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丁德经;余承惠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医药治疗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丘脑梗死病案

    1 病历摘要患者张某某,男,48岁,农民.2003年5月5日12时入院.患者于2003年5月3日7时许早饭时突然仆倒于地,呼之不应,急送当地卫生院,测血压150/90mmHg,于当日上午11时送至某县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不明,予甘露醇等药治疗,神志稍好转,呼之能应,答非所问.于5月4日上午再次行CT检查仍未能确诊,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但言语混乱,烦躁不安,忽尔坐起,四肢乱动,按捺不住.为进一步诊治,于5月5日上午送来我院.当时患者呼之或应或不应,语言混乱,四肢不自主无目的运动,饮水发呛,不能进食,烦躁不安,时常忽然坐起.发病以来,无发热,留置导尿,大便未解.以往有间断黑蒙发作.

    作者:韩冠先;连华敏;陈庆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腹泻31例

    糖尿病性腹泻是非感染性腹泻,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腹泻的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腹泻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46例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据统计35~50岁的男性20%~40%患有该病.临床以发病缓慢,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为特点,常伴有腰酸膝软,神疲乏力,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不育等症状,给男性健康及家庭造成潜在危害.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大多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立论,采取中药内服和坐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玉山痛风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0例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蛋白、高嘌呤、高脂肪的摄人量日益增多,使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参照近几年的有关资料,自拟玉山痛风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0例,疗效明显,并与使用西药的116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伟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药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组(治疗组)32例及中药注射液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α1-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空腹血糖(FB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尿白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2hPBG、HbA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注射液加用经穴埋线可更有效地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损害.

    作者:张存志;张瑞君;邸力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徐振晔治疗肺癌骨转移经验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大多数肺癌患者死于无法控制的远处转移,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部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徐振晔教授致力于中医肿瘤临床研究30载,治疗肺癌骨转移取得良好疗效,现探析如下.

    作者:郑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筋骨并重、动静结合治疗踝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75例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踝关节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恢复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近年来患者术后出现踝部功能障碍的报道屡见不鲜,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9月应用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方法治疗7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晋存;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跨越新台阶

    值此2007年新春到来之际,我们全体编辑人员谨向海内外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各界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医杂志>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恭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作者:《中医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9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计分(MDNS)、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DPN的总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1),并且治疗后NCV、MDNS、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2型DPN,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MDNS,显著提高NCV,疗效明显优于中西医结合内服和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作者:周惟强;陆西宛;朱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用PHE 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对104名志愿者的太渊、大陵及非穴位对照点的自发红外辐射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在穴位和非穴位对照点共6个检测部位中,有4个检测部位在某些波长的自发红外辐射强度与第1秒呼气容积(FEV1)和大通气量(MVV)有相关关系(r=0.197~0.334,P<0.05或P<0.01),其中左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功能有相关关系的波长数明显多于其他检测部位(P<0.01).结论 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与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能灵敏地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作者:邓海平;沈雪勇;丁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百灵参麦散治疗不寐24例

    中医认为,不寐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内伤、年迈体虚等原因引起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心脾两虚、肝郁化火,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我们采用百灵参麦散治疗该病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

    作者:丁德经;余承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平喘灵对哮喘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含量及气道炎症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平喘灵对哮喘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cAMP、cGM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cGMP含量明显升高,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病变明显;经平喘灵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平喘灵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调节机体cAMP、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稳定cAMP/cGMP比值有关,且平喘灵与激素在治疗哮喘中有协同效应.

    作者:刘永琦;李金田;李娟;刘玉良;苏菊萍;颜春鲁;陈珺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西药局部封闭加中药如意金黄散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患者33例

    化疗药物血管外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处理比较棘手,我们于2000年2月~2004年6月对33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采用西药局部封闭加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胡定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治肿瘤体悟

    半夏泻心汤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于多种疾患,疗效显著.根据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伤寒论>的方证和六经的理解.

    作者:花宝金;鲍艳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临床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具有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东;王秀华;代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僵蚕治疗腮腺炎效佳

    僵蚕性味咸、辛,微寒,入肝、肺经.功能息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笔者治疗急、慢性腮腺炎,常于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僵蚕,收效理想,兹举例如下.

    作者:朱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木香槟榔丸在儿科临床如何运用?

    答:木香槟榔丸首见于金·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为下法中的一方.药用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等.元·朱震亨运用本丸加枳壳1味(<丹溪心法>),清·汪昂又在上方中增加了三棱、芒硝2味(<医方集解>).方中木香、槟榔、香附通行三焦之气滞,青皮、陈皮、枳壳疏理肝胃之气郁,黄连、黄柏、大黄泄热除痞,芒硝、牵牛子软坚导滞,莪术、三棱破气活血,适用于成人积聚之证.本丸药虽猛峻,在儿科临床上如遇胃有积滞,腑气不通,或肠有湿热,必须清利者,均可用之.笔者常用本方治疗小儿虫积腹痛、痢疾(初痢)、食积便秘等症,恒收立竿见影之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杨泉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项针结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6例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两次以上中风,或脑干一次性脑卒中,由于影响了双侧皮质延髓束,致使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及支配舌肌功能的神经核受到损害,出现以舌、咽喉为主的一组证候群,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麻痹.近年来,我们以项针结合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叙春;刘向红;张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僵蚕用药心得

    僵蚕,药味辛咸、平,功效为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临床主治中风失音、惊痫等病症.笔者受叶传惠教授指导及朱良春编著<虫类药物的应用>启示,结合僵蚕味咸入肾,善搜风通络.临床用于肾炎、小儿遗尿及糖尿病,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