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城市人口寿命表及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刘达伟;许红;曹佳

关键词:死因, 寿命表, 去死因寿命表, 平均寿命
摘要:目的分析200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平均寿命及耗损平均寿命的主要疾病.方法按蒋庆琅法,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结果 2000年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平均寿命为75.79岁(男73.63岁,女77.94岁).关于平均寿命的耗损,在男性中,以恶性肿瘤严重,为4.06岁;在女性中,以脑血管病严重,为2.47岁.恶性肿瘤对男女居民平均寿命的耗损,均以肺癌严重(男为1.21岁,女为0.63岁).结论为了进一步延长重庆城市居民平均寿命,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关键,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措施.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病案统计网络系统应用的体会

    在2002年,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我院建立了局域网络系统.本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病案统计系统、门诊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其中病案统计系统是与我们工作密切的一个.在这两年的应用中我对它有以下体会.

    作者:安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城市社区老年入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我们调查了郑州市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庆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计算机程序管理医院病案资料

    病案是医、教、研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管理好病案就是要让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病案信息高效率利用,缩短临床科研周期,实现病案的高效率利用.对病案资料进行计算机程序管理,直接对病案信息资料检索,保证在短时间内提取病案,让病案资料更好地为管理者、医护人员、法律办案人员等服务,同时达到节约开支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者:龚坚;冯华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卫生项目评价中的第Ⅲ类错误

    人们对统计里的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都非常熟悉.举个形象的例子,第Ⅰ类错误就是被告是无辜的,法院却判决他有罪;而第Ⅱ类错误是放走了真正有罪的人[1].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错误即第Ⅲ类错误,简称Ⅲ型或Ⅲ类错误.

    作者:章宇;吴擢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疾病辨证分型及辨证要点的SPSS实现

    在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中,常可得到许多四诊症状学资料,如果将这些资料都看作是主要症状或称为辨证要点,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将使某一证型之辨证要点非常繁琐,不利于临床应用或根本无法应用.如何简化这些资料或是说筛选核心资料即辨证要点而又不失其准确性,保证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采用了logistic回归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杨锦华;曹惠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本溪市城区居民健康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本溪城市居民慢性病的发病情况、易患人群及其特征,掌握影响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居民对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行为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

    作者:王烈;刘嵘;董光辉;侯书文;董千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对病案的重要性,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计算机输入病案中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谈一点体会.

    作者:全香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1~2003年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的构成情况也随之变化,探讨我省近几年来疾病的发病规律寻找多发病,常见病的主要原因,有利于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尽量做到早防治、早治疗,也为院领导在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建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0例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病例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发病急,反复发作,目前治疗上仍用抗生素、病毒唑、中药及支持疗法.病程长,小儿输液血管细,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很难收到满意疗效.我们经过多年探索设想,寻找一种比传统的口服,注射更好的途径.于2000年购进CZT-400型经皮给药治疗机,经过近4年的临床应用治疗小儿肺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360例总结如下:

    作者:孙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3年广东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评价与分析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1],是临床实验室发出每个批次检验报告的客观证据,国内外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指导实验室如何完成室内质控工作[2-4],但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为提高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工作质量,评价各实验室室内质控工作,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于2003年在参加室间质评单位中统一使用同一质控物,探讨室内质控数据统计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增文;卓绮玲;邹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南充地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病例组合方案

    目的建立南充地区住院病人的病例组合方案及其各组费用标准参考值.方法采用决策树模型CART算法形成南充地区住院病人的病例组合分类规则.结果以住院费用为目标变量,8个患者特征为结点变量,共形成了62个病例组合.结论建立的病例组合方案及其各组费用标准参考值有利于客观评价该地区医疗产出,为建立该地区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的偿付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高晓凤;张学峰;潘池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圆形分布分析泰安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麻疹曾是严重危害我市儿童身体健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MV)使用前,其发病率一直高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几位,自60年代使用MV后,发病强度逐步得到控制.为了解我市麻疹发病的时间分布规律,探讨使用MV的不同阶段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指导防制工作,本文应用圆形分布理论对1959~2002年发病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石长胜;邵峰;王笃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统计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的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作为医院统计工作者,要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肖强;赵燕;周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AS中MIXED相对GLM对重复数据分析的优势

    重复测量数据因测量方式和对观察单位的定义不同有多种表现形式[1],纵向观测资料是重复数据中结构较为简单和常见的一种.由于非独立性,对该类数据的分析需要特殊的统计软件和方法[2].

    作者:王筱金;高尔生;楼超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五种护理杂志文献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现况分析

    通过检索2002年出版的5种护理核心杂志中所有文献,以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频率和存在的统计缺陷,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总结护理经验和教训,为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奠定基础,促进护理科研向宽领域、高层次发展.

    作者:杨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微创介入性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标准化的探讨

    目前临床新技术、新操作的不断更新进步,微创介入性的手术操作治疗由于它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小,伤口愈合快,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越来越多地使用.

    作者:申放;杨延斌;汪满仙;梁粤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主要诊断的选择对单病种费用统计的影响

    锦州市医疗与社会保障局对全市各级医院就医患者医疗费结算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医疗、略有节余的原则,采用总量控制下服务单元(单病种)与服务项目相结合的办法,对《锦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单病种医疗费结算标准》以内的实行病种结算(共237种).

    作者:杨景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试管内受精技术与单胎低体重儿产生关系分析

    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成功以来,试管内受精(IVF)技术日益成熟.然而,通过试管内受精技术实现妊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自然妊娠.对此种妊娠的过程与结果的研究自然成为国内外众多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IVF组婴儿与正常受孕产生的婴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从而揭示试管内受精技术对单胎低体重儿的产生有何影响.

    作者:李靖岩;刘学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25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研究人群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动态变化,是掌握人群健康状况,制订卫生保健措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而研究医院住院病例死亡情况可以比较快捷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群疾病谱的变化,并且及时准确调整医院医疗工作重点[1].为此,笔者对某综合性医院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死因分析.

    作者:柳伟伟;孟丽华;王磊;刘素萍;李志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