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味常用的补气药,现代临床应用较广泛.黄芪主要含有三萜皂甙类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及其它有机物、氨基酸、微量叶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研究证明,黄芪的不同剂量有不同药理作用,试述如下.
作者:王淑华;王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于2001年1月~6月,对38例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中年妇女面部痤疮患者,改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取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孟凡海;刘学勤;王雪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99年11月以来,笔者运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132例,取得满意效果,兹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楼光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卢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近3年来,采用灯盏花素针治疗急性脑梗塞26例,并与川芎嗪针治疗的26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今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女劳疸《金匮要略》将其归入黄疸病篇讨论,但从其内容来看,则更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CAH)相仿.女劳疸原文中的症状、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内容又与CAH不尽相符,其原因是因为张仲景当时对女劳疸与黄疸两种病证的鉴别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不足所致.
作者:蒋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超声导入法配合西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子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人群密集、空气不易流通的中小学教室等地方发病率很高.引起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主要与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以及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
作者:胡晓蕙;蒋连泓;高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均存在着慢性炎症,巨噬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参与了炎症过程[1],我们在辨证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本病的虚证和实证与T淋巴细胞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探讨如下.
作者:任自力;周平;朱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益母草为妇科经产要药,目前临床应用剂型多样.笔者近两年来发现因服用益母草而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者12例.
作者:张淑杰;王春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原性性痛经属妇科常见病,尤其多发于青春期少女.患者除小腹和腰部疼痛以外,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近年来笔者用耳埋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并以服用中成药月月舒痛经宝64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原发性痛风的治疗现代医学多从减少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入手治疗,但因所用药物毒副反应较大,且主要以治标为主,故临床总体疗效不够理想.对此,笔者采用中药四妙散辨证加味治疗53例,并与西药治疗46例对照,获效较后者为佳,兹介绍如下.
作者:范雪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赵炯恒主任中医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行医近六十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平素好读经典,熟谙经方,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心脏疾病,常出奇制胜,屡收佳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高望望;沈企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风的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是中国三大多发病之一.据调查,所有中风病人中缺血性中风约占75%,这当中属于中经络者在95%以上;出血性中风约占22%,这当中属于中经络者有44.3%.总计中风患者属于中经络者共占有65.9%.可见络脉空虚,召致外风而引发的中风较常见.然而,自金元以来诸医家皆以内风立论,忽视外风在中风发病机制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外风在中风发病中的机理进行研究.
作者:郑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肾气丸方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以温补肾阳为主要功用.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温煦全身和推动各脏腑气化.一旦肾阳不足,则诸恙由生.
作者:项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国内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我国目前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8400万人,其中绝经后发生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本病的潜在危险是诱发骨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因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近两年来,我们用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对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有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倪克锋;詹强;周翔;吴芝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嗜盐症在临床上少见,西医亦不明其因.此症祖国医学记载亦少.笔者临床上曾遇两例,以胃苓汤加减治疗,均获治愈.今举一例以介绍.
作者:孙艳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RTI)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京华;邓国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各种眼前段手术的开展与普及,内眼术后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例逐渐增多.临床上多见病人剧烈眼痛,容易致盲.我科从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用单纯中药治疗9例9只眼内眼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收到良好效果,小结如下.
作者:高萍;沈华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陈寿永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