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滔
我院儿科自1999年以来,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2例,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慧姿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73例2型糖尿病24h尿微量白蛋白(UAE)在30~300mg/24h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每天静滴葛根素500mg,共2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静滴,共2周.观察血糖及尿UAE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对2 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疗效明显,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金纯;钟福高;杨建新;雷樟根;蔡建伟;李晓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解毒方防治肺癌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方法 :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健脾解毒方+化疗),对照组(常规化疗),化疗结束后3、10天分别检查血常规,记录3天时的WBC(白细胞)、10天时的BPC(血小板),结束后7 天检查肝、肾功能,并观察胃肠道反应及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心脏损害程度,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轻,活动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健脾解毒方对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恢复骨髓的造血机能及减轻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效果,而且费用低廉.
作者:钟红卫;廖大忠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高血压脑出血(脑溢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老年病,比较常见 ,本院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胞二磷胆碱等治疗脑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文滔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找不出实质性病变却有种种不适感.以往西医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应该注意,亚健康必须是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移形态,包括:①身心轻度失调状态:即时有疲劳不堪、情绪低落、心情烦燥、纳呆、失眠等身心失调表现,时好时坏,时轻时重.②潜临床状态:指已出现了某些疾病相关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发展成某一类病理损害的极大可能,或已启动了某些病理改变发展的态势.
作者:何以蓓;刘鲁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当代生物科学与技术正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可以共用细胞因子、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并产生广泛而密切的网络联系.19 77年Basedovsky[1]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国内有部分学者将它称为生命网络),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发现,逐渐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这一领域主要是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物质基础,联系途径和机制,以及其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特别近 10多年来,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人类认识复杂而精密的生物整体调控奠定了基础.而国内中医药研究人员,结合中医整体观与阴阳平衡理论,以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为切入点,对中医药展开现代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试从中医药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建红;王敏璋;伍庆华;闵建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纤溶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临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头、体针结合电针进行治疗.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快速抑制物(PAI-1)的活性.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一般治疗方法作对照.结果: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电针治疗后血浆t -P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I-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头、体穴位结合电针治疗能明显提高血浆t-PA活性,降低PAI-1水平,促进纤溶功能,从而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钟池;周立忠;路建平;罗宁;李世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不仅仅因大出血不能有效控制而死于失血性休克,即使出血控制,也极易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几年来,我们应用生大黄防治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中良;冯敏君;张海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对130例意外露髓,早期或局部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牙在活髓切断术中用中药细辛加替硝唑封药治疗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建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自1990~2000年,我院收治肱骨干骨折136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均获治愈,无后遗症发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金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于1999年2月~2000年10月用生脉注射液合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朱惜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绝经一年后子宫出血,这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 .现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仍采取宫颈活检,子宫内膜分段性诊刮.本文就此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意义.
作者:陈爱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我院在1990~ 1998年应用针刺关元穴配合山莨菪碱和鲁米那药物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72例,疗效显著,并经数年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菊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炎宁灌肠液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方法制作动物模型, 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炎宁灌肠液对结肠粘膜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组粘膜充血水肿显著减轻,大部分结肠粘膜病变呈基本缓解图象.结论:炎宁灌肠液能有效地改善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杨巍;柏连松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我院将易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剖宫产妇给米索前列醇纳肛,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吕伟超;许琴仙;郑红枫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mb.)Makino简称GP],又名七叶胆,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益气养阴、延年益寿之功效.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发现,GP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并对其抗肿瘤作用的药理基础作了初步探讨,现简述如下.
作者:肖忠革;金芝贵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选用黄芪注射液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文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从199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尿路感染获得了一定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倪丽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及医疗技术和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亦不断增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血糖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延误病人的救治,严重者导致脑水肿、昏迷 ,处理稍不及时,则有致命性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但只要充分注意,大多数低血糖症是可以避免的.为此,笔者1994年2月~2000年8月期间对所遇到的25例糖尿病老年患者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自1998年1月起,我院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病人61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飚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