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血瘀证机理研究述评

王文智;徐树楠;徐伟超

关键词:高血压病, 血瘀证, 病理学
摘要:高血压病系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为肝阳、肝风、痰浊等等.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有些学者发现高血压病又多兼血瘀证,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特点加以阐述.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26例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亦称糖尿病膀胱或无力性膀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近年来我们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取得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症34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约有15%~25%的SLE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已成为影响SLE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作者:温成平;范永升;李永伟;李学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杨秉秀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经验

    杨秉秀老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40余载,在治疗妇科病证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杨教授,受益匪浅,深感老师在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方面经验独特,屡获效验,现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徐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鼠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证候发生时胃黏膜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揭示CAG各证候的实质.方法 复制大鼠脾虚证、肝郁证和湿热证CAG病证结合模型,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和胃黏膜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Fas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证候模型组中以脾虚CAG组高.各模型组大鼠胃黏膜Bcl-2、Fas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证候模型组中以脾虚CAG组高.结论 CAG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Bcl-2、Fas蛋白表达与CAG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脾虚CAG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高和Bcl-2、Fas表达量高.

    作者:徐珊;周嘉鹤;王常松;杨季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怎样辨证足浴小儿夏季热

    答: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

    作者:胡献国;黄成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温胆汤加减辨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22例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神志恢复正常后,经历2~60天(一般为14天左右)的假愈期,又突然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现象又称为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精神后发症,其发生率为0.06%~43%.

    作者:何玉梅;薛素芬;朱宏;李炳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脉糖眼明胶囊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及其振荡电位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脉糖眼明胶囊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其振荡电位(OPs)的影响.方法 DR患者8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3只眼,对照组41只眼,同时收集同年龄健康者40只眼作为空白组.治疗组予通脉糖眼明胶囊治疗,治疗前后3组分别进行F-ERG和OPs振幅、潜时的对比.结果 DR患者F-ERG及OPs振幅降低,峰潜时延迟,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OPs波总振幅,F-ERGa、b,OPs前3子波振幅与峰潜时均得到明显恢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通脉糖眼明胶囊可明显改善DR患者的视网膜功能.

    作者:徐寒松;孔德明;李雪梅;赵胜;王明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血糖中草药有效成分浅探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为特点,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医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特点是以辨证分型为主,多采用复方,而较少使用单味药,但单味药是组成复方的基本要素,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又是发挥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而且每一味中草药均具多种成分和药效,从一定意义上讲,单味药也是一个小复方,单味药选择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复方的疗效.

    作者:王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治疗肝病体会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和解少阳之主方,以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通达表里为其功效.治疗六经传变中邪郁少阳的相关病证.邪在少阳胆经,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作者:刘丽君;安凤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如何治疗不明原因的小儿阵发性腹痛

    答:小儿腹痛,其部位多在脐以上或脐之四周,疼痛的状态、发作的时间,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某些必要的检查,可资诊断.但也有一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几经检查不明原因之腹痛.笔者曾诊治此类患儿数例,其证候表现多属寒(实)证,运用温通法治疗,多能取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孙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基本理论及优势

    中医情志疗法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和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中医情志疗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尤具特色的是情志相胜疗法.现将情志相胜疗法的基本理论与优势探讨如下.

    作者:霍磊;翟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免疫异常性疾病.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异性治法,而中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现将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贾宁;刘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大鼠白色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复方对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大鼠白色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 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参芪复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受试物32天.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脂肪PPARγ和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 参芪复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PPARγ及其下游靶基因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上调和活化PPARγ可能是参芪复方抗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谢毅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胃愈疡颗粒对乙酸性胃溃疡复发大鼠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 分析健胃愈疡颗粒(JWYY)对乙酸性胃溃疡复发大鼠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寻找JWYY抗胃溃疡复发作用的相关蛋白.方法 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JWYY处理组和JWYY未处理组大鼠胃组织的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NCBInr及SWISS-PROT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 所获2-DE图谱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质谱分析共鉴定了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JWYY处理组有8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4个蛋白质点表达下调,大多数蛋白与溃疡复发的形成、生长、凋亡及免疫等环节相关.结论 JWYY抗胃溃疡复发作用可能与多种蛋白直接或间接相关,这些蛋白质的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抗溃疡复发药物新型靶标的发现.

    作者:申定珠;李家邦;蒋荣鑫;凌江红;叶川;马国添;叶仁群;张宗;黄国栋;郭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症状规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医的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症状规范是制订完善的诊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推断预后等的前提.症状名称、内涵、外延、性质、程度的不规范是严重制约中医病证规范化的障碍.症状的规范化可从症名的规范,相关症状分离、独立,分离症状与病机,提出反应病情的症名,明确症状的内涵、外延,区别症状轻重主次的诊断价值,纳入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四诊资料的延伸,明确其辨证意义,计量刻画症状对病、证素、证的诊断贡献度,避免使用定向诱导症状名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刘旺华;朱文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半枝莲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的全草,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四川、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台湾、河南等地.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及利尿等,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作者:张素华;辛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肾移植术前后中医证候学变化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前后中医证候学变化.方法 收集肾移植术后未见排斥反应和并发症的患者54例,研究其术前1天到术后28天期间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结果 肾移植术后证候总频率呈逐步递减趋势.阴阳两虚、水湿、血瘀、湿热证频率呈递减趋势;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证频率呈递增趋势;痰热、湿浊证频率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各证候术后积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减少.结论 肾移植早期的治疗原则应以治疗标实为主,以活血、清热、化湿浊痰饮为法.

    作者:李响;刘尚建;李靖;刘奎利;蔡明;钱业勇;郭鸿波;王耀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清毒衍宗散治疗解脲支原体性男性不育症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清毒衍宗散治疗解脲支原体性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38例口服清毒衍宗散,每日2次,早晚各冲服75ml;对照组30例口服清淋冲剂,每日3次,每次3g,三餐前开水冲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结论 清毒衍宗散是治疗解脲支原体性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剂之一,其疗效与解脲支原体转阴率有关.

    作者:董文毅;金冶;李湛民;丁涛;陈苏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彭万年应用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彭教授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临床期后,由于阴损及阳,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易致水湿内停.加上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的瘀血,出现阳虚兼有血瘀的少阴阳虚证.

    作者:蓝柳贵;闵晓莉;周英;封翠芸;宋爱军;陈丽兰;戚沁园;王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UA、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和72.5%(P<0.01);在降低UA和血脂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加味四妙汤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UA和血脂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慎贤;张占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