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向东;王秋生
医院的兼并产权有偿转让为基本标志,是一种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行为.从微观上讲,有利于优势医院迅速集中资产,实现资产一体化,达到佳规模,表现为服务项目增加和服务范围的横向扩大和纵向延伸,从而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作者:谢龙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2年,桐庐卫生局对卫生事业经费分配结构作重大调整,遵循合理、需要、公平、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确保离退休人员经费的前提下,按医院上年完成的工作任务实绩和区、乡卫生院所承担的防疫、妇幼、初级卫生保健等工作难度确定补助指标,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王金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总体构想以66个中心卫生院(原区卫生院)为龙头,中心卫生院与原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实行合作经营,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在县(市)卫生局直接领导下的区域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作者:张恩富;林守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医疗服务作为产业来规划是形势发展的必然1.把医疗服务作为产业是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事分开,各级医疗机构将真正成为责、权、利统一的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步入市场.
作者:潘铁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推进医疗机构改革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广泛实施的今天,我们要正确认识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改革之间的关系,正视医院改革中区域卫生规划的障碍与难点,在规划调整中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果,推进医疗机构改革.
作者:王国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安徽省卫生经济学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承担着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重要工作,是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乡镇卫生院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尤溪县15所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查,就其改革与发展提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郑再梨;张世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对基本医疗保险起补充作用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定南县是赣州市毗邻广东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小县.该县率先于1998年底和2000年下半年分别对县中医院和人民医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现将两所改制医院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熊德荣;朱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多年来,医院财务核算采用复式记账法.而对物资部门的财务管理,如药剂科的药品核算,总务科固定资产、其他材料核算等,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法.
作者:毕向东;王秋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财务集中核算是我国当前财经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会计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其具体模式有会计集中报账制和会计委派制.目前,许多省、市、县已实行了以上两种财务核算模式,但在县属乡级卫生院中还未推广.本文就此谈点认识.
作者:彭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原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有其优越之处,也有需要不断完善之处,特别是对其进行伦理分析将有助于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作者: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强化成本观念,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医疗服务成本,是医疗单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物化劳动C)和必要劳动价值(活劳动V)的货币表现.
作者:姜宜刚;李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问题基建工程一般分三次付款,第一次是合同签订后的预付款,第二次是工程进度款,第三次是工程峻工验收后.一般工程合同签订时就明确了工期及进度,也即明确了付款的时间.工程款在支付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蔡庚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邵武市在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上作了一些尝试,利用现有乡村卫生资源,先后设立了几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欢迎.
作者:任玉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患关系的性质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属性发展到多种属性.影响和制约医患关系的因素,既有一般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又有与医疗行业密切相关的种种因素.
作者:印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财务管理责任不明.卫生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医疗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财务管理上应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一直是不明确的.
作者:罗治清;戚先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投资于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目标与手段,动员社会各界投资于健康,尤其是明确政府在健康投资中的作用是实现健康投资目标的关键.通过确定健康投资的优先重点、措施和手段,通过在卫生资金筹集和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制度创新,可以保障投资于健康目标的实现.
作者:石光;刘秀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