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叶静;赵魁
2000年3月至2002年6月,我院对30例便秘患儿采用六味能消胶囊及金双歧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琳;李亚杰;张春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很多,我科自1999年1月以来采用射频、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380例,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玫;张左华;孙晓萍;常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小肠淋巴肉瘤较少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是指肿瘤发生于小肠粘膜下淋巴组织,呈孤立的结节状生长,相当长时间不向周围浸润.现将我们所见的1例小肠原发淋巴肉瘤报告如下.
作者:吕小嵩;杨德勇;王恩民;王文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140名年龄在70~90岁的老年人的药物使用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满丽;瞿静;贾丹;王玉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钼靶摄影与自制乳腺托架CT扫描对照,探讨两者在乳腺肿瘤样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肿瘤样疾病88例(病灶106个),均为女性.采用GE乳腺机800 T进行乳腺钼靶摄影,西门子CT机并自制乳腺托架进行乳腺薄层扫描.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盲法阅片.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钼靶与CT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18%和95.45%,灵敏性93.02%和95.35%,特异性分别为93.33%和95.56%,钼靶与CT对疾病定性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病组与良性病组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和周围正常脂肪间隙CT值差经统计学检验具有非常显著差异.CT与钼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钼靶与CT在良恶性疾病定性诊断方面无显著性差异.CT对腋窝淋巴结具有定位及定性优势,还可以显示腋窝以外淋巴结,对乳腺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建功;张大伟;李在军;陈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为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病理改变主要为中、小动脉的全层血管炎,多脏器受累,以心血管病变为严重,目前治疗首选方案为大剂量丙球及阿斯匹林.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我院对40例川崎病患儿采用参附注射液加阿斯匹林治疗,并以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的3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琳;宋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喉显微手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其麻醉处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病人术后的清醒时间,进一步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应用于喉显微手术.
作者:黄再青;闫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内血肿穿刺吸除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本组31例,随访3~12个月,ADL Ⅰ级7例、ADLⅡ级11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2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伤手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王光瑛;刘福泉;韩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典型病例例1男性,45岁.因在睡眠中突发持续性胸痛阵发性加剧4小时入院.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消化道钡餐透视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胸前导联ST段广泛抬高.心肌酶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杨少清;苏东峰;崔如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义眼台植入是眼科美容手术之一,让眼外伤及眼球萎缩的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眼球外观,特别是活动性义眼更受患者青睐,现将12例义眼台植入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谭其文;孙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针对SARS疫情,我院采取了相应措施,成立了发热门诊,现就发热门诊预防SARS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绍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分娩镇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过去所采用的精神放松法及产前宣教,虽有一定效果,但约有2/3的产妇仍要求使用镇痛药物.我们选用曲马多对产时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胎儿、新生儿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丽华;刘悦;刘成辉;徐静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3年2月,采用介入性超声诊治肝脓肿2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莉;李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神经内科经常遇到鼻饲饮食的患者,以往鼻饲管是用胶布在鼻翼两侧固定.胶布常引起皮肤过敏,且由于出汗常固定不牢,而长期鼻饲者,由于需经常更换胶布及清洁鼻孔,在撕脱胶布时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此,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作者改进了鼻饲管固定方法,经过二年多共90多例患者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对子宫输卵管造影器进行改进,解决了现行造影器械使用的缺点,避免了操作者受射线辐射及患者交叉感染等问题,并应用到临床,报道如下.
作者:赵宁;祝昭惠;费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由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门淋巴结压迫及侵蚀胆管所致.近年来,介入治疗方法已经部分取代了其外科手术疗法或成为外科手术前、后的重要协助手段.但PTCD术后并发症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甚至是致命性因素.因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治愈率极为重要.
作者:任东铭;黄平和;王远鹏;孙学军;韩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而且表浅,表现新生儿缺氧.它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0%由它引起[1].及时、正确的复苏和护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对1999年11月~200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岩;刘德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应用胶原蛋白水解酶(以下简称胶原酶)在椎间盘外行突出的椎间盘溶解术,近年国内外开展渐多.它使椎间盘组织溶解吸收,而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消除临床症状.我院于1999年12月至2001年3月,应用该法治疗50例.现将护理中的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唐美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地选择某一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尽快栓塞止血,普通导管难以达到栓塞部位的应用SP微导管,栓塞材料主要以明胶海绵为主,加用真丝线段、PVA颗粒、微钢圈.结果:本组25例一次栓塞成功22例,二次栓塞1例.2例栓塞后24小时仍有少量出血,给予全身止血药物出血停止.25例术后随访20~60天无1例复发出血.结论: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止血快速安全,栓塞治疗目标准确,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成淑莲;于学荣;耿正顺;张小林;彭伟;张宏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胃恶性淋巴瘤为少见病,系指原发于胃壁内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淋巴瘤的1/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即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临床表现相似.
作者:杨大兴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