浆内,进行信号转导.
作者:何善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中药在保护CRF患者残余肾功能,提高CRF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显示着一定作用.本文观察了中药合剂(肾衰Ⅰ号)治疗CRF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红波;曹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常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规血液透析(HD)易造成低血压、残余肾功能损害,而连续性血液净化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且能清除炎症介质的作用.
作者:易峰;陆海湖;刘绍坤;叶中景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