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明
目的 探讨采用锁定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月,采用锁定跟骨钢板治疗10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均为男性;左侧6例,右侧4例.采用AOFAS踝与足评分系统评定锁定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未见骨折移位或内固定失败等情况.结论 应用锁定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利于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陈刚;左海明;叶康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经皮髓内钉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髓内钉手术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45例,观察分析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 45例患者中,有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其余患者均在术后股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经皮髓内钉手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简便性和高效性,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劲东;陈桂华;陈伟强;卜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34例患者的3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均行X线片、CT检查,手术在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2.5~6.0 mL,平均4.8 mL.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的方法.
作者:刘江涛;贾吉光;段祎;青光恒;黄彬;庄正陵;闫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分析假体置换与PFNA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重度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65岁以上、合并重度骨质疏松(Singh指数Ⅲ级以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骨折分型采用Evans分型.假体置换组17例,PFNA组21例.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其中假体置换组16例(94.11%)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或良;PFNA组17例(80.95%)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或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置换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5.8±2.3) d;PFNA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17.8±5.1) d.结论对于重度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假体置换手术治疗方法牢靠,下地时间短,可早期恢复患肢功能.
作者:陈斌;王峰;张建华;刘安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硬膜外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所起的麻醉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等进行探讨.方法 对收治的5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所有的患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均采用的是硬膜外持续泵注利多卡因.结果 所有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接受硬膜外持续泵注利多卡因的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反映良好.结论 硬膜外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比普通麻醉少,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延迟手术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10月延迟手术DHS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54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54例随访12.0~24.0个月,平均13.8个月,其中,优21例,良2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8.88%.结论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延迟手术DHS治疗,具有降低了手术风险,促进了骨折端的愈合,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作者:丁晟;丁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脉冲冲洗器是高压冲洗器的升级产品,是一种提供脉冲冲洗和抽吸的一次性冲洗系统.可用于创伤伤口清创术、清洁外科手术部位冲洗、髋(膝)关节置换术中髓腔冲洗、增强骨水泥和松质骨结合强度等.冲洗时能控制冲洗的流量、压力,冲洗后能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大大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本临床研究将脉冲冲洗器用于伤口清创,取得了不错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晨;李兴艳;田林强;蔡卓;郭风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各种锁骨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锁骨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对59例患者6个月~8年的随访,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愈合效果.结论 锁骨骨折治疗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严格掌握手术的并发症,无需扩大治疗.
作者:陆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和切开复位AO 2.4 mm系统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47例老年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分别以外固定支架和AO 2.4 mm系统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桡骨长度的恢复,评估腕关节功能,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0~15.0个月,平均9.5个月.桡骨高度恢复的维持,钢板固定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 腕关节评估标准: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79.3 %,掌侧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83.3 %.两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疗效的主观满意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AO 2.4 mm系统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在维持复位效果上优于外固定支架组,手术治疗的患者建议根据骨折情况,优先考虑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固定.
作者:吴树华;王树金;王遥伟;张华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皮空心螺钉加压固定踝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对2004年6月~2010年8月之间的接受过经皮空心螺钉加压固定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后随访发现,相关的功能评分已经显著上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8.594,P=0.005).X射线检查显示全部患者愈合较好,没有出现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也没有出现螺钉松动、退钉、断钉等现象.结论 经皮空心螺钉加压固定踝关节融合术具有创伤小,融合率高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融合时间短,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疗效较为满意,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覃锦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临床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基础上联合椎体增强术来治疗胸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收治的40例确诊为胸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C臂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基础上联合椎体增强术来治疗胸椎爆裂性骨折,回顾分析伤椎的痊愈情况.结果 经过术后的随访3年时间的随访发现,无1例内固定失败.40例患者C臂机完全恢复,无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现象.自固化硫酸钙在术后4个月得以吸收,0.5年后椎体骨折术愈合.伤椎的前缘高度和术前比较,已经由(54.50±10.89)%恢复到(86.57±7.67)%,后维持于(93.46±8.59)%;患者的矢状面Cobb角已经由术前的(33.56±8.85)°恢复到术后的(7.97±6.38)°,后维持于(10.76±6.98)°.Oswestry功能障碍的指数达23.6.结论 临床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基础上联合椎体增强术来治疗胸椎爆裂性骨折,安全简便,可有效预防椎体高度发生丢失以及近战型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韦谋宽;覃运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开放性C3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6月,对19例开放C3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急诊清创、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换药).结果 术后随访18~28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4%.结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C3型Pilon骨折是基层医院比较理想选择.
作者:单建生;韩林;崔明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1年6月,对31例胫骨严重开放骨折进行组合式外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8.0~30.0个月,其中21例术后6.0个月骨性愈合,5例8.0个月愈合,3例14.0个月愈合,1例19.0个月愈合,1例27.0个月愈合;发生感染6例,其中4例为伤口感染,2例为钉道感染.按Johner-Wruhs标准评分,优15例,良11例,可5例.结论 在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疗效可靠,有时甚至是唯一选择.
作者:漆海如;曾宪明;卓春芳;刘烈斌;陈强;赵家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上因慢性骨髓炎、外伤、骨肿瘤导致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患者较为常见,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1],临床实践表明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远期效果良好[2].笔者选取自我院1999年~2009年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24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05年10月~2010年2月,我们应用交锁髓内钉加记忆合金骨卡环固定治疗股骨骨折2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2~72岁.左侧股骨骨折15例,右侧股骨骨折10例.车祸伤18例,高处跌伤5例,砸伤2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9列.上段5例,中段4例,中下段16例.采用顺行交锁钉9例、逆行交锁钉16例.按AO/ASIF分类[1],B1型6例、B3型8例、C1型4例、C2型3例、C3型4例.
作者:李立;陈刚;金鑫鑫;周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骨远端骨折的锁骨钢板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钢板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愈合率为100%.结论 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钢板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容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正弦波电磁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方向分化、促进其增殖的时间依赖性.方法 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取用生长状态良好的第三代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按照1×105个/孔接种于3.5 cm细胞培养皿中.将细胞培养皿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设有1 d组、4 d组、7 d组、10 d组、14 d组共五个亚组.将实验组置于15 Hz 1 mT正弦波电磁场中每天暴磁1 h,对照组在同条件无磁场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暴磁结束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比较各组中成骨指标: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唾液酸蛋白(BSP)、骨桥蛋白(OPN)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另有一批细胞按照1×103个/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块细胞培养板设7个副孔,共接种10块细胞培养板.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随机分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设有1 d组、4 d组、7 d组、10 d组、14 d组共五个亚组.将实验组置于15 Hz 1mT正弦波电磁场中每天暴磁1 h,对照组在同条件无磁场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用CCK8法检测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电磁场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早期阶段(1 d、4 d)可以诱导其向成骨方向分化,而在其作用的晚期阶段则抑制其进一步成骨方向分化;相应的电磁场作用初期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电磁场作用后期可促进其增殖,尤其在7 d、10 d时效应明显.结论 电磁场可以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方向分化,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效应.
作者:宋明宇;李峰;杨勇;虞冀哲;易智谦;刘阳;吴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寰枢椎脱位往往合并颅底凹陷、Chiari氏畸形等,过去一般行单纯后路减压术治疗,经这种方法治疗后的患者往往术后疗效不理想[1],现在认为行前路松解后前路固定或前路松解、后方固定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方法,但存在种种缺点,如手术相对复杂、手术难度大、感染率高和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等.我们对颅骨牵引后相对复位的3例患者单纯行后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善地;毛仲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侧前方入路减压直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1年3月~2004年2月骨科急诊收治的2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19例切口Ⅰ/甲愈合,1例切口Ⅰ/乙愈合.结论 侧前方入路减压直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疗效显著.
作者:高朝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普通型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普通型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与肿瘤病理学类型、性别和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例骨肉瘤组织中CXCR4阳性率为50.0%,不同性别和病理学类型的骨肉瘤组织中CXCR4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有、无转移发生的骨肉瘤组织中CXCR4阳性率分别为38.5%和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XCR4可作为预测普通型骨肉瘤转移的指标.
作者:宫晨;李觅;姚斌;徐飞;任晔;郭风劲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