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九吉;曹钟兴;朱玉华;祝国英;葛华美;张燕萍
论述了医院皮肤科存在的生物、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提出了防护措施,为开展医疗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依据.
作者:高进;冯艳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3月9日某市煤气公司埋于地下1.7米深的煤气管突然断裂,大量煤气(以CO为主要成分)沿并行的下水管上行至附近居民楼内,造成14人急性CO中毒,其中3人死亡、4人昏迷的重大事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凡;李玉芹;孙素华;徐洪有;王志学;张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α1-微球蛋白(α1-MG)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88例AOPP患者分成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3组,另取3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各组均行血、尿α1-MG,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OPP轻度中毒组血、尿α1-MG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05),而BUN、SCr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AOPP中毒程度的加重,血、尿α1-MG,BUN,SCr逐渐上升.结论血、尿α1-MG可作为AOPP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夏成云;刘晓惠;周京国;邓龙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对某汽车公司女工的肺通气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电焊作业女工FVC、FEV1.0、FEV1.0%、MMF、(V*)50、(V*)25、PEFR等肺通气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或极显著意义(P<0.05或P<0.01).
作者:卢锐;祁成;姚惠琳;孔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4例经皮肤及呼吸道同时吸收中毒,表现为毒蕈碱、烟碱样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及心脏损害.
作者:何跃玲;张凤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报道了2例气胸所致非心原性心绞痛病例,分析了其误诊原因,指出仔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时摄X线胸片为明确诊断的关键.
作者:钟杭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粉尘对人体作用中的脂质过氧化机制,寻求矽尘作业人员早期健康监测灵敏指标.方法整群抽取104名长期从事矽尘作业的采石工人和101名无接尘、接毒史的健康工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接尘组血清MDA、SOD均高于对照组,而GSH-Px则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3项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MDA、SOD差异有显著性.接尘组MDA含量与SOD呈正相关,而与GSH-Px呈负相关,3项指标均与累积接尘剂量有一定的相关.结论二氧化硅粉尘可引起接触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改变.
作者:李迎春;孙栩;赵贤青;汪华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对某化纤厂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视网膜微血管瘤进行了调查,认为其作为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的诊断指标值得商榷,其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桂林;张贵成;徐启苗;佘玉琴;李艳香;武蕙怡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采用某木综厂车间中的木尘制成悬液和有机提取液,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进行诱变实验.结果发现两种受试物在-S9和+S9实验条件下均能诱发CHL微核率升高(P<0.05或P<0.01),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杨跃林;王绵珍;王治明;詹承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毒控制中心的信息服务一直是化学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倍受业内人士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各国中毒控制中心信息服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指出尽管借助计算机、通信技术,中毒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但由于信息资源不平衡、地区和部门间缺乏沟通,中毒信息服务中固有矛盾仍存在.
作者:罗冠;吴宜群;周安寿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铅对机体抗病毒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结果铅显著增强人胚肺细胞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抵抗力;在动物实验中,铅染毒组动物肺部病毒滴度显著增加,肺部病变明显加重,肺指数显著增加.结论铅可降低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增强其对病毒的易感性.
作者:朱宝立;杜晨阳;陈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连续观察了3例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病例的血清酶活性变化,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血清酶的升高程度可作为器质性损害的一个判定标准.
作者:张秀文;李清华;李桂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3例均于生产中发生中毒,主要为肺损伤,经糖皮质激素、吸氧等治疗,痊愈.
作者:臧红彦;武传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氮氧化物中毒性肺水肿危在气道阻塞,气管内注射碱液能中和毒物减轻损伤,早期气管切开通畅呼吸道等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孝红;叶军;李志玲;李森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报道了5例急进型矽肺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并对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了阐述.
作者:郭宝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毒,昏迷达80小时,经60余次高压氧治疗,仍遗留一定后遗症,2年后复查CT脑损伤仍然存在.
作者:李增民;张基美;张梅利;董惠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严重急性苯中毒经抢救复苏后,大多数能恢复健康,仅极少数留下后遗症.个别后遗症有神经衰弱、精神异常,尚未见有长期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之报道.我院遇1例,报告如下.
作者:饶达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