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痨药物致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道

胡美芳

关键词:结核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小板减少
摘要: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用药和持续治疗时间长,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本组2例结核病均在临床确诊后给予短程标准化疗抗痨,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蚓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心肌梗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奥蚓激酶胶囊(由北京百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004)口服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1997年~2001年,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5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易正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初期麦粒肿

    我院眼科自1991年1月~2001年12月,对小儿早期麦粒肿446例采用耳尖针刺放血治疗,与对照组452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峰;陈悍华;吴苇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生脉散对小鼠整体耐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生脉散对小鼠整体耐受力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10日后进行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影响实验和小鼠游泳实验,分别观察小鼠在密封含钠石灰广口瓶中的存活时间及在水深30cm、室温28℃、水温22℃的水槽中游泳至死亡时间.结果: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耐缺氧存活时间及游泳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生脉散能提高小鼠整体耐受力.

    作者:蒋慧芳;孔繁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痨药物致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道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用药和持续治疗时间长,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本组2例结核病均在临床确诊后给予短程标准化疗抗痨,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如下.

    作者:胡美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新疗法--止血夹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内镜下病灶表现为涌血、喷血者,以往的内镜疗法效果欠佳,易复发,常需外科治疗.止血夹的出现为此类病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现将我们应用止血夹治疗的22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启槐;林秀英;陈民新;韩清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龟羚帕安丸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给予龟羚帕安丸和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36例单给脉络宁注射液,分别观察其综合疗效及改良UPDR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改善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P<0.01.治疗组改良UPDRS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龟羚帕安丸治疗VP确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彦杰;赵国华;王育勤;王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早期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缺血性中风患者6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加以情志调理、按摩、肢体功能锻炼、药浴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疗程为6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病残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疗法能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降低病残程度,对缺血性中风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煜舟;胡文雷;程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头孢拉定致肉眼血尿25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99年10月~2002年5月共收治应用头孢拉定后导致肉眼血尿的患儿2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郦江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发性脑出血概述

    复发性脑出血(Recurrent Intracerebml Hemorrhage,RICH)是指患者首次自发性脑内出血后再次、甚至多次发生的脑出血.目前认为RICH并不少见,为了全面认识RICH,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就RICH的发病率、病因、出血部位、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侯群;孙岩;陈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慢性肝病胆石症

    超声对胆系结石监测迅速方便,特别对肝功能不良不宜X线造影者,超声可进行反复检查.本文通过对2001年10月我院住院诊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胆管、胆囊,分析如下.

    作者:顾新宇;白明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及ASC 60例疗效观察

    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以自拟中药组方治疗乙型肝炎及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共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汉平;沈惠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40例临床分析

    我们就2000年1月~2001年12月收住的40例糖尿病并肺结核与64例同期收住的非糖尿病性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轩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葛根素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我们采取葛根素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与传统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作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育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消白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消白冲剂对肾病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阿霉素肾病大鼠,设模型对照组和消白冲剂组,与正常大鼠比较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消白冲剂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ET、CGRP、TXB2、6-Keto-PGF1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白冲剂可改善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脂质代谢,显著减少模型大鼠尿蛋白的丢失.

    作者:王琛;郑平东;何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药物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临床分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内科危急疾病之一.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药物或毒物致肾毒性、过敏性、肾内血流灌注下降已成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自1998年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8例药物中毒所致的ARF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金若珏;王松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

    咽神经官能症多属精神抑郁症范畴,好发于中年女性,为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其治疗颇为棘手,长期应用西药副作用大,疗效差.我们应用中药生保灵胶囊协同多虑平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疗程短.现对资料完整并有随访的87例咽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楼正才;丁坚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丁胶性钙佐治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临床观察

    我院儿科自1999年2月以来应用维丁胶性钙佐治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贝静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鳖甲软肝煎治疗肝炎后肝硬化36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鳖甲软肝煎对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36例用鳖甲软肝煎治疗,对照组35例用肝复乐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及HBV-M,B超.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及HBV-M转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鳖甲软肝煎具有明显改善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和具有较好提高HBV-M转阴率的作用,临床应用未发现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有效的中药复方.

    作者:王占海;姜国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的诊治.方法:对所收治的37例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部分尿毒症患者以消化道不适而就诊,终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结论:消化道表现为部分尿毒症患者的首发症状,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作者:王作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