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中地区畲族民族医药研究

陈坚波;陈国中;张昌禧;吴斌

关键词:浙中地区, 畲族民族医药, 资源调查
摘要:浙中地区畲族人民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并善于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明辩药性、辨证施治,创造了独特的浙中畲族医药文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按摩治疗落枕5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局部按摩治疗落枕5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2~76岁,病程1~6天.临床表现颈项部一侧或两侧胸锁乳突肌痉挛、硬变、疼痛为主30例,头部转动不利,转动则疼痛加剧,并牵引放射至头部、肩背、上臂等处疼痛10例,伴有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改变10例.

    作者:黄辉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对照组予阿拓莫兰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超声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7.8%(P<0.05).治疗后ALT、TC及TG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能提高阿拓莫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

    作者:李炎戍;胡守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浙中地区畲族民族医药研究

    浙中地区畲族人民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并善于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明辩药性、辨证施治,创造了独特的浙中畲族医药文化.

    作者:陈坚波;陈国中;张昌禧;吴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两种针头口腔科应用比较

    为比较一次性注射针头和不锈钢针头在口腔科的应用效果,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两种针头的形态和受力后变化.

    作者:洪滔;赵士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肠腺化生相关性分析

    对因上消化道症状在我院作胃镜检查的14581例病理组织学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以分析Hp感染与胃黏膜肠腺化生的相关性.

    作者:汤志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1].老年人常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髋部手术后更易发生DVT.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老年髋部骨折病人84例,并发DVT 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红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

    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低分子肝素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旭灿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食管渗疗术反置治疗贲门失弛症

    贲门失驰症并非罕见,通常以手术治疗.笔者将食管渗疗术反置治疗贲门失驰症取得了成功.现予介绍.

    作者:张元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天1.2g,连用8周;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每天20mg,连用8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ET降低,HDL-C、NO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TG、TC、LDL-C降低及HDL-C升高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ET降低和NO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在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同时可降低血内皮素、升高血一氧化氮水平,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血脂康每天1.2g调脂程度与普伐他汀每天20mg相同,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强于普伐他汀每天20mg.

    作者:王敏;姚强;黄世恩;沈建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爱乐维对围孕期早妊反应的影响

    爱乐维是为满足妊娠期(包括孕前期)、哺乳期妇女额外营养需求的复合营养素制剂.我院将其用于围孕期妇女以观察对早妊反应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102例,随机分两组.血塞通组51例,用血塞通注射液10ml(5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香丹组51例,用香丹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塞通组基本治愈率64.7%,明显高于香丹组的33.3%(P<0.01).治疗后血塞通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P<0.05,香丹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降低血黏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香丹注射液.

    作者:王晋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疗效观察

    重度(Ⅲ~Ⅳ度)痔病至今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近年兴起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我院自2001年以来,开展此方法治疗重度痔病28例,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关根;沈忠;黄常新;刘智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眼底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底出血原因.方法:对36例(50眼)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出血再行眼底荧光造影或在玻璃体切除术中观察眼底以寻找出血原因.结果:发现仍有视网膜新生血管42眼(84%),视网膜静脉闭塞5眼,脉络膜出血3眼.结论:视网膜新生血管是光凝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晓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右心室心肌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右心室心肌梗死36例,因其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32例,女4例,年龄45~79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胸痛31例,低血压30例,休克5例,呼吸困难3例,颈静脉怒张36例,Kussmaul's征11例.

    作者:张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48例

    笔者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妇科门诊中应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奥平外搽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48例,疗效好,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仙芳;沈晓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从2001年~2004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雪琼;朱建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合谷刺加痛点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165例

    臀上皮神经来源于L1~L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于臀部及股外侧皮肤.臀上皮神经在经过深筋膜孔时受到刺激或卡压可产生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及月国窝部,臀部髂脊缘下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及条索状物或脂肪瘤,或可伴有臀肌痉挛.腰部无体征,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阴性,可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即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

    作者:史莹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静舒氧治疗危重症患者低氧血症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8月20日~2004年10月30日应用静舒氧治疗合并低氧血症的危重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天正;雷李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治疗术后CEA镇痛后尿潴留

    术后持续硬膜外腔(CEA)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成为手术后镇痛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尿潴留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对CEA镇痛经起尿潴留患者63例,采用针刺相关穴位,结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韬;沈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三种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胸水抗酸杆菌、血PPD抗体、PPD皮试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5例(结核组),非结核性胸水(非结核组)60例,两组均找胸水抗酸杆菌3次,作血结核抗体(PPD-IgG)检测、PPD皮试.结果:结核组55例在胸水中找到抗酸杆菌1例,阳性率1.87%,非结核组60例未找到抗酸杆菌,两组相比,P>0.05;血清PPD-IgG阳性率,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分别为9.10%和1.67%,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皮试阳性率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分别为98.18%和90.0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抗酸杆菌检查、血清PPD-IgG测定和PPD皮试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价值有限,应当借助别的手段进行诊断.

    作者:傅水桥;连杏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