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刚
近几年来,笔者在辨证组方的基础上加用僵蚕,治疗咽痒剧咳,每获良效.兹举例介绍如下.杨某,女,40岁,1999年12月5日初诊.咳嗽2月余.2月前受凉后致此.伴咽痒,阵咳,咯少量白痰,呼吸冷空气及油烟等刺激性气味则咳嗽频剧,咳甚时痰中带血丝、声音嘶哑.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经介绍来我处就诊.查体:咽充血,色淡红,咽后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清.舌尖红、苔薄,脉略弦数偏浮.诊为咽炎,证属风邪犯肺.治宜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处方:僵蚕15g,桔梗15g,杏仁9g,射干15g,白前15g,蝉蜕15g,防风9g,赤芍9g,黄芩15g,陈皮6g,薄荷9g,牛蒡子12g,白茅根30g,炙甘草6g,姜枣为引,水煎,分3次服.服3剂后.咳嗽大减,服5剂症状消失.
作者:邓永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编者按]为了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本刊从2007年第1期起推出一个新的专栏<循证医学与中医>,旨在系统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盲法、随机化、样本量估算、资料统计方法、结局评价指标、试验质量管理、结果报告,以及一系列国际性标准与规范,以期规范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与报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章,促进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证据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性腹泻是非感染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腹泻的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腹泻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8月~2006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使用舒鼻灵喷剂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共60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肇宇;王士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化疗药物血管外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处理比较棘手,我们于2000年2月~2004年6月对33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采用西药局部封闭加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胡定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认为,不寐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内伤、年迈体虚等原因引起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心脾两虚、肝郁化火,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我们采用百灵参麦散治疗该病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35~50岁的男性20%~40%患有该病.临床以发病缓慢,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为特点,常伴有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不育等症状,给男性健康及家庭造成潜在危害.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大多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立论,采取中药内服和坐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我国,以中医学为一级学科,中医学科中的内、外、妇、儿等为二级学科,本文所讨论的脑病则属于内科学属下的三级学科.近30年来,神经科学进展日新月异,在神经元、神经细胞膜、神经递质、受体研究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神经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在临床医学方面,脑部疾病日益引起人们重视.脑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处于前三位疾病之列,且有上升之势.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痴呆已成为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另外,脑供血不足、帕金森病、失眠、忧郁等各种精神神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使心身疾病又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脑病的认识趋于深化,治疗手段和药物逐渐丰富,脑病已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脑科的分化势在必行.
作者:过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男性(占85%~90%)及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在关节软骨或滑膜组织沉积,导致关节的炎症反应而发生本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木香槟榔丸首见于金·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为下法中的一方.药用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等.元·朱震亨运用本丸加枳壳1味(<丹溪心法>),清·汪昂又在上方中增加了三棱、芒硝2味(<医方集解>).方中木香、槟榔、香附通行三焦之气滞,青皮、陈皮、枳壳疏理肝胃之气郁,黄连、黄柏、大黄泄热除痞,芒硝、牵牛子软坚导滞,莪术、三棱破气活血,适用于成人积聚之证.本丸药虽猛峻,在儿科临床上如遇胃有积滞,腑气不通,或肠有湿热,必须清利者,均可用之.笔者常用本方治疗小儿虫积腹痛、痢疾(初痢)、食积便秘等症,恒收立竿见影之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杨泉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僵蚕性味咸、辛,微寒,入肝、肺经.功能息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笔者治疗急、慢性腮腺炎,常于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僵蚕,收效理想,兹举例如下.
作者:朱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用PHE 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对104名志愿者的太渊、大陵及非穴位对照点的自发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在穴位和非穴位对照点共6个检测部位中,有4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第1秒呼气容积(FEV1)和大通气量(MVV)有相关关系(r=0.197~0.334,P<0.05或P<0.01),其中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测部位(P<0.01).结论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作者:邓海平;沈雪勇;丁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鹿茸:为雄梅花鹿、马鹿的末骨化幼角.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畏寒乏力,眩晕耳鸣,四肢痿软,以及小儿行迟、齿迟,腰痛尿频,阳痿遗精,女子不孕及虚寒崩漏等.对阴虚火旺,血分有热者忌服.
作者:杨泉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师徒相授在中医学的传承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到了现代也还是一个学习中医的重要方式.我们认为,单纯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中医教育的创新,不利于中医的推广应用.
作者:丰哲;黄有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放疗、化疗是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表现为一派虚损证候.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研究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近50年,对中医虚证研究独有见解.笔者有幸侍诊,特将邱老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致虚损症的经验撷要如下.
作者:韩伟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对黄褐斑患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20%壬二酸霜外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PO明显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 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抗氧化作用,临床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吴艳华;李其林;杨秀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CHD心血瘀阻证组、CHD非心血瘀阻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和健康人对照组ACE基因型(DD、ID、Ⅱ)和等位基因(D、I)及AgⅡ活性.结果 CHD心血瘀阻证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4组中ACE基因DD型的AgⅡ活性比ACE基因Ⅱ型显著增高(P<0.05或P<0.01);CHD心血瘀阻证组ACE基因DD型亦较ID基因型患者的AgⅡ活性显著增高(均P<0.01).两个心血瘀阻证组3个基因型的AgⅡ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增高可能与CHD心血瘀阻证有一定内在联系,可能与D等位基因导致AgⅡ异常增多有关.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谭光波;毛以林;卢芳国;胡志希;田松;李杰;孙贵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剂型是药效在人体内得以实现的载体,也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中药剂型历史悠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较系统地记载了汤剂、栓剂、丸剂等.近年来,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促进了剂型改革.中药剂型的多样化,使得制剂的等效性问题成为研究的课题.
作者:刘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具有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东;王秀华;代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大多数肺癌患者死于无法控制的远处转移,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部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徐振晔教授致力于中医肿瘤临床研究30载,治疗肺癌骨转移取得良好疗效,现探析如下.
作者:郑展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