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策略

崔明忠;刘新;郑玉刚;张子良;迟树平

关键词:原发性输尿管癌,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过程,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IVU检查、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检、CT检查、MRU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14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14.3%,B超、CT及MRU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2.8%、60%和33.3%,而输尿管镜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及时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是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关键.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穿刺不见回血时确定针头在血管腔内的方法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护理病人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探索出几种较为简单并能快速确定静脉穿刺不见回血时针头是否在血管腔内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鹿奉娟;刘晓清;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骨萎缩2例

    急性骨萎缩是一种较少见的骨疾病,此病多发生在长骨的干骨后端,多数由骨折后包扎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而致,此病发生在股骨头及手处的更为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宋久宏;冯纯宇;纪世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6例的手术治疗经验

    本文对我院1982年1月至2003年2月间手术治疗的4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探讨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佳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金;邱东涛;赵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及护理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研究发现,抑郁性情绪障碍是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我们对68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PSD患者全方位康复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虹;王虹;刘晓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泰胃美与四环素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面部美容.我科2001年3月至2001年11月使用泰胃美(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四环素联合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凤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声带整复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观察

    声带息肉是声音嘶哑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因用声不当所致.以往多采用单纯摘除息肉的方法来治疗,虽然发音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却易复发和存在着音质不佳的缺点.

    作者:李素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PTCA及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医学界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我科自2002年1月至12月完成PTCA及支架术103例,其中急疹27例,择期76例,成功率100%,挽救了危重病人的生命,提高了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做为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很多病人还很陌生,认为心脏的手术很可怕而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对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魏淑红;尹红梅;于素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肾肿瘤234例根治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临床研究肾肿瘤手术中的方法及术后的效果.方法:分析234例肾肿瘤患者资料,其中Ⅰ期123例,Ⅱ期89例,Ⅲ期15例,Ⅳ期7例.结果:单纯肾肿瘤根治性切除206例,肾肿瘤根治性切除并加淋巴结清扫28例.术后5年存活率:Ⅰ~Ⅱ期为72.5%,Ⅲ期为22.3%,Ⅳ期为13.6%.区域淋巴结清扫和扩大淋巴结清扫两组间比较,5年生存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扩大淋巴结清扫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方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黄长海;王寅;辛永春;李晓东;林哲放;潘明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与慢性胃炎关系的探讨

    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胆汁反流可以破坏胃粘膜屏障,造成胃损害.本文旨在探讨HP感染、胆汁反流间有无相关性及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作者:高美丽;崔宏;陈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鼻饲管固定方法改进

    在神经内科经常遇到鼻饲饮食的患者,以往鼻饲管是用胶布在鼻翼两侧固定.胶布常引起皮肤过敏,且由于出汗常固定不牢,而长期鼻饲者,由于需经常更换胶布及清洁鼻孔,在撕脱胶布时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此,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作者改进了鼻饲管固定方法,经过二年多共90多例患者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PTCD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由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门淋巴结压迫及侵蚀胆管所致.近年来,介入治疗方法已经部分取代了其外科手术疗法或成为外科手术前、后的重要协助手段.但PTCD术后并发症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甚至是致命性因素.因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治愈率极为重要.

    作者:任东铭;黄平和;王远鹏;孙学军;韩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一次性塑化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病疗效观察

    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病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组通过观察一次性塑化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病10年后的疗效,并与常规塑化治疗及根管治疗相比较,发现其远期疗效相似,疗效满意.

    作者:陈汉钢;汪艳晴;许德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针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关.我们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灯盏花针剂对该病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李丽;刘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维思通的特殊不良反应

    维思通(利培酮)是具有独特平衡机理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症状均有效,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常荣;王淑英;王业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改良单泵膜滤过血浆置换的应用及原理

    血浆置换是治疗多种重症免疫性疾病和难治的家庭性高β旨血症的有效方法.膜滤过血浆置换较离心法、冷冻滤过分离法简便、高效,更常用于临床,除专用设备外,经典的膜滤过血浆置换需应用2~3台动力泵,治疗中调节、管理繁琐,简易的单泵膜滤过血浆置换易发生滤器凝结、破膜及溶血情况,改良单泵膜滤过血浆置换通过合理的连接设计,只需1台动力泵,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作者:黄扬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误诊分析

    胃恶性淋巴瘤为少见病,系指原发于胃壁内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淋巴瘤的1/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即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临床表现相似.

    作者:杨大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人的主要表现为皮下粘膜和内脏自发性的出血,重者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作者:胡利平;杨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介入性超声诊治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3年2月,采用介入性超声诊治肝脓肿2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莉;李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30例分析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NHS),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其临床特征是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本征病死率高,应予以足够的警惕,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DNHS 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叶静;赵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青年脑梗死61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青年脑卒中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学者们的重视,由于其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生理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其病因的研究,在预防及治疗青年脑卒中方面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1例青年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文华;张彩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