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例尘肺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丁邦梅

关键词:尘肺, 心律失常
摘要:对75例合并心律失常的尘肺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为合并感染.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与反跳所致呼吸衰竭的鉴别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和反跳所致的呼吸衰竭,是导致中毒者死亡的重要的迟发原因.对AOPP反跳引起的迟发性呼吸衰竭已有较多的临床观察,而对另一引起迟发性呼吸衰竭的原因--IMS的提出仅10年,迄今对其重要性和临床特点仍认识不足,常将IMS误诊为反跳.

    作者:欧庆东;秦复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对接触工人心脏的影响

    采用改变体位心电图描记方法,探索有机磷对心脏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接触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作者:曹婉娟;杨锦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接触氯乙烯对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微核率的研究

    目的探索低浓度氯乙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效应.方法以呼吸带氯乙烯平均浓度低于和高于国家高容许浓度的作业工人为低浓度组(85例)和高浓度组(75例),不接触氯乙烯的100名健康工人为对照组,应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试验测定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程度.结果高、低浓度组工人淋巴细胞DNA平均迁移距离分别为(48.7±8.6)μm 和(34.8±5.9)μm;微核率分别为8.82‰和3.12‰,与对照组相比及高低浓度组之间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接触低浓度氯乙烯可引起淋巴细胞DNA损伤,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可作为检测低浓度VC职业危害的早期客观指标.

    作者:王民生;翟明芬;蒋晓红;张若阳;王湘苏;徐德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国外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介绍

    把国外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规介绍到国内,供从事职业卫生立法的专家、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卫生法律界的学者参考.

    作者:李朝林;周安寿;黄美媛;高耘;李霜;刘海龙;苏志;张勇;贺青华;杨霞;何翔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接苯女工生殖机能调查

    为了解制鞋工业中苯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的影响,我们对某鞋厂接苯女工和生产场所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寇苏生;王占欣;游玉红;邢素彩;黄雪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普乐林对溴氰菊酯中毒豚鼠心血管毒性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溴氰菊酯的心血管毒性及普乐林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溴氰菊酯染毒组、普乐林治疗组以及芝麻油对照组,应用生理多导记录仪研究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结果溴氰菊酯染毒后豚鼠血压升高、收缩力加强和心率减慢;心电图表现为Q-Tr增大、QRS间期延长、S-T段压低、T波加深以及多种心律失常.经普乐林治疗后中毒豚鼠除Q-Tr仍一时性增加外,其它心血管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普乐林对溴氰菊酯中毒豚鼠的心血管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胡云平;周志俊;邬红梅;薛寿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锰中毒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概括了近10年国内外锰中毒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神经行为学、神经生化学、神经电生理学、免疫、内分泌指标和医学影像学技术在锰中毒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目前用于临床锰中毒治疗的新药和新方法.

    作者:胡存丽;李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外地打工人员重型颅脑损伤50例分析

    对50例颅脑损伤病人致伤原因及预后进行了分析,指出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卢永浩;毕晓东;姜洪涛;宋永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尘肺合并难治性肺部感染16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16例尘肺合并难治性肺部感染的总结,分析探讨了尘肺患者发生难治性肺部感染的诸多因素及早期识别.

    作者:姜乐;常筑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学写作中量和单位的使用

    医学科研工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经常会遇到使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量和单位等问题,尽管国家标准GB3100~3102<量和单位>已颁布实施多年,但从近期来稿情况看,这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现结合有关国家标准分述如下.

    作者:李丹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尘肺合并气胸心电图酷似心肌梗塞1例报道

    报道1例合并右侧气胸的Ⅱ期尘肺,其心电图改变酷似心肌梗塞,指出对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在诊断中应注意鉴别.

    作者:段丽丽;孙淑芳;曹惠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硅藻土粉尘对接尘工人的危害

    利用现场劳动卫生学、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及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对硅藻土粉尘对接尘工人的健康危害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可对接尘工人身体产生危害,甚至发生尘肺.

    作者:焦红岩;芦春光;李淑香;朱桂芝;孟月;陈彬;赵颖;李涛;张竹青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碳酸锶作业工人尿锶和血钙调查

    对碳酸锶作业工人的尿锶和血钙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尿锶和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工龄的增加有升高趋势.

    作者:郭丽萍;褚风梅;崔守明;董云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五氧化二钒吸入中毒6例报告

    某外贸中转仓库6名装卸民工,均为男性,年龄为21~46岁.1998年5月24日在一约800平方米的仓库里装卸货物.将装在纤维编织袋内的粉末状五氧化二钒倒入铁桶内,共装卸240袋计6吨,共用4小时装卸完毕.6人于第2天均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头痛、发热等症状.起初均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于第3天上述症状加重,遂前往某区医院就诊,以急性五氧化二钒中毒收入住院.

    作者:田晓燕;贾西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加速机体热习服的有效方法

    目的对加速机体热习服锻炼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名健康战士分为实验组(12名)和对照组(8名).实验在热区5月中旬(气温25~32℃)进行.受试者每天下午穿军用雨衣在运动场上活动120min,连续锻炼11天.其中第1、第6和第11天在人工热室内进行定量热负荷试验,试验中每30min测定并记录心率、肛温和出汗量各一次.结果(1)受试者锻炼第6天与第1天的结果比较体温明显降低;第11天与第1天比较,其差别非常显著(P<0.01).(2)实验组在锻炼的第1、第6和第11天,心率逐渐下降,分别与第1天相比,P值均小于0.05,(3)锻炼至第11天,当受热120min后,两组的出汗总量分别为1.395和1.083kg(P<0.05).实验组第1、2小时的出汗量分别为0.882和0.513kg(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无明显差别.结论上述方法在加速机体热习服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罗炳德;邹飞;万为人;华旭初;杨军;朱受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铅作业工人FEP检测结果分析

    应用检测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方法,对铅作业工人进行铅吸收及铅中毒筛检,并将该方法与尿铅检测进行了比较.

    作者:钱珍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丙烯腈对小鼠精子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烯腈对小鼠精子生成的影响.方法经皮下注射丙烯腈35天,检测雄性小鼠的精子数量、活动度、精子畸形率.结果剂量达6mg.kg-1bw时,小鼠精子活动度即受影响,且随染毒剂量增加直线运动精子数明显减少(r=-0.57,P<0.01),静止精子数增加(r=0.30,P<0.05);精子畸形率亦增高,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52;P<0.01).结论丙烯腈对小鼠的精子生成和发育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作者:李海山;马明月;张玉敏;崔金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国家二级企业作业环境检测结果分析

    分析了江西省机械系统部分二级企业的检测资料,发现铸造车间粉尘、毒物和噪声超标程度比其他作业场所严重.今后应重点抓好铸造车间有毒有害因素的防治.

    作者:金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运用布点分析对取样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取样方法应为整体浓缩取样.应用5种方法处理 BALF,并对浓酸消化法及焦磷酸消化法作了回收实验比较,浓酸消化法的回收率为(96.7±6.0)%.并进行了应用.

    作者:杨毅琴;刘正华;王新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对氧磷酶(PON)由355个氨基酸组成,有两个位点具有多态性,PON表型多态性是由其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人类PON基因位于7q21-22,在两个单一位点出现多态性.PON多态性对有机磷酸酯等类化合物中毒保护及心血管疾病等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王刚垛;何凤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