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存;王平
答:鹿茸:为雄梅花鹿、马鹿的末骨化幼角.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畏寒乏力,眩晕耳鸣,四肢痿软,以及小儿行迟、齿迟,腰痛尿频,阳痿遗精,女子不孕及虚寒崩漏等.对阴虚火旺,血分有热者忌服.
作者:杨泉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芪参益气滴丸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我们临床治疗以下病证,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
作者:赵晓敏;杜学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僵蚕,药味辛咸、平,功效为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临床主治中风失音、惊痫等病症.笔者受叶传惠教授指导及朱良春编著<虫类药物的应用>启示,结合僵蚕味咸入肾,善搜风通络.临床用于肾炎、小儿遗尿及糖尿病,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病态造血和无效血细胞形成.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补肾中药——再生方治疗老年低危MDS,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池;吴维海;冯新旺;武大勇;梁春耕;李建英;宋淑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我国,以中医学为一级学科,中医学科中的内、外、妇、儿等为二级学科,本文所讨论的脑病则属于内科学属下的三级学科.近30年来,神经科学进展日新月异,在神经元、神经细胞膜、神经递质、受体研究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神经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在临床医学方面,脑部疾病日益引起人们重视.脑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处于前三位疾病之列,且有上升之势.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痴呆已成为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另外,脑供血不足、帕金森病、失眠、忧郁等各种精神神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使心身疾病又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脑病的认识趋于深化,治疗手段和药物逐渐丰富,脑病已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脑科的分化势在必行.
作者:过伟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35~50岁的男性20%~40%患有该病.临床以发病缓慢,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为特点,常伴有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不育等症状,给男性健康及家庭造成潜在危害.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大多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立论,采取中药内服和坐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CHD心血瘀阻证组、CHD非心血瘀阻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和健康人对照组ACE基因型(DD、ID、Ⅱ)和等位基因(D、I)及AgⅡ活性.结果 CHD心血瘀阻证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4组中ACE基因DD型的AgⅡ活性比ACE基因Ⅱ型显著增高(P<0.05或P<0.01);CHD心血瘀阻证组ACE基因DD型亦较ID基因型患者的AgⅡ活性显著增高(均P<0.01).两个心血瘀阻证组3个基因型的AgⅡ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增高可能与CHD心血瘀阻证有一定内在联系,可能与D等位基因导致AgⅡ异常增多有关.
作者:黄献平;袁肇凯;谭光波;毛以林;卢芳国;胡志希;田松;李杰;孙贵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湿热型胃脘痛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取湿热型胃脘痛(观察组)患者及非湿热型胃脘痛(对照组)患者各250例,通过临床表现,并结合胃镜所见的胃黏膜病变、胃内胆汁量和胆汁颜色,胃黏膜活检的病理检查情况,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检测以及B超或CT对肝胆系统的检查等对比观察,探讨其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者194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中伴有口苦症状者均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则无口苦症状;伴有胆道系统疾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均发生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中.病理活检示观察组病变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结论 湿热型胃脘痛尤其伴有口苦症状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潘万瑞;李榕萍;吴和木;林晖;肖丽春;陈寿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放疗、化疗是现代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表现为一派虚损证候.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研究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近50年,对中医虚证研究独有见解.笔者有幸侍诊,特将邱老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致虚损症的经验撷要如下.
作者:韩伟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论述肝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进而讨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相关性.
作者:韩小飞;黄清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糖尿病血管病变分为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前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后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痛风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男性(占85%~90%)及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在关节软骨或滑膜组织沉积,导致关节的炎症反应而发生本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作者:陶春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8月~2006年1月我院耳鼻喉科使用舒鼻灵喷剂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共60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肇宇;王士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答:木香槟榔丸首见于金·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为下法中的一方.药用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等.元·朱震亨运用本丸加枳壳1味(<丹溪心法>),清·汪昂又在上方中增加了三棱、芒硝2味(<医方集解>).方中木香、槟榔、香附通行三焦之气滞,青皮、陈皮、枳壳疏理肝胃之气郁,黄连、黄柏、大黄泄热除痞,芒硝、牵牛子软坚导滞,莪术、三棱破气活血,适用于成人积聚之证.本丸药虽猛峻,在儿科临床上如遇胃有积滞,腑气不通,或肠有湿热,必须清利者,均可用之.笔者常用本方治疗小儿虫积腹痛、痢疾(初痢)、食积便秘等症,恒收立竿见影之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杨泉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性腹泻是非感染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腹泻的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腹泻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
作者:丁德经;余承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具有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东;王秀华;代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药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组(治疗组)32例及中药注射液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α1-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空腹血糖(FB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尿白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2hPBG、HbA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可更有效地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损害.
作者:张存志;张瑞君;邸力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政府为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所作出的决策,也是我国医学教学的一大特色.由于课时所限,如何在较少的中医教学课时里,将一门理、法、方、药系统完整而自成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学的精华部分展示给学生,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一线同仁研究、探讨的主题.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前瞻性研究、略陈管见如下.
作者:肖甫媛;郭健;陈蕴珍;龚芳华;温振宇;余淑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两次以上中风,或脑干一次性脑卒中,由于影响了双侧皮质延髓束,致使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及支配舌肌功能的神经核受到损害,出现以舌、咽喉为主的一组证候群,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麻痹.近年来,我们以项针结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叙春;刘向红;张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