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将
声誉机制是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机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公立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声誉成为关键要素.基于声誉与声誉机制的阐述,运用KMRW声誉模型,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并提出公立医院加强声誉治理的策略.
作者:王静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准确预测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是加强医疗机构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坚持量入为出、保证收支平衡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倪世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及调查各方意见、建议,分析现有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调整效果,并针对价格调整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冯丹;陈叶如;张海辉;吴艳;殷梅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采用索洛余值法,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发现我国医药制造业增长的主要源泉为资本和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对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增长模式属粗放型,但增长质量在不断提高.
作者:马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血站是为公民提供献血服务和临床用血的机构,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血站的运行也要讲成本核算,也要讲经济管理.为了解血站的运行成本,笔者近日对某血站2006-2008年的成本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陈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德国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拥有专业化的保险基金会,筹资水平高、社会共济功能强,政府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有力、有效.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支付水平,有力地规范了供需双方行为.德国的经验对推进我国医改进程、争取全民医保的早日实现有启示意义:调整政府职能,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筹资水平,实现社会共济;支付机制要规范供需双方行为,有效控制卫生费用是我国医改长期努力的方向.
作者:陈翔;王小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利用收入五分组法对调查的农村居民进行分组,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等方法,从不同收入人群新农合覆盖率、卫生服务利用和新农合补偿三方面分析2006年和2008年新农合受益公平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新农合使低收入人群潜在的卫生服务需要得到释放,新农合受益公平性得到改善.
作者:褚金花;于保荣;孟庆跃;严非;Tolhurst Rachel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作者:陈良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一直是卫生、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舆论的热点;但学校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严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作者:王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农村基层卫生监督改革的试点工作正在各地展开,很多地方,包括没有试点任务的地方,都对改革与创新农村基层卫生监督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本文分析各种模式的得失利弊,探讨这些模式的可行性和普适性,为农村基层卫生监督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詹晓波;林原;刁鸿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综合性的基层卫生服务,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一体.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在农村地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作者:李洪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对药品差价率变化前后北京市直属医院医药费用控制及患者经济负担变化的分析,揭示了药品差价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药品费用及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为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
作者:吴曼;刘建民;范德惠;程薇;彭红;刘明华;张晓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中的有效融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城市社区的实现,对落实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义重大.
作者:陈昌锋;胡传峰;吴宪;张洪永;白智泳;郭成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现阶段北京市农村残疾人的首要需求是医疗服务,为了使有限的扶残助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本文结合理论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二项logit模型对影响农村残疾人医疗服务需求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急需医疗服务的农村残疾人群的相关特征,并提出了优化扶残助残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作者:孔祥智;谭智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人力成本是医院的主要成本之一,是医院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对医院人力成本构成及其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探讨人力成本的构成比例及其占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医院人力成本佳比例及其对医院运营的影响.
作者:孙喜琢;郭爱华;卢清玲;曲咏梅;于春龙;刘广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