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煤矿与铁矿工人PMF放射学分型的探讨

潘建新;韩向午;胡丕烈;王树华;庄玉鹏

关键词:煤矿, 铁矿, 进行性大块纤维化(PMF), 易患因素
摘要:以煤矿279例、铁矿138例PMF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系列胸片的X线表现 ,将PMF分为6型,结果表明不同型别PMF的病因和易患因素是有差别的,有利于PM F病因的合理解释.不同型别PMF进展率不同,有利于对患者施行分级管理,保护高危人群.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砷化氢、锑化氢混合中毒2例报告

    报道了2例砷化氢、锑化氢混合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指出中毒可致多系统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溶血,治疗以激素及驱砷、锑为主.

    作者:汪爱菱;冯伟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液化石油气中毒临床分析

    对412例急性液化石油气中毒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早期高压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脱水剂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黎少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某电厂治理前后粉尘浓度的比较观察

    对盘山电厂粉尘治理前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效果明显,认识到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搞好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完善对作业人员职业卫生宣教,是做好防尘工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坤海;栾海;王适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乡镇制鞋业苯中毒防治措施15年效果评价

    针对乡镇制鞋业苯中毒原因,采取防治对策, 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科技等综合防治措施,苯中毒基本得到控制,实践证明可行.

    作者:陈马富;王健;柳曦;吴安生;王文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0例Ⅰ期矽肺患者血气分析

    对100例Ⅰ期矽肺进行了血气分析,结果表明PO2是一项敏感指标,100例中53例低于10.7kPa,导致PO2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小气道损害、分流量及生理死腔增加.

    作者:张文生;王瑞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某大型冶金工程综合卫生预评价不合格情况分析

    本文对某大型冶金新建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的劳动卫生学评价,评价结果:总体工程I值远大于1.5,为不合格工程.其原因主要为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不合理、静电除尘器质量不过关和除尘设备维护管理不善.

    作者:李刚;程玉琪;崔景学;纪生午;丁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容量换血疗法抢救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6例报告

    大容量换血疗法可及时清除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纠正贫血.应用此疗法抢救6例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病例并配合采用血透及其他辅助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克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煤矿与铁矿工人PMF放射学分型的探讨

    以煤矿279例、铁矿138例PMF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系列胸片的X线表现 ,将PMF分为6型,结果表明不同型别PMF的病因和易患因素是有差别的,有利于PM F病因的合理解释.不同型别PMF进展率不同,有利于对患者施行分级管理,保护高危人群.

    作者:潘建新;韩向午;胡丕烈;王树华;庄玉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正己烷中毒临床概述

    复习了急、慢性正己烷中毒的文献,并概述了该病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的改变、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的特点.

    作者:邝守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镉接触工人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结果分析

    对某锌品厂接触不同水平镉的两组工人进行镉摄入量、尿镉、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组工人镉摄入量、尿镉、尿N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尿NAG的水平随着镉摄入量、尿镉排泄的增高而升高,并存在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当镉摄入量大于50mg或尿镉的水平为2μg/gGr时,尿中NAG就显著增加.说明尿NAG活性可作为镉接触肾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如这项指标经实践验证,稳定可靠,建议作为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参考指标,而尿镉的阈限值应低于5μg/gCr.

    作者:吴训伟;黄波;金泰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乙醇对雄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损害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乙醇对雄性生殖内分泌系统损害机制.方法测定饮酒和酒精中毒者血 T、LH、FSH、E2、LDH、LDH-x、G-6-PD 水平和乙醇染毒大鼠血和睾丸匀浆 T、LH、FSH、MDA、SOD、GSH-Px、CAT、-SH 水平.结果 3 000、4 000mg/kg 染毒70天大鼠血 T 明显下降,LH、E2、FSH 升高,血和睾丸匀浆 MDA 明显升高,而 SOD、GSH-Px、-SH 明显下降,饮酒和酒精中毒者血 T 明显下降,LH、E2、FSH 升高,LDH x、G-6-PD 下降.结论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产生明显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生精细胞生物膜上的受体、酶,从而产生损害作用.

    作者:刘艳;马明月;张玉敏;李海山;崔金山;王旭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三硝基甲苯及其代谢产物对大鼠肝细胞的毒性

    目的观察和比较TNT及其代谢产物(2A,4A,4HA,2,4-DA,2,6-DA)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的实验模型,观察和比较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各种化合物的毒性,毒性指标以细胞中所释放的ALT,AST和LDH来表示.结果在各代谢产物中,TNT和4HA使细胞释放ALT,LDH的量明显高于其他代谢产物.结论 TNT细胞毒性大,4HA次之,两者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其他代谢产物毒性不明显.

    作者:王雅文;刘耕陶;刘玉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尘肺血脂、肝胆B超检查

    测定了尘肺患者血清TC、TG值,并进行了肝胆B超检查.结果尘肺组血清TG、TC均值均低于对照组,B超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章美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铅毒性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对85名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尿蛋白及尿β2-MG均显著增高.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尿 NAG 活性亦随之显著增加,并与尿蛋白、尿β2-MG呈显著性正相关.在铅性肾损害早期,尿NAG活性可先于尿蛋白、尿β2-MG出现异常.结论长期职业性铅接触可造成肾功能损害,而尿NAG可作为铅性肾损害的早期灵敏的监测指标.

    作者:邓健;袁亚莉;许金生;杨良勇;刘新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河南省三家大型烟厂防尘效果评价

    对三家大型烟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接尘工人进行了体检.结果新建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机械化和密闭化程度,联用旋风和静电除尘使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全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工人所患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低于技改前(P<0.01),表明防尘效果明显.

    作者:僧清莲;段小燕;程广超;郭俊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硫化氢中毒继发耳聋2例报道

    急性硫化氢中毒继发耳聋的报道甚少,现将我科诊断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祝江伟;倪春辉;温运良;刘振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治疗效果分析

    高压氧配合综合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效果显著,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及家属的信心,坚持治疗一般都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增民;张基美;董惠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州市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试点分析

    选择24家乡镇企业作试点,按统一方法对其有害作业点进行监测评价,同时对接害职工进行健康查体;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有关部门监督企业实施.两年后,从上述乡镇企业中随机抽取部分企业复查.结果证明该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作者:任永福;李爱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检修设备中多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

    1999年7月29日19时许,济南市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急性中毒事故,造成15人急性中毒,其中2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作者:张宁;高先盟;常勇;孙贞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禾大壮中毒致死1例

    报道1例禾大壮中毒病例,并发中毒性肺水肿、中毒性脑水肿、急性溶血,终死于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

    作者:杜艳秋;高亚兰;刘丽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