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再出血的防治

王慧玲;王东;王世霞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再出血,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后, 内科治疗, 负面影响, 防治, 新技术, 资料, 疗效, 开颅, 复产
摘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继内科治疗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的一种新技术,它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有良好的疗效,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再出血却对病情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再出血的防治渐受到关注.现对我院132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12例再出血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再出血的防治.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分析

    自1995年起我院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随机选择无任何并发症、具有剖宫产指征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经阴道分娩者进行比较,对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作者:芦胜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老年颈椎病患者56例临床分析

    颈椎病指颈段脊髓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症.本文对我科2002-2005年收治的中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谭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年女性超声骨密度监测及意义

    本文应用超声第4代骨密度仪观察青年女性骨密度状况,以用于指导临床及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王远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以羊水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分娩时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及其与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CAM)的关系,研究测定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用以预测CAM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是否胎膜早破分为两组,均排除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两组产妇于分娩时抽取羊水5 ml,用ELISA法检测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同时两组产妇均于产后留取胎膜,用HE染色法检测是否存在CAM.结果:胎膜早破(PROM)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间差异无显著性的条件下,PRO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并且随着破膜时间延长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A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非CAM组,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羊水中G-CSF和IL-6的的含量增加,其水平高低和胎盘炎症的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G-CSF与IL-6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CAM的早期诊断指标,且G-CSF优于IL-6.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反映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冷春艳;金振杰;韩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因素探讨及预防

    乳腺癌根治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皮瓣坏死,皮瓣坏死长时间不愈,延误了病人的术后放化疗时间,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对病人的治疗不利.本文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30例治疗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4-2005年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30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张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治疗高龄肾功能衰竭96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65岁以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佳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崔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螺旋三维CT在髁状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本人对32例髁突骨折行螺旋CT扫描检查及三维影像重建,并与下颌全景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诊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32例(42侧),男22例(30侧),女10例(12侧).

    作者:奚广伟;刘影;朴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源性脑栓塞90例分析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堵塞而引起的脑栓塞,是脑栓塞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90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继华;田荣芹;刘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纤溶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评价

    近年来,国内用大剂量蛇毒制剂对急性心肌梗塞(AMI)试行溶栓治疗已有报道,但结果不令人满意,其溶栓成功率不如用尿激酶溶栓的成功率高.而用蛇毒类制剂常规剂量进行连续多日静滴的方法,对经尿激酶溶栓不成功或不具备溶栓指征及有溶栓禁忌证的AMI患者进行治疗,至今少有报道.我们采用上述方法对AMI进行治疗,并用复方丹参连续多日静滴治疗作为对照,观察评价纤溶酶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正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孕中期B超筛查在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

    据我市妇幼保健所提供的2000年出生缺陷监测报表显示,占70%的前5位大体出生缺陷可以利用B超技术在孕中期进行筛查,作出产前诊断,并在28周前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婴儿死亡率.由于B超检查经济、简便、快捷,没有创伤,易为孕妇接受,为此,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于2001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B超产前诊断及终止中期以上妊娠管理的通知>,开启了孕中期B超出生缺陷筛查工作.现将此项工作及对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程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04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AF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例.随访时间3月至1年8月,平均10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安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胆囊结石嵌顿中转开腹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上腹疼痛3天于2005年9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 ℃,血压120/70 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胆囊未触及,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

    作者:张辉;刘金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剂量氯胺酮在剖宫产硬膜外阻滞不全时对母婴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剖宫手术的增高,产妇麻醉的质量倍受临床医师及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关注.成功的硬膜外阻滞下,手术痛及宫缩痛可获解除,腹肌松弛,但不影响宫缩,对胎儿呼吸、循环亦无抑制.但临床上有时因硬膜外阻滞不全而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患者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延缓胎儿产出时间,影响母体的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评分.因此,我院于2001年始在此情况下用小剂量氯胺酮(ket)辅助,经临床应用观察,麻醉效果安全满意,母婴不受抑制,生命体征安全,可行性强.

    作者:李骥;苏忱;卢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我科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纳洛酮和血塞通治疗,并进行临床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综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黄芩素对糖尿病神经合并症的影响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为探索黄芩素对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链脲霉素给药的方法,造成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测定黄芩素对链脲霉素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和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付明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初步观察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以观察其有效性.

    作者:潘玉杰;肖良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推行星级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提高.护理工作从模式到理念、从知识到技能、从服务内容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使全体护士在服务上有一个创新思考的机会,改进原有的服务方式,让病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我院开展了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桂芝;张素琴;叶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线样溃疡的X线探讨

    近几年我们对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呈线状溃疡的患者17例进行了X线随访、胃镜及手术病理对照观察,发现线样溃疡的形成、病理演变过程和临床意义尚有商榷之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80例临床分析

    儿童眼外伤中,挫伤性前房积血较为常见, 少量的前房积血可以很快吸收,对视力没有影响,但严重的前房积血可以引起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导致失明.我院对80例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给予综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宋传英;姜岩;霍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