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摄生对高血压病病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叶人;徐晓峰;程志清

关键词: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流行病学, 摄, 生
摘要:目的:研究摄生对高血压病患者病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高血压病病程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体育锻炼和饮食疗法对病程与证型的相关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结论:重视摄生保养对高血压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片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智梅;俞亚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是现代外科的一个难点,多数创口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往往需行皮瓣转移.近年来,国内已研究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商品名:贝复剂),对各类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我们自1999年6月开始应用bFGF对38例难愈性创面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桂良;伏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性BXSB小鼠肾脏免疫组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性BXSB小鼠肾脏免疫组化的影响.方法:取40只(♀8只,32只)BXSB小鼠,8♀BXSB小鼠作为同种阴性对照组,其余32只BXS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组,CTX组、CTX+中药组,每组各8只.各组于用药2周后取肾脏进行冰冻切片,并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肾脏IgG荧光染色阳性肾小球数、荧光染色强度、荧光染色面积.结果:模型对照组绝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可见大量IgG呈片状沉积,沉积范围累及整个肾小球,且荧光强度高;经过治疗后,中药组荧光染色阳性肾小球数/肾小球总数比值明显降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累及肾小球荧光染色面积明显减小,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狼疮静颗粒具有明显清除狼疮性BXSB小鼠肾脏IgG沉积的作用.

    作者:刘喜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慢性肝病胆石症

    超声对胆系结石监测迅速方便,特别对肝功能不良不宜X线造影者,超声可进行反复检查.本文通过对2001年10月我院住院诊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胆管、胆囊,分析如下.

    作者:顾新宇;白明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葛根素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我们采取葛根素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与传统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作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育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新疗法--止血夹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内镜下病灶表现为涌血、喷血者,以往的内镜疗法效果欠佳,易复发,常需外科治疗.止血夹的出现为此类病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现将我们应用止血夹治疗的22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启槐;林秀英;陈民新;韩清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及ASC 60例疗效观察

    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以自拟中药组方治疗乙型肝炎及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共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汉平;沈惠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蚓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心肌梗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奥蚓激酶胶囊(由北京百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004)口服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60例

    我们于1996年9月~2001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3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正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冠心病人的康复评定及指导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等.对于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除进行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预、积极的药物控制和介入及搭桥治疗,尚需通过康复运动,尽早获得或接近正常的活动状态.笔者通过平板运动试验对122例冠心病进行康复评定,以区分低危、中危、高危病人,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方婷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活肝1号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10例

    自1992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慢活肝1号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1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先兆症47例临床观察

    中风先兆症是中风发病之前有特殊的病理变化和有内在固有规律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笔者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中风先兆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近年来,笔者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过程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期辨证论治,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英;刘炳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生脉散对小鼠整体耐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生脉散对小鼠整体耐受力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10日后进行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影响实验和小鼠游泳实验,分别观察小鼠在密封含钠石灰广口瓶中的存活时间及在水深30cm、室温28℃、水温22℃的水槽中游泳至死亡时间.结果: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耐缺氧存活时间及游泳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生脉散能提高小鼠整体耐受力.

    作者:蒋慧芳;孔繁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关闭位置对穿刺回血的影响

    一次性输液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次性医疗器具,但由于经验的缺少和使用的不当,仍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笔者在一次性输液器的长期临床使用中,通过试验、观察和统计发现,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关闭位置不同,针头刺入静脉血管后是否回血和回血的速度快慢也有所不同.现将笔者的观察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王晓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早期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缺血性中风患者6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加以情志调理、按摩、肢体功能锻炼、药浴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疗程为6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病残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疗法能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降低病残程度,对缺血性中风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煜舟;胡文雷;程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58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一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该病病程长,虽然治疗方法甚多,但效果不佳.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香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痨药物致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道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用药和持续治疗时间长,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本组2例结核病均在临床确诊后给予短程标准化疗抗痨,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如下.

    作者:胡美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外兼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尚无一种治疗方法能完全适用于该病的各个时期.自1996年~2001年底,我们应用内外兼治(推拿牵引,外贴筋骨宁,内服通脉活血汤)疗法,选择性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麻术后胸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

    我院外科自2001年4月~2002年6月对100例普外科腹部手术的全麻术后患者采用胸部物理疗法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玲;徐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