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手臂振动病防治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林立;张强;张春之

关键词:手臂振动, 防治研究
摘要:近10年来,手臂振动病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防治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现行的国家标准GBZ7-200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反映.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0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检测与分析

    对150例Ⅰ期煤工尘肺和100例接尘工人进行了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并采用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中肺功能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鉴定.

    作者:苏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维生素C、E对汞急性肾毒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Vit C和Vit E对汞急性肾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汞组,Vit C、Vit E预处理组.染毒12 h后收集12 h尿样,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切取肝脏、肾皮质样品.测定肝、肾皮质和尿中汞含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含量.结果高剂量染汞组肝、肾皮质和尿中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肾皮质中汞含量显著高于肝汞,高剂量染汞组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Vit C和Vit E预处理组肝、肾皮质和尿中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尿NAG、ALP活性和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高剂量染汞组,LDH活性和BUN含量也低于高剂量染汞组,且Vit C预处理组与高剂量染汞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Vit C和Vit E对汞急性肾毒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杨敬华;徐兆发;尹忠伟;于佳明;孙炜;李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调查

    1 中毒经过2003年3月16日10:30左右,某私人承包的股份制农药厂环硫磷车间反应釜(3 000 m3,呈圆柱状,高约2.5m)加入三氯化磷的管道断裂,停产.工人用水冲洗20 min,真空管抽10 min后,职工王某打开反应釜的观察口(400 mm×300 mm),未佩戴防毒口罩到釜中取出断裂的管道(约2 min),欲再次取断裂的碎管时,滑入釜底.工友侯某佩戴防毒口罩下到釜中抢救王某,5~6 min后晕倒在釜底.被其他人发现后先将侯某从观察口救出,其呼吸微弱,深昏迷.王某被救出时心跳呼吸已停止,经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死亡.中毒事故发生后5 h现场采样,车间内空气中苯质量浓度60.8 mg/m3,反应釜中苯2 336 mg/m3.

    作者:徐强绪;孙炳欣;田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2,4-二硝基酚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报道一起发生在运输过程中违章作业引发的2,4-二硝基酚中毒事故,4例作业工人在短期接触后引起急性中毒.对该事故的发生经过、中毒过程、临床资料、中毒诊断与治疗、预防与处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王丽华;陈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几点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一年多来,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现结合工作实际就进一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几点对策.

    作者:肖方威;陈建超;林述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

    对百草枯中毒若干治疗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百草枯中毒后如何减少毒物的吸收、血液净化的作用、部分药物的治疗、放射治疗及肺移植.

    作者:郑贵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误服过氧乙酸致食道下段严重狭窄1例报告

    患者,男,56岁,病案号:329761.自述2003年5月因口渴误服过氧乙酸原液约20 ml,即感口腔、咽部、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在当地医院给予口服鸡蛋清、牛奶、氢氧化铝凝胶等对症治疗,症状减轻于7 d后出院.平素健康,无胃肠疾病史.近2个月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并渐加重至仅能进流食,体重减少10 kg.在当地医院做钡餐检查发现食道中下段狭窄.

    作者:杜军;白路;赵文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热休克反应对大鼠中暑休克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HSR)对大鼠中暑休克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热休克组(HS group),热休克对照组(HSC group),正常对照组(NC group).HS组给予热休克预处理,而HSC组则否.两组常温恢复20 h后予以高温热暴露处理,其间监测记录血压、心电;热暴露至73 min时终止实验,检测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运用Chart软件,获取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Ps)、舒张压(Pd)、心率(HR)等数据.NC组不予任何处理,以获得上述数据的正常值.结果 (1)热暴露73 min时,HS与HSC组动物的MAP、Ps、Pd值明显低于NC组(P<0.01),HR值高于NC组(P<0.01);HS与HSC组相比表现出更高的MAP、Ps、Pd(P<0.01)、HR值(P<0.05).(2)热暴露73 min时,HSC组血清MDA、NO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5,P<0.01),而此时HS组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HSC组(P<0.05),并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其血清NO含量亦较HSC组明显为低(P<0.01).结论 HSR能减轻大鼠中暑休克的发生,其机理可能与抑制MDA、NO的过量生成有关.

    作者:罗炳德;王斌;邹飞;陈光忠;万为人;郭进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岩区工业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2002年我们对全区工业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内容与结果根据原卫生防疫站已建立的劳动卫生档案和各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本次共调查登记有职业危害的企业438家,职工总数39139人,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人8409人.

    作者:吕金标;林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疆某矿区482名退休矿工尘肺普查报告

    2000年7月我们对482名有接尘职业史的退休工人进行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8例小儿经口中毒洗胃体会

    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中毒患儿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患儿的年龄不同,选择合适的洗胃管、采取不同的洗胃方式及不同灌注量,掌握插管时的力度、深度、速度、方向,对中毒患儿的抢救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刘春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3例报告

    1 临床资料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晚间室内燃煤取暖所致2例,煤气管道泄漏所致1例.3例患者均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昏迷6~12 h后被他人发现,急送医院抢救,行高压氧治疗后渐苏醒,意识正常.经过5~17 d后又突然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肢体活动欠灵活.3例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及其他明显的诱发因素.颅脑CT示:脱髓鞘病变.

    作者:韩晓玲;姜锋杰;李国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89~2002年淄博市职业病回顾性调查

    为了解该市主要职业病的病种及分布等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1989~2002年14年间的职业病发病及分布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傅恩惠;尚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公司年产6000吨粘胶长丝技改工程项目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对某公司年产6000吨粘胶长丝技改工程项目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按规范对其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毒物测定点单项指数为1.1,噪声测定点单项指数为0.93,测试项目综合指数为1.06,评价分级为Ⅱ级,属基本合格建设单位.

    作者:任杰;孙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清硒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原子吸收测定法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联用方法,对血清硒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用量小、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于临床定量测定.

    作者:姜禾;唐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一起运用《职业病防治法》督办的案例浅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广大劳动者对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之相关内容的咨询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投诉明显增多.

    作者:张革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周围性呼吸衰竭的气道管理体会

    周围性呼吸衰竭是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也是此类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掌握初的气道护理与管理,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便可大程度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古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有线话务员噪声性耳聋1例报告

    报道1例从事有线话务工作17年而导致噪声性耳聋患者的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作者:孙少秋;邹建芳;李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若干问题的讨论

    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必须遵循的行政法规,就新形势下作好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作者:刘长安;王文学;贾廷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钢铁公司矽肺患者免疫状况的调查

    鉴于免疫指标在尘肺研究上的重要性,我们对某钢铁公司的尘肺患者及0+人员进行了免疫学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