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调查分析

高秀媛;宋桂英;毛碧霞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亚临床型, 血清学检测, 体格检查, 机构, 感染情况, 北京市, 职工, 人群, 报告
摘要:2002年初,北京市某机构发生一起戊型肝炎暴发.我们对该暴发机构的所有职工进行了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测,旨在了解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V)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调查分析

    2002年初,北京市某机构发生一起戊型肝炎暴发.我们对该暴发机构的所有职工进行了体格检查和血清学检测,旨在了解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V)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秀媛;宋桂英;毛碧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海岛交警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海岛交警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收集海岛交警健康监护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外勤交警的眼、鼻、咽喉等系统的疾病与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内勤人员(P<0.05).(2)外勤交警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血小板计数等均高于内勤人员(P<0.05).(3)海岛交警的肾结石检出率较高,单因素分析提示可能与水产品的摄入量、身高、性格特征有关,而经常摄入鲜奶与水果可能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海岛交警的职业因素对其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危害程度是否低于非海岛地区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龚戬芳;陈坤;张富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碘的方法改进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饮用水碘含量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碘营养水平,水碘含量地区间差异很大,每升水中几微克到上千微克,给其定量检测带来不便.目前,分光光度法仍然是测定水碘较为普及的方法.GB5750-85[1]中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窄,只适于微量碘的检测;碘量比色法虽适于高含量碘的测定,但是20 ℃的恒温条件一般基层实验室较难实现,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本文依据砷铈催化法的基本原理,采取适度提高反应体系中亚砷酸和硫酸铈溶液的浓度,降低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等措施,扩展了砷铈催化法测定水碘的线性范围,既适于微量碘的检测,又适于高含量碘的检测.

    作者:李自强;翟明霞;刘素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RNA差异显示技术全称为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differential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RT-PCR).该技术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绘制遗传图谱、分离特异性表达基因和临床诊断遗传疾病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因此一经建立就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毒理学研究中,不同的毒物或者不同剂量的同一毒物,诱发组织细胞及损伤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一些基因的开放、关闭或表达量的改变,阐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对研究毒物对机体的损伤机制及防治实践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缺乏相关基础研究资料的情况下,要从细胞内上万种mRNA分子中鉴别出引起毒物损伤和损伤后修复的重要基因十分困难,而近10年出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为研究毒物对机体的损伤及其损伤后的修复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现对其毒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卫秦芝;庄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镍对大鼠肝细胞内离子和线粒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镍对大鼠肝细胞内[Ca2+]、[Mg2+]、[Ni2+]、[Na+]、[H+]和线粒体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腹腔注射硫酸镍1.25,2.5,5 mg/kg染毒,1次/d,连续21 d.染毒结束次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测定肝细胞内离子浓度和线粒体含量.结果染毒组动物肝细胞内[Ca2+]、[Ni2+]、[Na+]、[H+]均增加,[Mg2+]和线粒体含量下降.结论 NiSO4染毒可造成肝细胞内离子浓度和线粒体含量的改变.

    作者:王学习;路莉;赵健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神经心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在427名儿童随机选取70名失调儿童和35名正常儿童进行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失调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心理测试结果中除智力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失调导致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使儿童灵敏性、眼手脑的协调性有所降低,儿童瞬时记忆能力降低,或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对数字的空间感较差.

    作者:刘晓莉;姜峰;孙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欲调节激素与肥胖研究进展

    编者按:肥胖不仅在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亦出现.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不仅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开展对肥胖的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影响肥胖的因素很多,普遍认为由遗传、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引起,为此,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肥胖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为了便于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此方面的情况,本刊组织了本期专题报道,其中涉及了致病机制的研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及采取干预措施的研究等,大部分为国家基金和省级基金课题,表明我国对此项研究的重视和关注,希望我们的报道对该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王重建;杨年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农村学校风疹爆发调查

    2004年4月16~26日,哈密市大泉湾乡圪塔井小学发生一起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证实系一起风疹爆发.

    作者:帅志红;李新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肿瘤易感性研究进展

    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肿瘤病因学的研究达到了分子基因水平.基因的多态性是指某一基因位点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等位基因的现象,是造成个体对肿瘤易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效应的核内生物大分子,为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成员.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它除了具有经典的钙磷代谢调节作用外,还能调节多种正常或肿瘤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本文针对近年来VDR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克锋;李会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有效剂量的评价

    目的评价佐剂吸附甲型肝炎成品疫苗有效免疫剂量.方法将4个厂家的4批甲型肝炎灭活疫苗进行解离吸附后,检测比较HAV抗原含量;通过小白鼠体内效力实验,计算半数有效稀释倍数,比较评价各组疫苗的免疫效力.结果体外吸附解离HAV抗原含量与体内免疫效力相偏离,传统概念上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不能用作比较评价指标.结论体内半数有效稀释倍数可用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有效剂量的评价.

    作者:刘建生;庞伟;孟明耀;马进;杨丽仙;张鸣;陈统球;侯宗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上海市男性饮酒与死亡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饮酒与上海市市区中老年男性死亡的关系.方法自1986年1月~1989年9月调查上海市区45~64岁男性居民18 244人,每年上门随访一次;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至2002年度随访结束,全队列共随访235 762人年,人均随访12.9年.在此期间共死亡3 365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1 381人.在调整年龄、吸烟情况及教育程度后,相对于不饮酒者每天饮酒酒精量<15 g和15~29 g者总死亡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0.80(95%CI:0.72~0.89)和0.87(95%CI:0.78~0.97),每天饮酒酒精量90 g及以上者RR为1.25(95%CI:1.04~1.51).少量饮酒者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死亡危险性显著降低.每天饮酒酒精量70 g及以上者食管癌、结直肠癌、脑血管病死亡危险性显著升高,RR分别为5.08,2.57和1.57,肝硬化死亡危险性在每天饮酒酒精量30 g及以上者中也显著上升,RR为1.89.结论少量饮酒会降低中老年男性总死亡危险性,大量饮酒则会增加中老年男性食管癌、结直肠癌、脑血管病及肝硬化的死亡危险性.

    作者:王俊;高玉堂;王学励;刘恩菊;张玉兰;袁剑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轮叶党参对高血脂大鼠体内铜、锌的调节作用

    轮叶党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et Zucc) Benht et Hook f]又名羊乳、山胡萝卜、山海螺、四叶参,属于桔梗科党参属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根.传统医学认为其根可入药,具有补气通乳、养阴润肺、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抑菌、止咳、抗疲劳及解毒疗疮之功效.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轮叶党参水提液可以降低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具有明显的调理血脂的功能[1].轮叶党参的根叶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Fe、Zn、Cu、Cr、Mn等,而且含量都在126种中草药微量元素含量范围之上限.轮叶党参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B6、β-胡萝卜素含量很丰富,且维生素E、维生素A的含量也高于一般的蔬菜.本研究旨在探讨轮叶党参对高脂血症大鼠体内铜、锌元素的调节作用,以研究其调血脂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克;王冬明;韩春姬;李莲姬;朴永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镉急性染毒各器官含量及致死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镉急性染毒时,机体重要器官镉分布及致死机制.方法通过静脉分别注射1.0,1.5 mg氯化镉后,同步测定重要器官镉含量和功能.结果心、肝、肾、脑、血有一稳定的镉浓度,但镉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作用低于心功能的损害.结论镉急性染毒镉主要分布在肝和肾,但动物死亡原因不是肝、肾损害引起,而是由于心功能衰竭.

    作者:陈悦;李省;石镇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钙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钙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抵抗素(resist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模型.将肥胖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组为基础饲料组,B组为高脂低钙组(含0.25%钙),C组为高脂正常钙组(含0.5%钙),D组为高脂高钙组(含1%钙).于第10周末处死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应用RT-PCR法测定白色脂肪组织中resistin mRNA的水平.结果 D组体重和体脂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近;各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5),与A组相近;A组、B组和D组的瘦素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校正了体重影响后,只有A组显著低于C组(P<0.05);D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近;C组与A组相比,白色脂肪组织中resistin mRNA表达增强,D组resistin mRNA表达比C组明显降低,B组resistin mRNA表达比C组增强.结论高钙膳食不仅可以降低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体重,而且可以通过促进瘦素分泌,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抑制白色脂肪组织中resistin基因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孙长颢;王海英;宋士利;周晓蓉;姜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合成洗涤剂对猪肝脏的损伤作用

    我国常用的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LAS),其属于低毒化学物质,长期在体内蓄积,可使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随LAS的剂量增加而加重,大剂量染毒,可造成睾丸炎症、充血、水肿[1].目前,LAS被广泛地用于宾馆、酒店餐具的洗涤,含有大量洗涤剂的泔水又用于养猪,更有甚者,为了加快育肥的速度,在饲料中掺加合成洗涤剂.本实验探讨LAS对猪肝脏组织的毒性作用,旨在为合成洗涤剂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莹辉;王艳国;刘松年;闫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饮食诱导雄性肥胖大鼠生长激素轴变化

    目的探讨饮食诱导雄性肥胖大鼠生长激素(GH)轴[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轴性变化.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大鼠模型,实验12周末处死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大鼠血清GH、IGF-I、胰岛素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IGF-I的含量.结果饮食诱导肥胖后高脂组大鼠血清GH水平下降(P<0.05);游离IGF-I水平升高(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肝脏IGF-I的积分光密度值和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脏的IGF-I合成分泌下降.结论在饮食诱导肥胖的雄性大鼠体内,可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GH/IGF-I轴性变化损伤.

    作者:郑琳琳;姚兴家;吴辉;王艳;翟玲玲;白英龙;刘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455例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由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普遍引起重视.本文对455例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感染(NGU)患者的标本进行了支原体(Uu、Mh)和衣原体(CT)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了菌落计数和抗菌素敏感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君;张晓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HFRS病人的预后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HFRS诊断方法如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等[1],尽管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较高,很难普及到基层医疗单位.本研究创造性地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G1G2结构蛋白与抗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2C8的Fab片段偶联,制备出既能与抗HFRSV抗体结合,又能与人红细胞结合,同时出现红细胞凝集的双功能抗原抗体结合物,将此结合物用于检测HFRS病人全血和血清标本中抗HFRSV特异性抗体,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建立了检测HFRSV特异性抗体的简便快速的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AGEN)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贲松彬;赵洪礼;聂晶;宋承辉;董萍;王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铅对海马神经元单环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研究铅暴露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单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3 d的原代胚鼠海马神经元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铅(分别为10-4 mol/L、10-6 mol/L、10-8 mol/LPb2+)暴露21d,收集海马细胞并超声粉碎后,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海马细胞cAMP水平.结果铅抑制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1×10-8 mol/LPb2+暴露即能抑制海马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铅暴露程度越高,cAMP降低越明显,两者成负相关.结论铅暴露后海马神经元cAMP水平下降可能是铅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健;颜崇淮;余晓刚;杜学良;吴真;沈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镉染毒小鼠网织红细胞微核流式细胞术研究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微核方法,研究氯化镉(CdCl2)染毒小鼠的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评价流式细胞术在微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探讨氯化镉的致突变作用.方法采用转铁蛋白受体CD71荧光抗体和碘化丙啶(PI)染色,并以疟原虫感染小鼠外周血红细胞为微核模式生物调校流式细胞仪,检测10~60 mg/kg环磷酰胺染毒和50~400 μg/kg氯化镉染毒对小鼠的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环磷酰胺染毒小鼠的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和骨髓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且二者之间相关性良好(r=0.955);不同剂量氯化镉染毒小鼠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 FCM测定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可替代传统显微镜检查骨髓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用于遗传毒性评价;在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氯化镉有明显的诱导小鼠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形成的作用.

    作者:杨杏芬;杨明杰;李志;周建嫦;黄俊明;谭小华;曹佳;曾瑞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