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肇宇;王士贞
糖尿病性腹泻是非感染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腹泻的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腹泻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大多数肺癌患者死于无法控制的远处转移,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部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徐振晔教授致力于中医肿瘤临床研究30载,治疗肺癌骨转移取得良好疗效,现探析如下.
作者:郑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两次以上中风,或脑干一次性脑卒中,由于影响了双侧皮质延髓束,致使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及支配舌肌功能的神经核受到损害,出现以舌、咽喉为主的一组证候群,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麻痹.近年来,我们以项针结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叙春;刘向红;张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药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组(治疗组)32例及中药注射液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α1-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空腹血糖(FB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尿白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2hPBG、HbA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可更有效地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损害.
作者:张存志;张瑞君;邸力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剂型是药效在人体内得以实现的载体,也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中药剂型历史悠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较系统地记载了汤剂、栓剂、丸剂等.近年来,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促进了剂型改革.中药剂型的多样化,使得制剂的等效性问题成为研究的课题.
作者:刘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踝关节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恢复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近年来患者术后出现踝部功能障碍的报道屡见不鲜,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9月应用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方法治疗7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晋存;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僵蚕性味咸、辛,微寒,入肝、肺经.功能息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笔者治疗急、慢性腮腺炎,常于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僵蚕,收效理想,兹举例如下.
作者:朱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CHD心血瘀阻证组、CHD非心血瘀阻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和健康人对照组ACE基因型(DD、ID、Ⅱ)和等位基因(D、I)及AgⅡ活性.结果 CHD心血瘀阻证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4组中ACE基因DD型的AgⅡ活性比ACE基因Ⅱ型显著增高(P<0.05或P<0.01);CHD心血瘀阻证组ACE基因DD型亦较ID基因型患者的AgⅡ活性显著增高(均P<0.01).两个心血瘀阻证组3个基因型的AgⅡ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增高可能与CHD心血瘀阻证有一定内在联系,可能与D等位基因导致AgⅡ异常增多有关.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谭光波;毛以林;卢芳国;胡志希;田松;李杰;孙贵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蛋白、高嘌呤、高脂肪的摄人量日益增多,使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参照近几年的有关资料,自拟玉山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0例,疗效明显,并与使用西药的116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伟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编者按]为了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本刊从2007年第1期起推出一个新的专栏<循证医学与中医>,旨在系统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盲法、随机化、样本量估算、资料统计方法、结局评价指标、试验质量管理、结果报告,以及一系列国际性标准与规范,以期规范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与报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章,促进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证据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论述肝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进而讨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相关性.
作者:韩小飞;黄清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芪参益气滴丸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我们临床治疗以下病证,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
作者:赵晓敏;杜学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具有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东;王秀华;代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僵蚕,药味辛咸、平,功效为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临床主治中风失音、惊痫等病症.笔者受叶传惠教授指导及朱良春编著<虫类药物的应用>启示,结合僵蚕味咸入肾,善搜风通络.临床用于肾炎、小儿遗尿及糖尿病,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值此2007年新春到来之际,我们全体编辑人员谨向海内外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各界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医杂志>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恭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作者:《中医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计分(MDNS)、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DPN的总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1),并且治疗后NCV、MDNS、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DP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MDNS,显著提高NCV,疗效明显优于中西医结合内服和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作者:周惟强;陆西宛;朱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师徒相授在中医学的传承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到了现代也还是一个学习中医的重要方式.我们认为,单纯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中医教育的创新,不利于中医的推广应用.
作者:丰哲;黄有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放疗、化疗是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表现为一派虚损证候.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研究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近50年,对中医虚证研究独有见解.笔者有幸侍诊,特将邱老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致虚损症的经验撷要如下.
作者:韩伟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病态造血和无效血细胞形成.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老年低危MDS,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池;吴维海;冯新旺;武大勇;梁春耕;李建英;宋淑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男性(占85%~90%)及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在关节软骨或滑膜组织沉积,导致关节的炎症反应而发生本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