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的管理作用

刘红梅;易娜;赵艳红;杨玉红

关键词:腹膜透析, 患者治疗, 治疗效果, CAPD, 终末期肾衰, 治疗手段, 干预管理, 不依从性, 非卧床, 持续性, 综合, 知识, 预后, 临床, 家属
摘要:连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衰(ESRD)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1].作为持续性居家自行治疗,患者及家属对CAPD知识的掌握与临床综合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患者的不依从性普遍存在,影响着治疗效果和预后[2].我院自2007年1月开始,针对居家CAPD患者施行干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后拔针的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输液毕拔针后的护理也很重要,如输液毕拔针的回血现象,会使部分患者惊慌,引起精神紧张;回血漏至患者的手、衣服上,可影响护患关系,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回血污染操作者的手、衣服、鞋子及周围的环境,会增加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可能.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皮下瘀血,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作者:万由勤;罗瑶;张渡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难治性肺结核34例化疗结果分析

    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又称慢性排菌者,约占肺结核患者总数的10%~15%,是导致结核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也是受染者结核菌原发耐药、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所谓难治,系指结核菌对多种抗结核药(主要包括S、H、R、Z、E)耐药,若再应用原已用过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时,由于细菌已产生耐药性致疗效差,治疗十分困难.2006~2008年我所对34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组合新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途径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前,国内经皮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的成功报道,大多数是经股动脉途径进行[1];但经股动脉途径穿刺存在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及拔出鞘管前后患者需卧床等缺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作者:张群;肖瑞;李学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放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多数中晚期食管癌应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总的生存率并不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价值,1999~2002年我科对收治的7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采取同期放化疗及单纯放疗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现就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任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开始、结束和停药后6个月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肤(PⅢP)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结果: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组(CR-S)和完全应答伴反跳组(CR-R)治疗前血清HA、LN、PⅢP和C-Ⅳ水平均低于无应答组(NR),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CR-S组血清4项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CR-R组和NR组血清4项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下降,甚至升高.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完全应答时,随着肝内炎症的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干扰素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改善作用.

    作者:孙国君;孙寿兵;张艳红;宋春玲;刘德刚;于福军;贺志华;朱艳;朱斓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罕见外耳道胆脂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以右耳(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流脓反复发作26年为主诉收入院.患者自出生以来右耳廓畸形,3岁时行右耳廓成型术,以后右耳反复流脓,曾多次行耳前瘘管摘除术,但术后右耳仍间断流脓,患者自幼右耳无听力.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右耳廓畸形,约为正常耳廓1/2大小,右耳廓前后均可见切口疤痕;右耳道狭窄,浅凹为倒锥形,约1 cm深,挤压可由深处渗出脓性分泌物,耳道深部结构视不见;左耳正常.初步诊断:右耳前瘘管.

    作者:关欣;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由胆管癌、胰腺癌、壶腹癌、肝门区转移肿瘤等所致,预后极差.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可缓解肝内胆管的张力,明显减轻黄疸,既可作为术前减黄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又能作为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近6年来,我院行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早期综合疗法的疗效观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病程进展急骤多变,后期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我院对53例HFRS发热早期患者及时采取综合疗法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面小、恢复快、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患者80例,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配合,使患者顺利恢复.本文就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侯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21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机能障碍等.而找出常见的出血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以达到良好的预后仍然是当前广大产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就2007年1~12月我院诊治的2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罗晓英;黄进;于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32例临床分析

    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32例.本文就HFRS并发NHDC的临床特点,发病的有关因素和转归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及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前,临床上多应用α-干扰素(IFN)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急、慢性丙型肝炎的方法.2004~2005年我院对收治的急、慢型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保肝、退黄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IFN与病毒唑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与未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丽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宫颈癌急性大出血盆腔动脉栓塞治疗20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20例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患者行肿瘤盆腔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且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20例,年龄28~63岁,其中宫颈鳞癌16例、腺癌3例、透明细胞癌1例;大菜花型12例、结节型6例、内生型2例;

    作者:赵振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麻疹患儿26例护理体会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小儿多见.2007年1~7月,我科收治麻疹患儿26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11例,其中<1岁7例、1~7岁19例;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6例,有典型麻疹黏膜斑18例、不典型黏膜斑8例,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19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2例,伴有腹泻11例,有2种以上并发症2例.

    作者:代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严重多发伤48例急诊救治体会

    严重多发伤为急诊科常见病,其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诊处理较为棘手.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8例,本文就其急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通过静脉给药起效.本文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3~4月在我院择期行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9~52岁,ASA Ⅰ~Ⅱ级,其中子宫肌瘤21例、附件肿物11例、宫外孕8例.

    作者:孙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弥漫性肝癌超声显像检查误诊26例分析

    弥漫性肝癌与结节性肝硬化、结节性肝癌在超声图像上较难做出鉴别,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误诊的26例弥漫性肝癌患者的声像图资料,旨在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弥漫性肝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苏颖;贾文梅;王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C+锁定式颈椎融合器的临床应用

    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我院对32例颈椎退行性疾患病人行颈前路减压及MC+锁定式颈椎融合器置入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林;吕文军;李剑;马文博;付诚;徐先厚;汪辉;陈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智健脑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老年血管性痴呆(VaD)是我国老年性痴呆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老年性痴呆总数的68.2%[1],因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但西药治疗老年VaD效果不理想,而中药治疗却具有独特的优势.2002年4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自拟中药复智健脑汤治疗老年VaD 9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雁;朱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开颅切除桥小脑角肿瘤

    近3年来,我院对传统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的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乳突后小骨窗开颅、游离骨瓣和肿瘤切除后骨瓣复位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表明,改良方法在肿瘤切除效果和面、听神经解剖保留方面效果均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于涛;林瑞生;李榕;王荆夫;汪伟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