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新全;李冰茹
临床上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者并非少见,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可达26%,我院1985-2005年间施行胆道手术后共发生胆漏34例,现就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等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因病因复杂绝大多数患者找不到原因.我们对160名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宝春;杨大维;刘玉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不断上升,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的发病数已成为性病之首,而支原体特别是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NGU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因而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宫颈炎患者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调查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并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世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前牙反颌是乳牙期为常见且较为严重的一类错颌,如不及时矫治,牙颌面畸形将越来越严重,有的错颌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骨性反颌.我们对31例患者进行早期矫治,达到较好效果.
作者:白静;张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分娩时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及其与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CAM)的关系,研究测定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用以预测CAM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是否胎膜早破分为两组,均排除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两组产妇于分娩时抽取羊水5 ml,用ELISA法检测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同时两组产妇均于产后留取胎膜,用HE染色法检测是否存在CAM.结果:胎膜早破(PROM)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间差异无显著性的条件下,PRO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并且随着破膜时间延长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CAM组羊水中G-CSF和IL-6的含量高于非CAM组,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羊水中G-CSF和IL-6的的含量增加,其水平高低和胎盘炎症的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G-CSF与IL-6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CAM的早期诊断指标,且G-CSF优于IL-6.羊水中G-CSF、IL-6可作为反映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冷春艳;金振杰;韩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手外伤的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损等造成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据有关资料统计,手外伤发病率约占创伤总数的1/3以上.我科对10例手外伤患者均给予蜡疗及康复治疗,以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蜡疗治疗手外伤的疗效.
作者:辛宁;杨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起病急,喘憋重,治疗较棘手.近些年来应用酚妥拉明与阿拉明配伍治疗本病,对缓解喘憋,防止心衰,促使炎症吸收具有良好作用.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160例毛细支气管炎均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胰头癌、壶腹癌、胆管下端癌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是普通外科的高难术式,这种手术不仅需要精湛的外科手术技能,而且手术前后的护理亦至关重要.我科于2001年2月至2004年3月共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1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60例,现对照同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60例分析如下.
作者:顾洪妍;高伟;由轶;王彦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含锌的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肝、心肌、肾、肌肉、红细胞含量较多.LDH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
作者:李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堵塞而引起的脑栓塞,是脑栓塞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90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继华;田荣芹;刘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由于EHFV对人体呈泛嗜性感染,因而能引起多器官损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移行阶段都可并发肺损害,其发生率在60%左右[1],本文对8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作观察,以便明确HFRS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形成原因、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48例重症肺心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肺脑注射剂治疗,获良好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谢协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胃癌穿孔是胃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穿孔一般较大,多难自行闭合,所以胃癌一旦发生穿孔应紧急手术治疗.手术常以穿孔修补为主.若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允许,也应争取做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杨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常见的并发症,多数为院内感染.出现SBP后患者病情加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156例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探讨SBP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SBP的危险因素.
作者:翟富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临床常见,治疗方案多种.随着近年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采用腹腔镜治疗PCOS取得了许多经验.我院自1999年开展此项技术,现将其中2000-2002年病例经追踪随访后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龙;顾洪妍;高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支原体及衣原体引起,可单独或混合感染.我科从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用克拉霉素片(江苏恒瑞医药公司生产)治疗56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秀兰;杨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小儿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由于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该病若不能及时矫正,可使小儿面及颈部畸形加重,甚至发生斜视.1987-2003年,我们采用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治愈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爱华;杨铁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岁,因颏部瘘孔不愈2月而入院.该患儿2年前曾因颏部包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于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术后1年半复发,再次入院行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及舌骨中1/3去除术.术后1月颏部红肿、破溃,破溃处有液体流出,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疹,拟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
作者:李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人对32例髁突骨折行螺旋CT扫描检查及三维影像重建,并与下颌全景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诊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32例(42侧),男22例(30侧),女10例(12侧).
作者:奚广伟;刘影;朴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