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国文
本文报告了1995~2000年本院收治的7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17~68岁,平均38岁.
作者:孙华新;袁伟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因左侧胸壁阵发性疼痛1月余伴局部肿块半月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侧前外侧胸壁第5~7肋处可触及一个形状不规则的4 cm× 7 cm× 2 cm的肿物,边界不清,与胸壁固定,中等硬度,表皮无红肿及压痛.
作者:马国恩;梁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ovdine-iodine,简称PVP-Ⅰ),是新一代的皮肤消毒剂.我院自1990年以来,一直应用PVP-Ⅰ作手术野皮肤消毒,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纪光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开展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有3例出现皮肤损害,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左肺中心型肺癌,行BAI注药过程中,患者自觉肺内烧灼感及胸壁刺痛,注药后症状消失,灌注化疗后2天,患者左背2~4胸椎旁见直径5 cm皮损呈青紫色,2周后出院时,留有色素沉着.
作者:张丽伟;杨宏伟;李红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腹膜透析方法抢救急性重症药物中毒临床应用已久,现将11例腹膜透析抢救药物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吴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食管恶性狭窄主要包括,食管恶性肿瘤及比邻的恶性肿瘤累及食管所引起的狭窄.临床均引起进食困难,置入了食管金属支架后方可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栾晓钢;陈晓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死亡在围产儿死亡中占主要比例,据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为15.6%,而新生儿死亡率8.8%,因此,新生儿死亡率标志着围产期保健的质量、分娩时产科处理水平和新生儿医学水平.
作者:李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照性治疗脑梗塞68例的临床观察,对尿激酶的疗效作一评价,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从1999年3月~12月用尿激酶治疗脑梗塞患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岁.
作者:高继华;黄永超;赵振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特发性阴囊坏疽是泌尿科罕见疾病,我院于1996年11月14日收治1例,经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并充分引流后,行一期带蒂皮瓣重建阴囊,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国金;陈刚;王凌峰;李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应用尿激酶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3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有手术指征术后病例,男22例,女9例.
作者:王晓勇;赵振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89年1月~1999年1月收治呼吸衰竭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共7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3例病人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呼吸衰竭及MSOF的诊断标准[1].
作者:林莉;孙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直、结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是其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是导致病人术后死亡及二次手术的重要原因.我们利用肛门直肠充气实验判断吻合口情况,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亮;邢晓蕾;柳元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毛细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一家系18名成员中罹患本病者7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利东;尤世春;王明艳;张桂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多层面重建及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7例进行螺旋CT扫描患者,检查部位包括肺部、血管、胃肠及骨骼脊柱,层厚3~5 mm,螺距(pitch 1.0~1.5),重建后二维图像进行多层面(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SSD)重建.结果:多数病例的三维成像显示良好,病变整体形态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从不同位置和角度得以观察.结论:螺旋CT多层面重建及三维成像可以立体、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病灶,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对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肖振平;徐娅莎;赵克秋;张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及时有效地首诊救治,能降低其死亡率.我们对1998年1月~1999年12月于我科首诊救治的AMI 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张虹;周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糖尿病低血糖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我院近5年共收治3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现将其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作者将两年来我院经过超声检查,后得到临床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莲;翟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复方地芬诺酯(又名复方苯乙哌啶),为含有苯乙哌啶和阿托品的复方制剂,其中苯乙哌啶是哌替啶的衍生物.我科于1995~1999年应用该药治疗21例糖尿病所致腹泻.
作者:张静;杨松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7月对26颗劈裂后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与冠修复,随访3个月至2年,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琴;张育铎;于建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部手术实施腕部神经一针三点阻滞的穿刺方法与麻醉效果.方法:计划观察手部手术120例,对照组(传统臂丛方法组)36例,腕部阻滞组84例(其中正中+尺、桡神经阻滞52例、正中+尺神经阻滞10例、正中桡神经阻滞22例).观察各组神经阻滞区域及麻醉效果(满意率),各组注药前后Bp、HR、R、SPO2的变化,术中辅助用药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满意率腕部阻滞组(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2),其中腕部阻滞组满意率正中+尺、桡神经阻滞占94 2%、正中+尺神经阻滞占100%、正中+桡神经阻滞占86 5%;对照组正中+尺、桡神经阻滞占75%.组内注药前后比较:腕部阻滞组Bp与对照组R无显著差异(P>0.05),而腕部阻滞组HR、R、SPO2与对照组BR、HR、SPO2注药前后虽有显著差异(P<0.05,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辅助用药,对照组(72 2%)明显高于腕部阻滞组(17 4%)(P<0.01).各组术中均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手部手术行腕部神经一针三点或一针二点阻滞的麻醉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实用且较为理想的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夏英松;易锡圭;刘静;郭明金;周文君;别敏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