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在临床上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推移,患者会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和咯血、胸痛、胸闷和气急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发热、消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延续护理是通过对院外患者予以健康指导,保证患者在院内、院外接受连续性护理服务,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健康水平.我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高血压患者施以延续护理,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其影响,选取我院2016-2017年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意外,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6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136例患者常见的各种并发症,通过护理干预获得良好转归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两个病房2011年1月至2018年8月926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8例、女408例,年龄48~7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15年324例,糖尿病病史5~10年98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62例.136例发生肺部感染68例、应激胃肠出血10例、压疮3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尿路感染14例.经过积极治疗和实施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本组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各种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获得良好转归,无死亡病例发生.
作者:李玉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都开始逐渐的衰退,而由于体内的成骨细胞活动慢慢减弱以及破骨细胞的逐渐增多,致使老年人容易产生骨质疏松,从而引发脊椎压缩性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伴随着疼痛感,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脊椎变形的现象,继而对患者的心肺功能产生影响,由此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辅助治疗中,采用健腰壮骨汤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子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2014-2016年对在我院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9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实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且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24~62岁、平均(36.4±11.7)岁,病程3~9年、平均(4.7±1.9)年;患者均有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示血清HCV-RNA平均(5.94±1.32)×102 copies/ml、ALT平均(118.4±30.8) U/L、抗-HCV均阳性,肝脏穿刺活检可见慢性肝炎或肝纤维化表现,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1],且均除外合并有严重循环、泌尿、呼吸、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疾患或精神病患者,合并感染HIV、HBV、HEV者,确诊为重型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药物中毒、乙醇中毒、自身免疫等因素所致肝炎及脂肪肝患者,哺乳、妊娠期妇女,治疗前6个月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治疗者.
作者:周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IPCV),简称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该病变的临床特点有了更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PCV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本文对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PCV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确诊为PCV并接受治疗及定期复查的患者共35例(35眼),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8~87岁,平均(65.8±14.4)岁;左眼17例,右眼18例;15例患有高血压,22例患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作者:关明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且危害严重的合并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临床抢救和护理工作难度较大[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7例患者的临床抢救和护理经过和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42~71岁,平均(53.75±5.23)岁.乙肝肝硬化55例,丙肝肝硬化12例;12例为少量出血,39例为中量出血,16例为大量出血.
作者:王静;姜文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前段的解剖异常所引起的瞳孔阻滞,主要引发原因是晶状体混浊、膨胀.临床治疗时常用药控制患者眼压,然后采用滤过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术式治疗,但部分患者用药治疗后眼压仍居高不下,使得后续手术治疗难以顺利开展.因此,本院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实施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序贯超声乳化治疗,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乙肝后肝硬化是肝硬化的重要病因,资料显示[1],全球约有3.5亿人感染乙肝病毒,而每年大约有3%的人由慢性乙肝转化为肝硬化.本文采用柔肝散结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5月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诊断标准,HBV-DNA≥104拷贝/ml,排除:肝功能Child-Pugh>8分、合并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酒精性肝病等其他类型肝病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23 ~ 74岁,平均(44.01±9.36)岁;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与中医组各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云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慢性腰腿痛常见的病因,推拿疗法是主要的中医治疗手段,也是有效和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目前,推拿方法分为手法放松与手法复位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用于治疗本病的手法也习惯分为松解类手法与整复类手法.为观察整复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中医科用松解类手法及整复类手法治疗本病80例,临床得到不同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天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常见胃肠道来源的软组织肉瘤…,以胃和小肠发病常见,其次为结直肠、食管.本文收集我院曾行CT检查且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4例共15个病灶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分析总结其CT特征,以期提高GIST的影像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间,经我院首诊、外科手术或内镜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GIST患者15例,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6~79岁,平均63岁.术后病理证实共17个病灶,1例2个病灶,1例3个病灶(位于小肠及肠系膜,在CT上仅显示出1个病灶),故本组对象为CT影像中所显示的15个病灶.
作者:邓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因小儿免疫力低下感染轮状病毒所致的腹泻,在儿科较常见,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该病具有起病急骤、传染性强的特点,患儿多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呕吐等,排泄量可达5~10次/天[1],大部分患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出现酸中毒以及对脏器产生不利影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有报道指出[2],因长时间使用抗病毒治疗导致耐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病例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表现为反复眩晕、恶心、呕吐,出现语言或肢体的障碍,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疾病早期采取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康复干预,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肢体和语言的康复.本文选择我院的脑梗死病例进行分组给予不同模式的护理,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8月~ 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42~67岁,平均(53.7±3.4)岁,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春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寻求一种有效而特异的诊断方法,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尤为重要.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 D-STI)作为一项评价心脏室壁运动新技术,可以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对心肌组织的每一个回声斑点进行追踪,获得其全方位运动信息,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左心室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室壁运动的三维应变研究及与肌钙蛋白的相关性分析来评价3D-ST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关莹莹;刘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肝硬化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症状,肝脏是很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后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而凝血因子的合成与维生素K密切相关,当维生素K不能激活凝血因子合成时,肝素等物质会在血浆中大量积蓄,从而引起低凝状态[1].本研究探讨了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闫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技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胃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式,广泛应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然而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临床操作手段,操作时易引起恶心、呕吐.应诊者一般认为该项检查痛苦大,产生恐惧感,影响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音乐能够影响人类的生理及心理,特别是情绪活动,所以人类可以通过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1].为减少应诊者胃镜检查的痛苦,提高检查的成功率,笔者对音乐干预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詹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前列腺癌是高发于老年男性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但术后患者的控尿功能极易受到影响,发生尿失禁的风险大大增加.笔者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影响,以期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作者:刘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卒中类型,溶栓仍为现阶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式,而尿激酶及阿替普酶作为溶栓的第一代及第二代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尿激酶因其价格低廉,更符合我国国情.阿替普酶于体内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且不增加全身性纤溶亢进,但价格高昂,且仍可导致脑出血等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受限[2].本研究以78例急性脑梗死为对象,剖析阿替普酶及尿激酶溶栓后的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张再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乳腺良性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初期诊断比较困难,为防止乳腺良性肿瘤的进一步恶化,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大部分患者均会出现疼痛症状,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笔者旨在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以期为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作者:孙芝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