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李亚杰;张春雨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NHS),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其临床特征是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本征病死率高,应予以足够的警惕,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DNHS 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叶静;赵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泛用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酒依赖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高.为了探讨院内心理干预对酒依赖病人的治疗和愈后康复的影响,我们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特制定了酒依赖院内干预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红;薄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青年脑卒中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学者们的重视,由于其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生理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其病因的研究,在预防及治疗青年脑卒中方面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1例青年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文华;张彩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维思通(利培酮)是具有独特平衡机理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症状均有效,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常荣;王淑英;王业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是主动脉先天性局限性狭窄畸形,据文献报道CoA约占先心病的7%左右.我院从1999年3月到2002年12月,经MRI、DSA检查确诊4例,现分析其MRI征象和DSA征象,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大寨;杨德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研究发现,抑郁性情绪障碍是脑卒中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我们对68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PSD患者全方位康复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虹;王虹;刘晓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典型病例例1男性,45岁.因在睡眠中突发持续性胸痛阵发性加剧4小时入院.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消化道钡餐透视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胸前导联ST段广泛抬高.心肌酶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杨少清;苏东峰;崔如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而且表浅,表现新生儿缺氧.它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0%由它引起[1].及时、正确的复苏和护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对1999年11月~200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岩;刘德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内血肿穿刺吸除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本组31例,随访3~12个月,ADL Ⅰ级7例、ADLⅡ级11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2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伤手术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王光瑛;刘福泉;韩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乳腺CT扫描为乳腺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性的途径,它可以补充其他有关乳腺检查诊断方法.笔者参阅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CT技术对乳腺癌诊断价值介绍如下.
作者:赵萍;陶广林;李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能有效地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及心肌梗塞,降低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同时也可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2002年,我院成功地完成PTCA加支架置入术共101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洪丽梅;魏淑红;赵妍;康凯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17岁,1978年3月10日因腹痛、腹胀、呕吐入院,查体:T 37.7℃,口唇、颊黏膜、手掌、足跖面可见黑色素斑,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音亢进.立位腹平片可见多处气液平.考虑肠梗阻,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大量洗肉水样液体,回肠扩张,距回盲部60 cm处发现肠内梗阻,上段肠管扩张,肠壁淤血,确认坏死,切除坏死肠段约150 cm,断端吻合.切除肠管内可见广基息肉阻塞肠腔,术中探查见小肠、大肠腔内多发息肉,病理诊断:错构瘤.
作者:李铁英;黄颖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声带息肉是声音嘶哑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因用声不当所致.以往多采用单纯摘除息肉的方法来治疗,虽然发音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却易复发和存在着音质不佳的缺点.
作者:李素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经皮经腔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医学界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我科自2002年1月至12月完成PTCA及支架术103例,其中急疹27例,择期76例,成功率100%,挽救了危重病人的生命,提高了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做为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很多病人还很陌生,认为心脏的手术很可怕而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对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魏淑红;尹红梅;于素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很多,我科自1999年1月以来采用射频、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380例,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玫;张左华;孙晓萍;常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神经内科经常遇到鼻饲饮食的患者,以往鼻饲管是用胶布在鼻翼两侧固定.胶布常引起皮肤过敏,且由于出汗常固定不牢,而长期鼻饲者,由于需经常更换胶布及清洁鼻孔,在撕脱胶布时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此,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作者改进了鼻饲管固定方法,经过二年多共90多例患者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钼靶摄影与自制乳腺托架CT扫描对照,探讨两者在乳腺肿瘤样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肿瘤样疾病88例(病灶106个),均为女性.采用GE乳腺机800 T进行乳腺钼靶摄影,西门子CT机并自制乳腺托架进行乳腺薄层扫描.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盲法阅片.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钼靶与CT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18%和95.45%,灵敏性93.02%和95.35%,特异性分别为93.33%和95.56%,钼靶与CT对疾病定性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病组与良性病组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和周围正常脂肪间隙CT值差经统计学检验具有非常显著差异.CT与钼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钼靶与CT在良恶性疾病定性诊断方面无显著性差异.CT对腋窝淋巴结具有定位及定性优势,还可以显示腋窝以外淋巴结,对乳腺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建功;张大伟;李在军;陈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针对SARS疫情,我院采取了相应措施,成立了发热门诊,现就发热门诊预防SARS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绍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透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透析治疗的患者以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我科自1996年3月开诊至今,共诊治血透病人约2500例次,其中HBsAg阳性、A1T 100-110 U/L325例次,我们通过对这些病人的严格管理,从未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所做的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于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面部美容.我科2001年3月至2001年11月使用泰胃美(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四环素联合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凤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