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皂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黄琦;冯晓红;张寅晓;赵闫丽;苗青;林筱洁

关键词:人参皂苷,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和弗式不完全佐剂(IFA)皮下注射6周诱导EAT动物模型的建立.造模后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人参皂苷14 mg/kg、28 mg/kg、56 mg/kg灌胃,每日1次,共8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Ab、TPOAb、IL-2水平有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低、中剂量组均可降低TGAb、TPOAb水平,升高IL-4水平(P<0.05). 结论 人参皂苷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可能通过降低IL-2的表达、升高IL-4的表达而调节Th1/Th2的失衡.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叶景华治疗肾性贫血经验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的肾性贫血加剧了肾功能的恶化.其主要病机有虚实两个方面.叶景华教授在诊治肾性贫血方面,从健脾补肾、益气活血、降氮泄浊多个方面人手,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韩海燕;路建饶;王新华;廖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黄世林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总结黄世林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为温热性疾病,病因为温毒,病性多变,并提出清温解毒、益肾健脾的治疗法则,创立了以清温解毒方、清温益肾方为代表的基础方药.

    作者:陈楠楠;方永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王沛治疗肿瘤运用引经药经验

    介绍王沛教授在肿瘤治疗中引经药的应用经验,对引经药选用特点和具体运用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并结合病案举例,探讨王老师在肿瘤的治疗中如何运用引经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赵乐;裴晓华;王春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扶正解毒祛瘀法治疗恶性肿瘤探析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认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是各类肿瘤共同的病因病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扶正解毒祛瘀的立法依据,自拟消岩汤以扶正、解毒、祛瘀,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贾英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乳岩汤联合化疗治疗Ⅳ期乳腺癌患者3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乳岩汤联合化疗治疗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Ⅳ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CMF化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乳岩汤口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瘤体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瘤体体积较对照组治疗后缩小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9.0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13个月(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1%,对照组为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岩汤联合化疗治疗Ⅳ期乳腺癌患者可缩小瘤体、延长生存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建生;黄宏;张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4例AC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每次9g,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以普罗帕酮片100~150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并判断心律失常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头晕、晕厥、乏力、胸闷、心前区不适、睡眠不安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并且治疗组心悸、头晕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律失常疗效(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AC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Hcy含量有关.

    作者:陈广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语境及路径分析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发生与发展的土壤.分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当代历史环境和语境下进行传承传播的困境与机遇,在反思总结的视角下,用反向格义的方法把传统理论、技术用现代话语诠释,创新传承传播模式,探索传承传播方式,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发扬光大.

    作者:申俊龙;马洪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刺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辅助生育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一门新技术,近年来针刺疗法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针刺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促进卵泡发育和促排卵、取卵镇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缓解情绪、改善卵巢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作者:帅振虹;连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20 min,隔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头晕问卷调查表(DHI)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H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理评分、总分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SF-36健康评分除健康变化外,其他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军;叶秀兰;唐占英;崔学军;王拥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理论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浅析万全的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运用该理论分析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临证诊治及遣方用药特点,为扶土抑木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雯;王素梅;卫利;王道涵;于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银屑病中医古代病名及病因病机探析

    通过查阅古代医籍并检索现代文献,对银屑病中医古代病名及病因病机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可能为现代银屑病的古代病名有:干癣、白癣、狗癣、狗皮癣、风癣、松皮癣、白壳疮、蛇虱、白疕、疤风、银钱疯;古代医家认为,癣病病因多为风湿热虫,或因风毒血燥,克于肺、脾两经;白疕多由外因风邪、内因血燥,或由内有素体血虚,外因燥金用事而致病.近似于现代“银屑病”特征的古病名为白疙、蛇虱、松皮癣、银钱疯、干癣;近似于现代“银屑病”的病机多为内因血热或血虚,外因多与风、湿、燥相关,病机亦多从血论治.

    作者:姚丹霓;卢传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三拗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51例

    目的 观察三拗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拗片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不超过10天.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及体征评分;记录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的数量视为脱落病例;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为77.27%,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三拗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张伟;郭梦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相关构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t-PA组及化痰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化痰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血栓注入后3h-次性由尾静脉缓慢注入rt-PA(5.67 mg/kg)进行溶栓治疗后给予化痰通络方浓缩液0.72 g/kg、1.44 g/kg、2.88 g/kg灌胃;rt-PA组溶栓治疗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每日灌胃2次,共7天.各组于实验6h、24h,72h、7天4个时相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区内皮细胞微观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咬合蛋白(occluding)、闭合蛋白(claudin-1)、胞浆附着蛋白(ZO-1)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24 h、72h时大脑皮质occluding、claudin-1、ZO-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通络方高剂量组在6h、24h、72h时occluding、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化痰通络方中剂量组在24h、72h时occluding蛋白表达升高(P<0.05);化痰通络方中、高剂量组在24h、72h时occluding蛋白表达高于rt-PA组(P<0.05);化痰通络方中剂量组在72h时claudin-1蛋白表达高于rt-PA组,24h时ZO-1蛋白表达高于rt-PA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方可能通过改善大脑皮质内皮细胞微观形态,调控微血管内皮细胞构成蛋白occluding、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进而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

    作者:张玉莲;周震;宋宛珊;樊晓靖;张琳琳;刘爽;马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探索

    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是开展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临床数据采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三大平台,结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研究病种艾滋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研究问题,充分利用结构化电子病历中的海量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挖掘平台,在真实世界中开展以艾滋病、COPD为示范中医临床研究,实现中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结果形成了“以数据为导向”的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新模式;且重点病种艾滋病、COPD已充分利用多种数据挖掘工具开展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名老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的示范研究.证明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在真实世界中利用大规模数据进行临床研究是形成临床决策和理论创新的高效途径.

    作者:余海滨;符宇;李卓;李真;王丹妮;胡金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健脾益气化痰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化痰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100例脾虚痰浊内阻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化治疗1年,治疗组给予常规标准化治疗十健脾益气化痰方(术后加服3个月)治疗.手术后6个月观察患者心绞痛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之差(△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射血分数之差(△LVEF)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本组术前LVEF、LV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LVEF、△LVE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LVDd、△LVDd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 结论 健脾益气化痰方具有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抗左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孙剑光;郜俊清;徐佑龙;刘宗军;金惠根;赵德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中益气丸对大鼠的补益功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 采用损益指数—累计积分(BDI-GS)评价体系对补中益气丸补益及治疗功效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 32只ICR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补中益气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以普通玉米粉喂养,补中益气丸低、中、高剂量组以普通玉米粉为原料,分别掺入o.75%、1.5%和2.25%的补中益气丸饲养.各组均自由摄食、饮水,隔日称体重1次,于第12天剖取心、肺、胸腺、脾、胰腺、肝、双肾、性腺、股骨9项脏器组织,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及其损益指数(BDI)和累计积分(GS)等指标,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各组小鼠的体重均呈降低趋势,但补中益气丸各剂量组小鼠体重降低趋势较空白对照组更缓慢.补中益气丸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脏器组织重量GS分别为10.23、11.15、11.57,脏器组织系数GS分别为9.24、9.43、10.06.补中益气丸高剂量组胸腺系数的BDI值和股骨重量系数BDI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补中益气丸高剂量组小鼠总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加,补中益气丸低剂量组血肌酐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各组其他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丸具有健脾补气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对骨质疏松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靳瑾;龙伟;沈秀;樊赛军;张晓东;李丽红;王晓光;周则卫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人参皂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和弗式不完全佐剂(IFA)皮下注射6周诱导EAT动物模型的建立.造模后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人参皂苷14 mg/kg、28 mg/kg、56 mg/kg灌胃,每日1次,共8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Ab、TPOAb、IL-2水平有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低、中剂量组均可降低TGAb、TPOAb水平,升高IL-4水平(P<0.05). 结论 人参皂苷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可能通过降低IL-2的表达、升高IL-4的表达而调节Th1/Th2的失衡.

    作者:黄琦;冯晓红;张寅晓;赵闫丽;苗青;林筱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从辨证思维探讨中医证候量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认为运用证候量表进行临床研究,能够总结证候的基本特征和共性规律,对证候的客观化、标准化、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发现,证候量表存在先人为主的经验框架、症状体征真假难辨、兼夹证候及相关要素容易遗漏、个体化诊疗特点易于削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证候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并提出三点对策.

    作者:严石林;陶怡;曾跃琴;史年刚;李炜弘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罗颂平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

    从4个方面总结罗颂平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及特色:①不孕重在调经;②重视中医生殖轴的调节;③衷中参西,多法并用;④不忘心理疏导.并附典型医案1则,介绍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证思维及辨证特点.

    作者:张宸铭;倪张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黄明志治疗婴儿湿疹经验

    从病因病机、脏腑辨证、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黄明志教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经验.认为婴儿湿疹的发生责之先天和后天,主要与心肺和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出了“清热勿使苦寒,燥湿勿令伤阴,祛邪勿可伤正”的用药原则,以清心经之火、除脾家之湿、散肺经之风热作为治疗大法.内服“清火除湿散风汤”,外用给予湿疹膏敷皮疹处.

    作者:黄甡;杨明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