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周文君;张树友

关键词:胰腺炎,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因子, 乙酰半胱氨酸
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腺泡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κB抑制蛋白(I-κB)活性以及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及ICAM-1含量的影响,揭示NAC治疗AN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A、B、C三组,每组分4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大鼠5只,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A组:假手术组,给予0.9%NS 0.3 ml/100 g;B组:ANP空白对照组,给予0.9%NS 0.3ml/100g;C组:NAC治疗组,给予0.075%NAC液0.3 ml/100 g.ANP后再继续分别观察1、3、5及7 h后采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大鼠,并立即取血、腹水、胰腺组织及肺组织供实验用.实验中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观察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和I-κB表达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液IL-6、TNF-α及ICAM-1含量.结果:NAC能够减轻ANP胰腺和肺组织损伤.SABC法显示抗NF-κB与NF-κB结合活性在3 h时B组较C组显著增强;而抗I-κB与I-κB结合活性强度在3 h时B组较C组显著减弱.ELISA法提示,呈点状出血坏死病理学改变的ANP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及ICAM-1在3 h即显著升高,5 h即达高峰,7 h又呈逐渐下降趋势,应用NAC治疗ANP后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及ICAM-1在3、5及7 h亦较ANP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1)大鼠ANP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增高,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活性受到抑制,启动或促进控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及ICAM-1的基因转录,从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2)NAC能抑制大鼠ANP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增强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活性,抑制大鼠ANP血液中促炎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3)NAC能明显改善大鼠ANP胰腺和肺组织损伤.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SA后持续性脑血管痉挛偏瘫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突发头痛并呕吐半小时于2003年10月7日入院.经头颅CT、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科保守治疗出血吸收,住院第27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左右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手术操作顺利持续1.5 h,共用造影剂碘帕醇(Iopammiro)80 ml.造影诊断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作者:朱高平;阙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溃疡病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我院1983-1993年期间胃镜检查确诊溃疡病500余例,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71例,按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宏伟;施慧英;刘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隐形义齿的利与弊分析

    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仿生义齿,是采用一种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翼状,环抱在基牙唇(颊)舌侧.它没有传统义齿所固有的金属卡环,为临床牙列缺损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修复方法和选择途径.我院修复科近四年来共制作隐形义齿193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其利弊分析如下.

    作者:田力;金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体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近来研究认为FD的病因与胃肠道动力障碍及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而我们对FD患者给予身心综合治疗.

    作者:张颖;赵凤娥;王兴尧;史长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近红外线及B超检查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联合应用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普查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使其获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应用近红外线与B型超声相结合来共同诊断乳腺疾病,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及乳腺癌的检出率,降低了乳腺癌的漏检率.

    作者:龚立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2004年1月至12月,我们使用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性脑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琼英;黄霞娟;张桃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美容性双重睑成形术的体会

    双重睑俗称双眼皮,美容手术后外观是否自然,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此笔者有如下体会.

    作者:马志芳;徐伟敏;李珂;周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红花注射液与常用输液的配伍实验

    红花注射液由中药红花经加工提取制成,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红花红色素,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但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笔者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选择临床常用6种输液观察红花注射液在其中的稳定性.旨在为临床配伍提供依据.

    作者:辛朝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增强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强调注意防止外伤、感染和积极治疗末梢神经病变,加强骨关节部位的护理,可预防或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本文介绍我们对30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经验.

    作者:张敬红;贺凤玲;徐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

    剖宫产术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几年来的临床经验,分析归纳剖宫产术后的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杜明文;马吉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喉罩通气用于急诊心肺脑复苏气道抢救观察

    喉罩通气过去仅用于手术麻醉病人,而用于急诊心肺脑复苏的气道抢救,国内报道较少.为寻找心肺脑复苏更为有效的通气道,我们率先采用盲插喉罩通气,以探讨喉罩通气在急诊心肺脑复苏中建立有效通气的优越性.

    作者:丁义斌;张少兴;黄丽琴;胡玉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钻孔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的方法.我院从1997-2003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均行钻孔引流术.手术在局麻或加基础麻醉下均能完成,治愈率高,但术后仍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加以探讨.

    作者:胡连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食管狭窄中由食管癌引起的恶性狭窄为常见.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内支架植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佳姑息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并发症日渐成为该疗法的主要问题.我院收治的食管狭窄患者中,有23例食管癌是晚期患者,行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任东铭;徐娅莎;冷梅;韩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氯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致意识障碍1例

    2004年2月,我科收治氯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致意识障碍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辉;姜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200例ASAⅠ~Ⅲ级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Ⅰ组n=100)和常规胃镜组(Ⅱ组n=100).Ⅰ组从静脉缓慢注入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0.4 μg/kg和丙泊酚1~1.5 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置入胃镜;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胃镜检查;专人评估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调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完成率Ⅰ组高于Ⅱ组(100%;91%).Ⅰ组在检查5 min时SBP、MAP、HR比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Ⅱ组的SBP、MAP比检查前明显增加(P<0.05),术毕均恢复至术前水平;Ⅰ组患者术毕至清醒和离开观察室的时间分别为(6.30士2.40)min、(17.40±4.50)min;Ⅰ组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和再次检查可接受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何志强;段霞光;齐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64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4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作者:周承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需要施行人工气腹,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目前以选择全身麻醉为主,但某些情况下也可选择硬膜外麻醉.

    作者:邓江云;张峰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螺纹金属桩树脂核和铸造金属桩核烤瓷桩冠修复的随访观察

    桩冠修复是临床较常采用的一种修复严重缺损牙齿和残根、残冠的较理想的修复体,还可修复畸形牙、错位牙等.笔者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和螺纹金属桩树脂核烤瓷桩冠修复严重缺损牙齿和残根、残冠,经5年临床追踪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玉萍;彭湘;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临床较为常见,常因得不到有效的诊治导致手部内在肌不可逆萎缩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手的功能.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35例,效果满意.

    作者:颉和平;顾凯明;郭景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后并发感染的几率大,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就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住院的三种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出血、脑供血不足)2574例进行了院内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立;赵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