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一氧化碳混合性气体中毒伴脑CT改变2年随访1例

李增民;张基美;张梅利;董惠兰

关键词:一氧化碳, 中毒, 高压氧
摘要:患者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毒,昏迷达80小时,经60余次高压氧治疗,仍遗留一定后遗症,2年后复查CT脑损伤仍然存在.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一氧化碳混合性气体中毒伴脑CT改变2年随访1例

    患者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毒,昏迷达80小时,经60余次高压氧治疗,仍遗留一定后遗症,2年后复查CT脑损伤仍然存在.

    作者:李增民;张基美;张梅利;董惠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70例尘肺肺心病的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肺心病是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探讨肺心病在接尘工人中的发病规律,笔者对某市资料完整的170例死于尘肺并发肺心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芝;甘传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卫生标准的研制

    目的探讨聚丙烯腈纤维粉尘的致病作用,制订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卫生标准.方法大鼠经气管注入粉尘80mg,分别于染尘后的12、18个月剖检,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发现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可致肺组织轻度纤维化改变.对103名平均接尘工龄5.4年(1~14.6年)接尘女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症状检出率、胸部X线异常改变和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接尘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提出车间空气中聚丙烯腈纤维粉尘高容许浓度为4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mg/m3.

    作者:张宏;张维德;于锡山;王瑞;张维东;蒋绪亮;付爱玲;王桂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铅降低机体抗病毒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铅对机体抗病毒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结果铅显著增强人胚肺细胞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抵抗力;在动物实验中,铅染毒组动物肺部病毒滴度显著增加,肺部病变明显加重,肺指数显著增加.结论铅可降低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增强其对病毒的易感性.

    作者:朱宝立;杜晨阳;陈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第13卷文题索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与恶性肿瘤--附1例报告

    本患者长年在高浓度氯丁二烯环境下工作,先后被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及肝癌,认为病人胃癌、肝癌的发生与长期接触氯丁二烯有一定关系.

    作者:单文红;杨素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采石工人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粉尘对人体作用中的脂质过氧化机制,寻求矽尘作业人员早期健康监测灵敏指标.方法整群抽取104名长期从事矽尘作业的采石工人和101名无接尘、接毒史的健康工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接尘组血清MDA、SOD均高于对照组,而GSH-Px则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3项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MDA、SOD差异有显著性.接尘组MDA含量与SOD呈正相关,而与GSH-Px呈负相关,3项指标均与累积接尘剂量有一定的相关.结论二氧化硅粉尘可引起接触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改变.

    作者:李迎春;孙栩;赵贤青;汪华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视网膜微血管瘤调查及意义评判

    对某化纤厂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视网膜微血管瘤进行了调查,认为其作为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的诊断指标值得商榷,其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桂林;张贵成;徐启苗;佘玉琴;李艳香;武蕙怡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铁路隧道内作业环境空气质量调查

    对列车穿越隧道时,驾驶室、守车、隧道内的部分有害气体检测结果显示,THC、NOx、CO空气浓度超过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作者:周捷森;喻金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有机磷毒剂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有机磷毒剂是常见的有毒有害化合物之一.本文从毒剂对心率、心律、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影响以及心肌形态学变化等方面综述了有机磷毒剂中毒动物心脏及心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勇;何彩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一起煤气管道断裂致居民急性CO中毒事故报告

    1999年3月9日某市煤气公司埋于地下1.7米深的煤气管突然断裂,大量煤气(以CO为主要成分)沿并行的下水管上行至附近居民楼内,造成14人急性CO中毒,其中3人死亡、4人昏迷的重大事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凡;李玉芹;孙素华;徐洪有;王志学;张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对作业女工健康的影响

    对222名接触有机磷农药的作业女工和132名非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女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接触组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心悸、视力模糊、月经异常、自然流产、不孕及ChE活性<70%和Hb降低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李桂荣;任瑞美;曹清松;王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乙二醛对染毒大鼠巯基含量的影响

    为了观察乙二醛染毒后大鼠血及脏器中巯基含量的变化,应用经呼吸道气管灌注法染毒方法,测定总巯基(T-SH)和非蛋白巯基(ND-SH)的含量,据此算出蛋白巯基(PB-SH).结果表明,乙二醛可引起脑、肾中巯基含量下降,肝脏中NP-SH含量有应激性增高的趋势.认为乙二醛对机体的毒作用与巯基含量变化有关.

    作者:范来富;李富君;李革新;刘丽杰;刘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α1-微球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α1-微球蛋白(α1-MG)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88例AOPP患者分成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3组,另取3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各组均行血、尿α1-MG,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OPP轻度中毒组血、尿α1-MG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05),而BUN、SCr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AOPP中毒程度的加重,血、尿α1-MG,BUN,SCr逐渐上升.结论血、尿α1-MG可作为AOPP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夏成云;刘晓惠;周京国;邓龙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性肺水肿6例临床分析

    氮氧化物中毒性肺水肿危在气道阻塞,气管内注射碱液能中和毒物减轻损伤,早期气管切开通畅呼吸道等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孝红;叶军;李志玲;李森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电焊烟尘对作业女工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对某汽车公司女工的肺通气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电焊作业女工FVC、FEV1.0、FEV1.0%、MMF、(V*)50、(V*)25、PEFR等肺通气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或极显著意义(P<0.05或P<0.01).

    作者:卢锐;祁成;姚惠琳;孔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苯作业工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报告

    此病例作业环境空气苯超标3倍,工作仅1年即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等表现,经骨髓及CD59检测确诊为PNH,是否由接苯引起,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嘉榆;刘薇薇;杨志前;陈雪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碳酸锂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苯中毒白细胞减少

    苯中毒是严重的职业病,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碳酸锂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苯中毒白细胞减少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庄碧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论文摘要的编写规则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木尘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致突变作用

    采用某木综厂车间中的木尘制成悬液和有机提取液,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进行诱变实验.结果发现两种受试物在-S9和+S9实验条件下均能诱发CHL微核率升高(P<0.05或P<0.01),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杨跃林;王绵珍;王治明;詹承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