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勃起功能障碍的脏腑辨证论治

尤卫平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脏腑辨证, 中医论治
摘要:勃起功能障碍又称阳萎,是男科常见病,患病率约占成年男性的20%[1].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笔者对阳痿的病因病机、生理及临床辨治作一探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丙种球蛋白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

    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过敏性紫癜(HAP)24例,发现有预防肾功能损害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确诊为HAP的住院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24例.治疗组男15例,女9例.其中有皮肤紫癜24例,关节肿痛21例,消化道症状15例,肾脏症状7例,病程2~25天.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其中皮肤紫癜23例,关节肿痛19例,消化道症状16例,肾脏症状6例,病程2~23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具可比性.

    作者:杜娟;方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肿胀、晨僵、疼痛、关节变形等特点,现将中医辨治介绍如下.

    作者:蒋荣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我院于2001~2002年,对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42例在常规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36例分析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椎病1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选择颈椎病患者136例,男61例,女75例.年龄33~35岁52例,51~60岁47例,61岁以上37例.病程2周~半年35例,半年~5年69例,>5年32例.临床症状:颈肩臂痛119例,手指麻木70例,颈椎活动受限87例,颈旁压痛115例,叩颈试验阳性69例,牵拉试验阳性63例.X线检查:颈椎钩椎关节骨质增生111例,椎间隙狭窄83例,椎间孔缩小变形5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68例,其中颈型29例,颈神经根型39例;B组68例,其中颈型35例,颈神经根型33例.

    作者:林秀蓉;张丹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症22例

    外阴瘙痒症是一种以局部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的顽固性皮肤病,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致病因素多样.诊断不难,但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自2001年12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经穴封闭注射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症2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平;王英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纤溶、凝血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开搏通及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血栓通针剂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血液流变性、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P<0.05),D-二聚体升高(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血浆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对脑梗死有较好治疗作用,并优于传统中药制剂.

    作者:殷聪国;牛国忠;金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无呼吸道症状的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分析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不少胸片正常,临床亦无呼吸道症状的结缔组织病患者肺功能测定已有明显改变,故特选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病患者49例的肺功能测定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姚颖;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性在于对重要靶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脏改变[1].能否逆转LVH是衡量降压药是否理想的重要指标.本文观察卡维地洛对36例高血压患者降压及对LVH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护理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胃手术后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10月~2004年5月共发生术后残胃排空障碍8例.经精心护理,正确处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温阳利水与活血行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法对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医温阳利水、活血行气法治疗,疗程1个月.分别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18%、7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P<0.05,但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肝治疗基础上合用温阳利水、活血行气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见效快、有效率高、合并症少.

    作者:高风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婴儿喘憋性肺炎80例

    喘憋性肺炎临床上以喘憋及发作性加重为特点,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我院儿科自1999年11月~2002年11月应用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80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空心加压螺纹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

    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骨科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4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44岁.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击伤5例,跌伤10例.均为严重移位闭合性骨折,其中横形23例,斜形20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小时~4天.

    作者:沈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反应性炎症.临床以关节的红肿热痛为特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炎.我们从1998~200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住院患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茹建;沈新云;钱世勋;卢立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

    近三年来,笔者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32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朝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临床多发病,以腹痛、呕吐胆汁、体重减轻三联症为主要表现,腹痛常于餐后加重,服制酸剂不能缓解.据研究[1],十二指肠、胃返流患者中,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生率约占89%,我们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徐光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丹参与生脉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心绞痛70例

    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心绞痛70例,疗效尚好,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140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中男49例,女21例,35~45岁12例,46~55岁41例,55岁以上17例;劳累性心绞痛47例,自发性心绞痛16例,混合性心绞痛7例.心绞痛程度分类:轻度40例,中度26例,重度4例,病程10天~1年10例,1~5年40例,5年以上20例.对照组70例中男47例,女23例,35~45岁14例,46~55岁39例,55岁以上17例.劳累性心绞痛46例,自发性心绞痛20例,混合性心绞痛4例.心绞痛程度分类:轻度41例,中度24例,重度5例.病程10天~1年12例,1~5年41例,5年以上17例.

    作者:王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SA、GPDA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比色法测定胃癌患者90例、良性胃病患者50例及正常人50例中血清SA值和GPDA活力.结果:胃癌组SA、GPDA值与良性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A、GPDA对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65.6%和72.2%.结论:SA、GPDA对胃癌筛查、临床分期和预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项国谦;张卫英;冯迪英;梁李盈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正常儿童过度换气的脑电图分析

    过度换气是脑电图检查常规进行的诱发试验,它可引起儿童脑电图明显改变.笔者选择正常儿童68例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作过度换气试验,分析如下.

    作者:马新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现将我院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黄疸型患者116例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侯山平;金成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葛根素治疗脑挫裂伤致脑水肿41例

    2003年1月~11月,我科用葛根素治疗脑挫伤引起的脑水肿41例,疗效较好,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17~77岁,平均48岁.车祸伤33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他伤3例.对照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25岁.车祸伤14例,其他伤2例.均经CT检查证实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伴有硬膜下血肿32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同时伴硬膜外、硬膜下血肿3例,外科手术治疗18例.

    作者:贾丛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