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用变力、旋转、变换角度牵引方式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张燕;邹于民;姜蓓蓓;江育明;龙善;李芳;刘社红;卢艳玲;牛哲

关键词:旋转牵引, 变换角度, 牵引方式, 治疗手段, 颈椎病, 临床, 现报告如下, 中老年人, 颈椎牵引, 中医科, 青少年, 力牵引, 多发病, 常见病, 诊治, 医生, 实践, 模式, 疗效, 垂直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也有少数青少年病例,在中医科诊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采用颈椎牵引,且医生大都采用的是固定的垂直颈牵模式,而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采用变力牵引、旋转牵引及变换角度牵引方式,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合并心源性晕厥1例护理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患者因反复晕厥1月加重1天入院.入院当天患者再次出现晕厥,意识障碍,ECG示:HR 46次/分、Ⅱ°-Ⅱ型AVB、间歇性Ⅲ°-AVB、尖端扭转型室速、V4-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阿托品静推、烟酰胺静滴改善心脏的房室传导,2分钟后患者神志恢复,心率上升到50次/分时,备好抢救药物护送病人去心导管室经股静脉穿刺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既往血压为24/15kPa,诊断为冠心病、Ⅱ°-Ⅱ型AVB、间歇性Ⅲ°-AVB、心源性晕厥、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回病房后,给予消心痛、依那普利、复方丹参、扩张血管、降压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极化液营养心肌;益萨林静滴预防术后感染.患者2天后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伤口1周愈合,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董贵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99mTc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99mTc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arconi Fx810 SPECT仪对38例正常对照者和189例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进行99mTcO-4甲状腺动静脉态双时相显像,测定颈动脉与甲状腺显影时间差(Td)及20分钟时甲状腺与颈部软组织像素的平均放射性比值(UI).结果:①Graves病组表现为Td缩短,UI值明显增高,且UI值恢复速度滞后于体外甲功指标的恢复(P<0.01).②亚甲炎组甲状腺摄锝功能降低(P<0.01),静态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普遍稀疏或局限性稀疏.③单甲肿组、甲减组Td、UI值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对照组、Graves病、亚甲炎及单甲肿组24小时吸131I率与UI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99mTc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法操作简便,误差小,适用范围广,在常见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晓伟;乌云;顾虹;刘杰;刘文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我院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12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均行急诊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金辉;高禄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100例临床分析

    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具有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无肠粘连等优点.本文作者将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所做的腹膜外剖宫产100例加以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明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肠减压160例护理体会

    外科护理工作中,胃肠减压是一项常用的基本操作,由于食管解剖的特点,加之病人的不合作因素,胃肠减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一直是外科护理的重要问题.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谈体会如下.

    作者:杨洪琴;王敏;颜丽芹;王桂芳;王芳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序贯性再灌注研究

    目的:探讨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加即刻准备的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MI患者中,直接冠脉支架植入20例(直接支架组),尿激酶静脉溶栓加即刻准备的支架植入30例(溶栓支架组),尿激酶静脉溶栓30例(溶栓组).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以Timi血流分级判断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开通、血栓、慢复流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出院前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直接支架组IRA开通率为100%,溶栓支架组开通率为96.7%,溶栓开通率为46.7%(P<0.01);直接支架组与溶栓支架组术中冠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5.0%,20.0%,P>0.05;慢复流发生率分别25.0%,30.0%,P>0.05;临床事件:出血、心力衰竭、心绞痛、再梗死,脑梗死,支架组较溶栓组发病率低,但3组间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住院天数明显短缩(P<0.01);3组病死率分别为0%,3.3%,6.7%(P<0.05);3组LVEF分别为(65.5±11.5)、(64.0±14.5)、(54.5±13.0)(P<0.05).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或尿激酶静脉溶栓加即刻准备的支架植入较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能充分开通IRA,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许波宁;刘磊;赵家箭;霍星;迟永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全切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子宫是女性较为重要的内生殖器官,子宫全切患者大多会因即将失去或已经失去这一重要器官而产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真诚而耐心的交流沟通,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使她们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手术治疗.

    作者:张雪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散发性戊型瘀胆型肝炎退黄效果观察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90例老年散发性戊型瘀胆型肝炎,将其分两组,观察组用自拟退黄合剂合柳酚胶囊,对照组用思美泰注射,对退黄效果的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学凤;由菖英;郭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血清铅含量及其眼部症状表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微量元素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2003年4~11月,我科检测了有眼部症状就诊而血铅水平较高的儿童9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菁;沈苓;王桂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凯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凯时(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联合还原形谷胱甘肽(GSH)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2例以评价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重型肝炎15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3例为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8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SH1.2 g溶于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凯时10μg加入10%葡萄糖100 ml中静滴,或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注,每日1~2次持续1个月.结果:Lipo PGE1联合GSH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率高(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结论:早期足量联合应用Lipo PGE1联合GSH能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病死率,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德昌;谢鸿恩;范红顺;沈莉华;周杰;俞洪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别嘌醇致严重药疹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发作性左足疼痛1年加重1周,于2002年4月12日收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79 μmol/L,既往无过敏史.入院诊断:痛风.于次日按医嘱口服别嘌醇0.1 g,3次/日(系首次应用).5月4日,患者因尿路感染口服氧氟沙星0.2 g,2次/日.5月6日(用别嘌醇第24天),患者全身皮肤搔痒,颜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粟粒样红色斑丘疹.初步诊断:氧氟沙星药疹.立即停用氧氟沙星并抗过敏治疗,但新的药疹不断出现,于5月8日开始发热,体温在38.1~39.6℃,并在全身多处出现大疱,大片表皮剥脱,创面红润,呈2度烫伤外观,触痛明显.全身只有约2%的头部皮肤完好无损.面部、躯干及双下肢潮红浮肿,口腔粘膜糜烂,眼睑及口唇红肿外翻,闭合困难,遂立即停用别嘌醇,应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及采用抗感染、支持治疗及创面局部治疗,体温开始下降,红肿逐渐消退,坏死表皮层层剥脱,经过27天的治疗和护理,药疹痊愈.再单独应用氧氟沙星时(与药疹前同一批号),未见过敏反应.后诊断:别嘌醇所致严重药疹,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作者:邢念凤;钟建安;董庆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剂量为0.1ml/10 kg,通常疗程为10天.两组同时应用常规治疗:卧床休息、供氧、鲁南欣康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共用7天等,观察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临床总有效率90.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8.6%(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任节;毛建华;段宝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引起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临床上有些抗生素不需要作过敏试验,但确能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我院于2003年8月15日收治1名由于静点克林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已康复出院.现将其临床症状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秀兰;高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胆道术后慢性胃扭转5例诊治分析

    慢性胃扭转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易被及时发现,若曾有上腹慢性病变或手术史,特别是有过胆道手术史,诊断时由于容易被原发症状所掩盖而被忽视.本文就我院近12年内收治的5例胆道术后慢性胃扭转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于杰;王杰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突发性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是一种快速、客观、多参数和精确地测定细胞及亚细胞成分及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新型技术.

    作者:任树北;臧洪瑞;宁雅萍;董毅;王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退变突出颈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颈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2002年6~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并手术治疗颈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为患病组,共取颈间盘标本20个;对照组为同期我院骨科住院并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或脱位患者6例,共取颈间盘标本10个.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内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直接测定国人颈间盘组织中的MMP-2的含量,并用LUZEX-F图象分析仪将电泳条带的深浅转化为灰度值来表示MMP-2含量的多少.结果:颈椎患病组与对照组间盘中MMP-2的含量比较,患病组间盘中MMP-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类退变的颈间盘中MMP-2含量较未退变的颈间盘明显增高;MMP-2在椎间盘退行性变化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达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镜面右位心安置VVI型起搏器

    1病例报告男患,74岁,心率48次/分,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长间歇为4.08秒,间歇性交界性心律.I导联P波、QRS及T波均倒置,aVR与aVL导联波形态与正常相反,右心前导联图形类似左心前导联;心脏彩超:心脏镜像右位,各心腔大小,形态正常,各瓣膜正常,未见其它畸形;腹部彩超:肝位于左侧,脾位于右侧.诊断:镜面右位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结病变).入院后患者曾多次因窦停时间较长,发生阿斯综合征,经静滴654-2、异丙肾上腺素后,心脏复苏成功,急诊行VVI型起搏器置入术.方法:于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约2 cm做-3~4 cm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沿着该静脉送入心室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解剖部位),测试起搏参数如下:阀值:0.3 V,阻抗:820 Ω,R波振幅:18 mV,固定电级导管.分离皮下组织形成一囊袋,连接电极与起搏器,将起搏器置入囊袋内,缝合皮下皮肤.

    作者:许波宁;刘磊;赵家健;霍星;迟永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凡腰痛,小便涩通,尿血,尿中见砂石而作石淋,砂淋诊断者,即指泌尿结石.笔者多年临床运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建国;王淑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跟踪DSA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跟踪DSA技术是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通过控制导管床的移动速度,使其与被检部位血流速度同步,来获得连续动态动脉造影减影图像的一个检查方法.我室对疑有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12例患者进行了跟踪DSA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顾定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治疗手部骨折的几种方法临床比较研究

    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中应用比较广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来,人们将外固定器也应用在手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3年,在手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外固定器者18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同时以应用石膏、克氏针固定者20例做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琳;刘胜红;隋永强;孙世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