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ogarty 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7例分析

李恒平;于祯;于学荣

关键词:Fogarty, 导管, 取栓术, 动脉栓塞
摘要:目的:探讨 Fogarty 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 Fogarty 导管取栓术治疗2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共29条肢体.结果:27例患者27条肢体取栓成功,2条肢体一期行关节离断.有13例术后出现小腿肿胀,其中4例因筋膜腔高压而切开;截肢(趾)4例;5例出现肾功能不全.保全25条肢体.共27条肢体康复,无功能影响.结论:Fogarty 导管取栓术可实用于早、中期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且疗效可靠,预后良好.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蒂大网膜包肾术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包肾术(POT)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2次注射阿霉素制备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观察带蒂大网膜包肾术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带蒂大网膜包肾术使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肾小球硬化减轻.结论:带蒂大网膜包肾术能上调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这是其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机理之一.

    作者:董兴刚;安增梅;杨海春;周江华;殷祥雷;顾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核素综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应用

    用153Sm-EDTMP 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在镇痛和病灶转归方面报道不少,但治疗方法不一,至今欠规范.我科曾试用153Sm-EDTMP 和云克*22*3分别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271例和53例,其中15例用153Sm-EDTMP 与云克*22*3连续综合治疗3个疗程以上,经复查 X 光片与骨扫,镇痛和病灶修复效果更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泽波;汪洋;贺芳;刘延茹;陈晓睿;程义海;毕树宏;张士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部真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

    机会性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现就我科2000年1~12月收治的32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周光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

    糖尿病易合并肺结核,两病并存互相影响,使糖尿病的治疗不同于单纯糖尿病,较单纯糖尿病更加困难.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0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2例的糖尿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临床意义

    发生脐带绕颈,产前孕妇常无明显表现,临产时可造成第2产程延长,胎心音减弱,个别出现胎盘早剥.超声检查对脐带绕颈可作出明确诊断,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测脐动脉血流,可了解宫内胎儿的供氧状态,为临床的处置提供依据.

    作者:顾新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体会

    凝血技术主要应用于术前常规检查,及对心脏术后口服抗凝药和溶栓药物的监测等.测定常用的凝血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作者:王丹;王庆山;王静;蔡姝;万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17例治疗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病人易并发经久不愈的小腿溃疡,即使有暂时性的愈合也常很快复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待溃疡愈合后行大隐静脉剥脱加低位分段结扎术,因溃疡难愈,病人很难获得手术机会.我院自1999年至2000年共收治17例合并小腿溃疡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在溃疡期间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低位结扎剥脱术,加溃疡上端小腿皮肤环形切开缝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云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葡液联合卡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葡液和卡铂联合胸膜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全组42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入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金葡液和卡铂联合治疗;对照组14例仅用卡铂治疗,观察胸腹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8例,CR 13例,PR 12例,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14例,CR 2例,PR 3例,有效率为35.7%(5/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葡液联合卡铂胸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副作用小,疗效满意.

    作者:何平;宋高平;苟兰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往往易被误诊.现将我院自1998至2000年收治的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丁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部吸脂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国内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多脂症患者增多,尤其女性因为随年龄增长致使腹部脂肪堆积,影响美观,所以求医者增多.我科自1998至2000年开展腹部脂肪抽吸术治疗腹部多脂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柱;李罡;孙晶;王凌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透析患者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对临床心功能的影响

    慢性肾功衰竭(CRF)患者,在透析前大多数伴有心肌损害而造成心功能不全,严重威胁患者生存.本人观察了透析患者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临床心功能及其他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Ⅳ型胶原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由慢性肝炎发展形成的肝纤维化病人较多.以往肝纤维化确诊主要依据肝脏活体组织检查,但这种损伤性检查具有明显缺陷,动态观察很困难.有文献报道Ⅳ型胶原在血清中的浓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联,以此作为诊断肝硬变的灵敏和有意义的指标[1,2].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李守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的治疗

    我院自1980至2000年共收治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病人5例,其中1例合并肠旋转不良.5例均经手术证实,并治愈,男3例,女2例,均为新生儿,体重均低于2500 g.其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开始呕吐,3例呕吐物为胆汁样物,2例为奶块,伴有明显腹胀,5例均有少量胎便排出.腹部立位平片可见明显双泡征,下腹部仅有少量气体.钡灌肠发现1例合并肠旋转不良.1例在产前 B 超检查时发现胃泡扩大并伴羊水过多,提示消化道梗阻征象,术后证实为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本组5例均行少量稀钡经胃管送入胃内,有2例胃体不大但十二指肠扩张明显,阻塞端圆钝,5小时后钡剂未通过,十二指肠扩张明显,1例有少量钡剂通过,另2例胃扩张,蠕动无力、十二指肠张明显,蠕动终时钡剂仅流至胃,远端十二指肠近水平部圆钝,钡剂少量通过.

    作者:葛少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尿毒症出血性心包炎心包填塞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0岁,因浮肿5年,恶心、呕吐1年、心慌加重1月入院.病人5年前因浮肿,大量蛋白尿求诊而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未经规范治疗.于1年前出现恶心、呕吐,BUN、Cr 明显升高,且出现心包、胸腔、腹腔大量积液.自1998年7月20日开始行血液透析,1周两次,2个月后,浆膜腔积液完全吸收,病人恶心、呕吐缓解,无心慌、胸闷症状,饮食好,坚持门诊透析.透析间期,病人能坚持正常上班.于5个月前突然中断透析并行气功治疗,病人恶心、呕吐、心慌渐加重,食欲进行性下降.于1999年7月因胸闷憋气加重入院.入院时血压20/13.3 kPa,入院后即行血液透析,血压降至14.7~13.3/8~9.3 kPa.入院后于第4次透析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经用血浆、升压药无效而提前下机.下机后病人血压维持在10/8 kPa左右,且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B 超示大量心包积液.立即在 B 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液250 ml,病人胸闷、憋气即刻缓解,血压升至20/13.3 kPa.后经每周2次透析,心包积液完全吸收.

    作者:闫现花;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产科急性 DIC5例抢救护理的探讨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围产期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母婴死亡率高,1994至1999年我院产科发生5例急性 DIC 病人,现就其抢救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尹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种使用水溶性新显色剂高选择性测定全血铁的新方法

    目前测定体液中微量铁的分光光度法很多,但具有高选择性的方法却不多见.我们用新合成的水溶性新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5-Br-PADCAP),建立了一种选择性测定全血铁的新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芳;王庆山;孙长清;王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人大肠癌5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0年8月至2000年4月使用日本 Olympus 电子结肠镜,检出大肠癌患者178例,其中60岁以上老人52例,占同期大肠癌检出者的29.2%.现对老年大肠癌分析如下.

    作者:吴长君;洪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诊治

    糖尿病是引起眼部疾患多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少见,容易造成误诊.我科1997~2001年诊治2例3眼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继筠;刘敬美;张玉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0岁,因右小腿上端疼痛1年,加重1个月于2000年9月入院,该患于1年前参加体育运动后出现右小腿上端疼痛,局部有压痛,无肿胀及发热,不影响活动,经休息数天后症状消失,此后曾有2次剧烈运动后出现上述症状,每次发作经休息及对症治疗均能得到缓解,故未曾就医诊治.1个月前再次出现右小腿上端疼痛,症状加重伴局部肿胀、发热、不能下地行走,于当地县医院检查拍 X 线片未见异常,CT 示右胫骨干骺端骨密度轻度增高,检验血 WBC 7.8×109/L,血沉45 mm/h,碱性磷酸酶13 U/L,诊断怀疑骨结核,后经结核病院会诊排除,按骨髓炎抗炎治疗,但症状无减轻且出现发热,体温38.7 ℃,检验血 WBC 12.8×109/L,经介绍转入我院.查体:神志清,一般状况良好,体温38.9 ℃,不能行走,右小腿上端轻度肿胀,静脉轻度怒张,右小腿皮肤温度明显高于健侧,右胫骨内髁下方有明显局限性压痛,右膝关节无明显肿胀,无关节积液,无纵向叩痛,膝关节活动无受限,右腹股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复查 X 线片示:右胫骨干骺端骨质密度轻度增高,未见骨膜反应,胫骨干骺端 CT 示:右胫骨干骺端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不清,CT 值120~140 HU,软组织肿胀,化验碱性磷酸酶71 U/L,血沉38 mm/L.根据病史及临床检查,初步诊断右胫骨肿瘤.在硬膜外麻醉下于右胫骨内髁下方压痛处切开钻孔取病理,开2 cm×4 cm 骨窗减压,见病灶内骨小梁稀少,病变如同肉芽组织,将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光镜所见:有大量梭形瘤巨细胞,呈席纹样排列,并见一些组织细胞样的圆形细胞,间质血管丰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行 ECT 检查见右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及右髋臼均可见放射性核素浓聚.因病变多发,拟行半骨盆截除手术,因病人家属不同意截肢,终放弃治疗而出院.

    作者:崔平;吴晓冰;张隽;那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于1992年在英国召开的消化系统国际会议上由自身免疫肝炎组的专家们提出,用以代替自身免疫活动性肝炎的一个自身免疫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可能由于本病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发现该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 AIH 患者合并另一自身免疫病机会较多,所以给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笔者通过对4年来临床诊治的26例 AIH 患者的观察,提供一点体会.

    作者:赵凤娥;王炳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