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朱蕾;徐江霞
早期食管癌指癌变侵至食管黏膜、黏膜下层,而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食管双对比造影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有效、可靠方法.本文就采用双对比造影法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63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双对比造影的诊断水平.
作者:孙仲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施以全程、全方位、多媒体的护理,其要求在疾病护理的同时做到文化护理,以利于患者的康复[1].为正确理解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所传递的信息,及时满足其需求,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我们对入住ICU并建立人工气道的清醒患者运用多元文化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秋兰;刘兰霞;程小梅;范真;尹成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新药的不断推出,临床医生不能全部掌握所用药物的相互作用、药动学、药效学、药毒理学等方面知识的情况时有发生,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经常出现.为加大处方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把好门诊发药关,防止用药差错,保证安全合理用药[1],笔者对2008年6~12月我院门、急诊处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除外)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高柏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主要术式,近年来开展的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以具有保留了胃贮存和消化功能、有利于预防倾倒综合征及改善营养,提高远期生活质量的优点而受到临床重视.近10年来我科完成该手术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吉盛;吴国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严重多发伤为急诊科常见病,其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诊处理较为棘手.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8例,本文就其急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较好的治疗方式.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旭;信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笔者对在LC中因胆囊三角区解剖复杂困难者应用刮吸解剖法取得满意效果,术中无大出血及胆管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贵;许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常伴发较高的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25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类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因素及终末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作者:汪霆;李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以右耳(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流脓反复发作26年为主诉收入院.患者自出生以来右耳廓畸形,3岁时行右耳廓成型术,以后右耳反复流脓,曾多次行耳前瘘管摘除术,但术后右耳仍间断流脓,患者自幼右耳无听力.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右耳廓畸形,约为正常耳廓1/2大小,右耳廓前后均可见切口疤痕;右耳道狭窄,浅凹为倒锥形,约1 cm深,挤压可由深处渗出脓性分泌物,耳道深部结构视不见;左耳正常.初步诊断:右耳前瘘管.
作者:关欣;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通过静脉给药起效.本文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3~4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9~52岁,ASA Ⅰ~Ⅱ级,其中子宫肌瘤21例、附件肿物11例、宫外孕8例.
作者:孙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病程进展急骤多变,后期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我院对53例HFRS发热早期患者及时采取综合疗法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属软组织恶性肿瘤,易发生在多软组织的部位;原发于颞骨的MFH较少见,而多次、多处转移者更少见.笔者于2001年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广民;刘丽;徐丽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我院对32例颈椎退行性疾患病人行颈前路减压及MC+锁定式颈椎融合器置入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林;吕文军;李剑;马文博;付诚;徐先厚;汪辉;陈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于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宫腔镜技术对31例绝经后出血妇女进行诊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出血患者31例,年龄50~76岁,平均58.6岁;绝经年龄42~56岁,平均50.6岁;绝经时间1~24年,平均8.2年.
作者:王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以发病突然、来势凶险为其特征,是耳鼻咽喉科临床急重症之一.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8~2008年诊治的急性会厌炎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家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鼻出血的部位多为鼻中隔黎氏区或下鼻道后端克氏静脉丛,上述部位的鼻出血在门诊通过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或通过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地控制;而对于顽固性鼻出血,采用鼻内窥镜下寻找出血点,再进行电凝加填塞治疗,效果十分确切.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05例,本文就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孟超;闵钟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由胆管癌、胰腺癌、壶腹癌、肝门区转移肿瘤等所致,预后极差.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可缓解肝内胆管的张力,明显减轻黄疸,既可作为术前减黄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又能作为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近6年来,我院行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前,国内经皮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的成功报道,大多数是经股动脉途径进行[1];但经股动脉途径穿刺存在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及拔出鞘管前后患者需卧床等缺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作者:张群;肖瑞;李学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又称慢性排菌者,约占肺结核患者总数的10%~15%,是导致结核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也是受染者结核菌原发耐药、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所谓难治,系指结核菌对多种抗结核药(主要包括S、H、R、Z、E)耐药,若再应用原已用过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时,由于细菌已产生耐药性致疗效差,治疗十分困难.2006~2008年我所对34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组合新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属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一种类型,以中脑和脑桥变性为主;临床表现为垂直性眼肌麻痹、中轴肌张力强直、少动、假性延髓麻痹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早期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例PSP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