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李庆升

关键词:骨科,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器官功能障碍, 抗血小板聚集, 现报告如下, 常见并发症, 治疗措施, 患者, 肺栓塞, 组织, 综合, 生命, 溶栓, 抗凝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术后并发DVT患者36例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3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笔者对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结合微波理疗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其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用中药治疗或单纯用微波理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BO原则在胫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治疗方法也多样,其关键的骨愈合问题已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而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生物学固定(BO)的新理论已逐渐应用于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BO原则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50例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春杨;王文孝;于滨;赵宇;孔令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尽管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早期诊断的实现和综合治疗效果的提高,已使患者的生命期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支持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出院后生活质量,因此,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静;梁香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尚无根治办法.笔者运用中医辩证方法,以白头翁汤为主,加减变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曹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

    目前,宫颈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而尿潴留则是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如何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护理的关键.本文将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科医生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全人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全科医生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加以论述.1糖尿病社区防治的意义糖尿病病因复杂,其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改变生活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尤其健康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必须长期、系统的实施,只有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才能促使其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所以,建立由各级政府支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综合医院共同参与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对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而随着透析技术日益完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授护理技能与预防保健知识,并实施健康教育.本文就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下.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护患纠纷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或损失,也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阐述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及处理措施.

    作者:祁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来及植入型医疗器械的监控与管理

    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植入型医疗器械的应用及高尖、复杂的新型手术器械在临床上的租借使用已较为普遍,随之而来的器械管理、清洗、消毒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租借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型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监控与管理论述如下.

    作者:杨青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外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经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示颅外脑动脉狭窄的10例患者(共13处狭窄血管)行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支架置入情况:共置入支架13枚,均一次性完成支架放置,技术成功率100%,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20%者12处、25%~30%者1处,颅内血管造影显示脑实质血流灌注明显改善.(2)临床效果:术后随访20天至18个月,5例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2分降至术后的平均0.8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例TIA患者中的2例随访期未再次发作,另1例术后5个月出现非支架侧血管卒中;1例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未再出现盗血现象,1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近期症状性并发症2例,系术中出现、术后持续的颈动脉窦反射导致的心率下降,均为一过性,长持续时间<48 h;未发现远期支架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临床效果好,适合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作者:李应宏;莫晔;阙玉梅;张玲;张清华;何雪苹;陈光艳;张建勇;顾定平;杨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效果的探讨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患病率均较高,而且病因复杂,多数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其原因除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外,与社会转型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也不无关系.在血压控制方面,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外,心理干预正受到业界的重视.本文就实施心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的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齐立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院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水平,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我院护理部自2007年5月起在传统培训考核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技能操作训练考核中不断探索培训考核模式,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为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房雪燕;葛延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行SPECT全身骨显像的护理

    全身骨显像是恶性肿瘤,特别是易发生全身骨转移的恶性肿瘤的常规检查手段,而检查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显像质量,因此,对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实施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来对骨显像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期帮助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能够正确认识、识别恶性肿瘤患者的心态,正确对待每位患者,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修养,努力做好全身骨显像患者的身心护理工作.

    作者:贾美枝;刘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角菜酸脂栓用于混合痔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角莱酸脂栓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将15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换药、观察组78例在术后常规换药时加用复方角莱酸脂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和排便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4天和第10天创面疼痛、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S),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首次持便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角莱酸脂栓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便秘有预防和减轻作用,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万开成;王经林;王智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生活中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多由于使用煤火不当、煤气无法正常排出房间而导致中毒,急性CO中毒的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呕吐、昏迷等,严重中毒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则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1].近年来我科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45例,本文将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证述要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明显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及在各领域的发展.目前,耳鼻喉科在诊治疾病时,同样也采取传统与现代、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整体辨证施治.

    作者:张满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封闭促进肝癌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的临床观察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封闭的方法促进肝癌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采用全麻、行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116例,按术后治疗、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年龄32~65岁、平均(49.9±3.2)岁,手术时间为(64.9±5.3)min;对照组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32~67岁、平均(50.1±3.0)岁,手术时间为(65.5±4.8)min.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崔洪章;宋瑞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草分枝杆菌免疫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4例疗效观察

    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所对54例MDR-TB患者应用含1.72μg草分枝杆菌(乌体林斯)的化疗方案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所收治的MDR-TB患者54例,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6岁;均为痰菌阳性且曾用2HRZS( E)/4HRE方案连续治疗6~8个月以上而痰结核分枝杆菌仍为阳性、或经不正规治疗或中断治疗而痰结核分枝杆菌仍为阳性并耐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与利福平)的复治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无精神病史,无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近3个月末用任何免疫制剂,既往病程2~6年.按治疗方案不同将5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及耐药情况等无明显差异.

    作者:朱丽颖;郭宏杰;杜岩;李沈霞;刘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调查

    手术室护理是集观察、抢救、护理为一体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而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可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关注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减少其身心疾病的发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我们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包钢某厂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开展健康体检是企业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其对于职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使疾病能够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2010年5~9月包钢某厂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宋利萍;付利清;陈桂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