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粉尘监测中的应用

康海丽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 粉尘, 合格率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中的一种新的关联分析法对青海省各工业系统1990~1999年间粉尘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材系统关联度为1,冶金系统关联度为2,是影响青海省粉尘行业监测点合格率的主要工业系统,提示我省今后的防尘工作中应以建材、冶金系统为重点.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手臂振动病防治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近10年来,手臂振动病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防治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现行的国家标准GBZ7-200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反映.

    作者:林立;张强;张春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市个体制鞋业职业卫生调查

    对某市26家个体制鞋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及对196名工人作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明,个体制鞋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氯丁胶中含有一定量的苯;本次体检结果5人发生慢性苯中毒,18人诊断为观察对象,提示个体制鞋业防护措施的重点是对苯的防护.

    作者:徐学峰;顾国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一起运用《职业病防治法》督办的案例浅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广大劳动者对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之相关内容的咨询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投诉明显增多.

    作者:张革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布机噪声对女工月经影响的调查

    对2家纺织厂200名接触布机噪声女工的月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组女工月经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布机生产技术有待改造.

    作者:张勇;郑庆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型、高效供暖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运用评价指数对某小区采用的区域集中供热锅炉为热源的分户计量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张赤眉;李辉;赵雪红;沈航;亚云珠;韩振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谷胱甘肽和牛磺酸对汞急性肾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预先投予GSH和牛磺酸对汞急性肾毒性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HgCl2染毒、GSH+HgCl2和牛磺酸+HgCl2 4组.对照组皮下注射0.9%的生理盐水,汞染毒组皮下注射2.5 mg/kg的HgCl2溶液,注射容量为5 ml/kg.GSH和牛磺酸组于注射相同剂量HgCl2前2 h分别腹腔注射3 mmol/kg的GSH溶液和4 mmol/kg的牛磺酸溶液.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蛋白和尿肌酐含量,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尿汞和肾汞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gCl2染毒组尿NAG、ALP、LDH活性显著升高,尿蛋白、BUN、尿汞、肾汞含量明显增加.预先投予GSH和牛磺酸后,可使汞染毒大鼠尿NAG和ALP活性、尿蛋白和BUN含量均较HgCl2染毒组显著减低;GSH组尿汞显著低于单纯染汞组,而牛磺酸组尿汞、肾汞与汞染毒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GSH和牛磺酸对汞致急性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佳明;徐兆发;杨敬华;尹忠伟;孙炜;李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效果分析

    在分析4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高压氧治疗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报道就该病的诊断、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包晓岩;王超;程慧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阿托品中毒的分析

    本文收集近8年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阿托品中毒者76例,结合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徐爱霞;朱健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县级蓄电池厂铅污染的抽查分析

    为掌握县级蓄电池行业车间空气铅浓度及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我们对2个县级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浓度及铅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进行了抽查分析.

    作者:王二坤;李晓军;高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中毒性心肌损害1例报告

    王某,女,23岁,农民,因服农药乐果约120 ml 1 h中毒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9 ℃,P 96次/min,R 23次/min,BP 120/75 mmHg(16.0/10.0 kPa),意识不清,躁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NFDA2音,心率96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96次/min;心肌酶谱:CK 56 U/L,CKMB 25 U/L,LDH 80 U/L.经洗胃,应用阿托品、解磷定抢救对症治疗病情好转.

    作者:蔡悦;张洪明;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5-Br-PADCAP单一试剂自动分析法测定血清锌

    建立以5-Br-PADCAP为显色剂,单一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锌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0~80 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2%,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0.027,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5-Br-PADAP自动分析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75例健康人血清锌含量(x±2s)为8.99~22.27 μmol/L.

    作者:胡晓芳;孟东娅;王贤俊;李鲁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有线话务员噪声性耳聋1例报告

    报道1例从事有线话务工作17年而导致噪声性耳聋患者的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作者:孙少秋;邹建芳;李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公司年产6000吨粘胶长丝技改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对某公司年产6000吨粘胶长丝技改工程项目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按规范对其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毒物测定点单项指数为1.1,噪声测定点单项指数为0.93,测试项目综合指数为1.06,评价分级为Ⅱ级,属基本合格建设单位.

    作者:任杰;孙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二醛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及SOD活性的影响

    目的测定乙二醛染毒小鼠血清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主要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探讨乙二醛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小鼠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小鼠的染毒剂量分别为1.29 mmol/kg、2.58 mmol/kg和5.16 mmol/kg,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染毒30 d.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血清及组织中MDA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全血及组织中SOD活性.结果乙二醛染毒小鼠高剂量组肾脏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小鼠全血、肝脏和肾脏中SOD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乙二醛能够增高小鼠肾脏MDA含量,提示有可能导致肾组织氧化性损伤.

    作者:赵肃;金焕荣;王任群;王灿;管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疆某矿区482名退休矿工尘肺普查报告

    2000年7月我们对482名有接尘职业史的退休工人进行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汽车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

    为了解汽车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我们对郑州某客车股份公司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该公司年生产8000辆整车和4000辆客车专用底盘.

    作者:杨金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形态观察

    对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1、7日作血液WBC、中性粒细胞(N)计数,进行N形态观察.结果显示,动态观察上述各项指标,对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帮助.

    作者:刘海英;王吉寿;杨义明;侯景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网织血小板水平观察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PAA)患者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s)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47例BPAA患者外周血RPs的比例和绝对值,观察RPs在BPAA中的变化规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苯中毒性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BPAA)患者外周血中RPs百分率及绝对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BPAA)患者外周血中RPs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Ps绝对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BPAA和ABPAA组之间RPs百分率及绝对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RPs绝对计数与BPC计数间呈正相关(r=0.74).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外周血象开始好转前,首先出现RPs%上升.22例ABPAA患者按疗效分成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患者的RPs%及RPs绝对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BPAA患者中,RPs%及RPs绝对计数的水平间接地反映了苯对骨髓的损害程度,并可作为预测其疗效的有用指标.

    作者:姚荣欣;陈慧;高宝辉;朱传新;林颖;倪莉;吴凌云;金栗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对百草枯中毒若干治疗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百草枯中毒后如何减少毒物的吸收、血液净化的作用、部分药物的治疗、放射治疗及肺移植.

    作者:郑贵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2,4-二硝基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报道一起发生在运输过程中违章作业引发的2,4-二硝基酚中毒事故,4例作业工人在短期接触后引起急性中毒.对该事故的发生经过、中毒过程、临床资料、中毒诊断与治疗、预防与处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王丽华;陈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