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34例

高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单纯西药治疗, 亚急性重症肝炎, 现报道如下, 中医中药, 传染科, 疗效
摘要:自1988年8月至1993年8月我院传染科共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64例,其中34例采用中医中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刺五加注射液是从中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 sus (Rupr. et Maxim) Harms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它含有丁香苷、金丝桃苷、异泰皮定、多糖等。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等功能,并有良好的镇静、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短暂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症,均有较好疗效。随着临床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现将刺五加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王维加;黄翠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79例

    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病灶长期不愈合,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从1995年~1999年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成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析中西药物临床联用的相互作用

    在综合性医院中西药物联用相当普遍,合理的中西药物临床联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药物用量和毒副作用,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的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但是,中西药相互间的副作用在临床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就临床常见的中药及制剂与中西药联用现象作一些简述。

    作者:沈美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茶多酚对老年性痴呆早期防治的研究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老年性痴呆临床前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SSD、VRT、DS和RVR一系列量表对31例观察对象进行治疗前后分析对比。结果:从多方面显示,老年性痴呆临床前期已有注意力、短暂记忆、计算、阅读理解、空间感知、定向和语言运用等能力减退。服茶多酚3个月后认知功能可获改善,且使部分人达正常标准。结论:通过一系列信度和效度良好的神经心理学检查显示,茶多酚对老年性痴呆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严镭;吴森;王树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治疗老年肺心病心衰86例疗效观察

    自1999年1月~12月,我院对所收治的172例老年肺心病心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进行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晓艇;王韫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脑卒中急性期护理

    现将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收治的78例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脑卒中78例,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塞42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42~78岁。病程1~3个月。

    作者:陈碧琴;贾宜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和胃降逆法治疗返流性食管炎35例

    笔者在临床中以和胃降逆法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并与西药治疗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君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单纯楔形骨折

    从1993~1999年,笔者采用静脉给药镇痛,胸腰部垫枕并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单纯楔形骨折6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季向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保肝散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54例临床观察

    自1998年9月~1999年9月以自拟的保肝散治疗慢性中重度乙型肝炎和肝硬化5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屠利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儿童多生牙的临床分析

    笔者在1990年10月~1999年10月间收集218例儿童多生牙(266颗)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儿童多生牙病例218例,男性156例,女性62例,年龄5~14岁,均经临床检查,并拍摄牙片,上颌前部咬牙合片等X线检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化痰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

    自1997年5月~2000年10月,笔者采用化痰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组32例对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顺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笔者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在有限的时间内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京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银杏制剂对大鼠急性肝坏死的保护作用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ting factor,PAF)是一生物活性很强的脂质介质,与内毒素密切相关[1]。新近我们发现PAF在急性肝损害中有重要的介导作用[2],且可被特异性PAF拮抗剂WEB2170部分阻断。本实验应用具有PAF拮抗作用的银杏制剂观察对急性肝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云;袁凤仪;袁红波;王建宾;邵淑莲;任渝江;张玲;杜东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中应用立止血和洛赛克注射液治疗60例(A组);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B组)。疗程7天,观察其对呕、便血及伴随症状的改变。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1.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合并活血化瘀中药是治疗本病的较佳治法。

    作者:黄国杨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或拒食,易并发心肌炎,故应早期给予有效治疗。笔者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2例,并作了对照,其疗效明确,且无明显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云娟;周馥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培土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

    抽动秽语综合征以相继或同时出现多组肌肉抽动和异常发声或伴秽语为主要症状,表现为眨眼、缩鼻、努嘴、点头、扭脖、扭腰、甩手、抖腿、喉中发出吭吭、嘘嘘等声,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亢进是其主要病理,西医治疗常用氟哌酸啶醇或泰必利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有效率为70%~80%,疗程1~2年或以上,这类药物副作用大,表现为木僵、运动受限、震颤、假面具、流涎等锥体外系症状,使治疗难以持久。笔者1996年起用健脾化痰平肝法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丽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药物诱发溶血性贫血1例报道

    1 病例介绍 王某,男,75岁。诉反复咳嗽、咳痰7年,再发20余天于2001年1月8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入住本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贫血史。查体:巩膜无黄染,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HR80次/分,肝肋下2横指,质软,脾肋下未及。

    作者:王灵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

    我院用黛安神口服加耳穴贴压法治疗焦虑症1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符合CCMD-2-R[1]诊断标准的门诊焦虑症病人,不包括惊恐障碍。HAMA[2]总分≥15分,SAS[2]总分≥50分,治疗前4周内未用抗精神病药物,排除器质性及症状性精神病、酒依赖、严重躯体疾病。共收治17例,1例因迁外地中断治疗,未纳入统计,后完成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2岁。病程3~85个月,平均31个月。

    作者:张学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加味鸡鸣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998年7月~2000年12月笔者对40例不同病因心脏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分别予加味鸡鸣散和地高辛对照治疗,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林林;常秀峰;吴雄志;吴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ute colonic pseudoobstrucion,ACPO)作为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病人。由于合并有多种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断或处理不当,可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现将本院近3年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21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黄小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