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威;陈建超;林述连
2002年我们对全区工业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内容与结果根据原卫生防疫站已建立的劳动卫生档案和各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本次共调查登记有职业危害的企业438家,职工总数39139人,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人8409人.
作者:吕金标;林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该市主要职业病的病种及分布等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1989~2002年14年间的职业病发病及分布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傅恩惠;尚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百草枯中毒若干治疗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百草枯中毒后如何减少毒物的吸收、血液净化的作用、部分药物的治疗、放射治疗及肺移植.
作者:郑贵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报道1例从事有线话务工作17年而导致噪声性耳聋患者的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作者:孙少秋;邹建芳;李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0年7月我们对482名有接尘职业史的退休工人进行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联用方法,对血清硒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用量小、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于临床定量测定.
作者:姜禾;唐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修订<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中有关诊断分级、相关病症、生物监测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着重介绍.
作者:张芃;汤乃军;韩伟;王适兴;杨天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测定乙二醛染毒小鼠血清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主要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探讨乙二醛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小鼠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小鼠的染毒剂量分别为1.29 mmol/kg、2.58 mmol/kg和5.16 mmol/kg,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染毒30 d.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血清及组织中MDA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全血及组织中SOD活性.结果乙二醛染毒小鼠高剂量组肾脏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小鼠全血、肝脏和肾脏中SOD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乙二醛能够增高小鼠肾脏MDA含量,提示有可能导致肾组织氧化性损伤.
作者:赵肃;金焕荣;王任群;王灿;管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2家纺织厂200名接触布机噪声女工的月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组女工月经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布机生产技术有待改造.
作者:张勇;郑庆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建立以5-Br-PADCAP为显色剂,单一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锌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0~80 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2%,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0.027,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5-Br-PADAP自动分析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75例健康人血清锌含量(x±2s)为8.99~22.27 μmol/L.
作者:胡晓芳;孟东娅;王贤俊;李鲁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1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临床诊断、救治过程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朱仲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中毒经过2003年3月16日10:30左右,某私人承包的股份制农药厂环硫磷车间反应釜(3 000 m3,呈圆柱状,高约2.5m)加入三氯化磷的管道断裂,停产.工人用水冲洗20 min,真空管抽10 min后,职工王某打开反应釜的观察口(400 mm×300 mm),未佩戴防毒口罩到釜中取出断裂的管道(约2 min),欲再次取断裂的碎管时,滑入釜底.工友侯某佩戴防毒口罩下到釜中抢救王某,5~6 min后晕倒在釜底.被其他人发现后先将侯某从观察口救出,其呼吸微弱,深昏迷.王某被救出时心跳呼吸已停止,经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死亡.中毒事故发生后5 h现场采样,车间内空气中苯质量浓度60.8 mg/m3,反应釜中苯2 336 mg/m3.
作者:徐强绪;孙炳欣;田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PAA)患者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s)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47例BPAA患者外周血RPs的比例和绝对值,观察RPs在BPAA中的变化规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苯中毒性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BPAA)患者外周血中RPs百分率及绝对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BPAA)患者外周血中RPs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Ps绝对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BPAA和ABPAA组之间RPs百分率及绝对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RPs绝对计数与BPC计数间呈正相关(r=0.74).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外周血象开始好转前,首先出现RPs%上升.22例ABPAA患者按疗效分成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患者的RPs%及RPs绝对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BPAA患者中,RPs%及RPs绝对计数的水平间接地反映了苯对骨髓的损害程度,并可作为预测其疗效的有用指标.
作者:姚荣欣;陈慧;高宝辉;朱传新;林颖;倪莉;吴凌云;金栗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试用Probit法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点监测及工人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模型,并对其异常发生概率和工作年限进行了预测.
作者:孟智英;洪莉玲;张书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150例Ⅰ期煤工尘肺和100例接尘工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并采用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中肺功能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鉴定.
作者:苏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重度酒精中毒误吸后呼吸衰竭的有效急救方法.方法以经人工气道纤支镜肺泡灌洗及机械通气28例为治疗组,综合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呼吸衰竭疗效、死亡率、后遗症、意识转清时间及住院周期.结果治疗组呼吸衰竭缓解较对照组快,无病人死亡,无后遗症,意识转清时间及住院周期短.结论经人工气道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机械通气抢救重度酒精中毒误吸后呼吸衰竭有效、安全.
作者:徐栩羚;徐剑君;瞿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运用灰色系统中的一种新的关联分析法对青海省各工业系统1990~1999年间粉尘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材系统关联度为1,冶金系统关联度为2,是影响青海省粉尘行业监测点合格率的主要工业系统,提示我省今后的防尘工作中应以建材、冶金系统为重点.
作者:康海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对象和方法选取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1.6岁,职业性噪声接触时间3~41年,平均18.8年,全部病例均是第一次因该病住院治疗,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152-1996)作出诊断,包括听力损伤患者18例,观察对象10例,所有病例纯音测听均是双耳感音性听力损失,并排除了住院期间合并有耳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等影响听力观察的病例,住院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干扰.
作者:杨志前;李秀花;吴伟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某市26家个体制鞋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及对196名工人作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明,个体制鞋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氯丁胶中含有一定量的苯;本次体检结果5人发生慢性苯中毒,18人诊断为观察对象,提示个体制鞋业防护措施的重点是对苯的防护.
作者:徐学峰;顾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鉴于免疫指标在尘肺研究上的重要性,我们对某钢铁公司的尘肺患者及0+人员进行了免疫学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