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足三里穴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Leptin、RANTES表达的影响研究

薛小卫;黄银兰;刘倩;李洋洋;蔺耐荣

关键词:针刺, 足三里, 癫痫, 细胞因子, 液相芯片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足三里穴,观察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Leptin、RANTES的表达,以探讨针刺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体质量约200 ~ 250 g的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正常足三里组、模型空白组、模型足三里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予以针刺干预,连续10天后取材,运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Leptin、RANTE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模型空白组RANTES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ptin的表达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数意义(P>0.05),正常足三里组Leptin、RANTES的表达均有所下降,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空白相比,模型足三里组Leptin、RANTES的表达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足三里组与模型足三里相比,RANTES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ptin的表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降低癫痫大鼠海马组织Leptin、RANTES的表达,促进癫痫大鼠机能的恢复,起到抑制癫痫的作用;癫痫状态下,针刺足三里能够促进大鼠海马组织RANTES的特异性表达.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消癌舒对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消癌舒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U14瘤株接种C57小鼠腹腔传代,传第三代时取腹水接种昆明种小鼠腋窝皮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消癌舒低、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接种次日开始给药.消癌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消癌舒0.75、1.5、3.0g· kg-1每日灌胃给药1次;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3 mg·kg-1隔日1次,联合用药组给予消癌舒0.75 g· kg-1加顺铂3 mg·kg-1,消癌舒及顺铂给药同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给药后每3天测量小鼠移植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给药结束后次日处死小鼠,剥离瘤体,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记录用药期间各组小鼠的体重,并绘制体重变化曲线.结果:消癌舒0.75 g·kg-1组小鼠瘤体积及瘤重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抑瘤率仅为14.12%,而消癌舒1.5、3.0g·kg-1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及瘤重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分别为42.05%、61.40%,消癌舒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小鼠的瘤体积及瘤重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分别为90.56%、96.36%,而联合用药组小鼠的瘤重明显低于顺铂组(P<0.05);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顺铂组小鼠体重下降比联合用药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舒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与顺铂联用效果更显著,并能减轻顺铂的毒性作用.

    作者:金海;龙洪相;陈积;吴芹;聂晶;王井洪;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通络蠲痹汤外洗防治化疗药物导致周围神经毒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外洗防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含有致周围神经毒性化疗药的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化疗在化疗的第1天口服甲钴胺0.5g,3次/d,连续14 d,治疗组在化疗的第1天起予通络蠲痹汤外洗14 d.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NGF水平、KPS评分、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分级.结果:通络蠲痹汤外洗减缓血清NGF下降趋势,提高KPS评分,降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论:通络蠲痹汤能够有效防治化疗药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

    作者:李崇慧;师悦;黄仁宝;张静;杨青;周晋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凡土脏取决于胆”论治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

    波动性高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始动环节.减少血糖波动是目前血糖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中医学“凡土脏取决于胆”理论,阐述通过少阳胆之相火温养中焦脾胃,胆中精汁融化食物,胆气升发调理气机之生理功能,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精微,激活TGR5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分泌等途径共同维持人体血糖水平稳定.

    作者:张翕宇;王鹤亭;刘桠;谢春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判断此方法改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范围,松解粘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导引配合温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均较高,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疼痛评分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引与温针灸的配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的疼痛,并对肩关节活动功能有提高,对本病表现的粘连在松解上存在优势.

    作者:黄健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王九峰从脾胃辨治积聚探析

    王九峰为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御医,从《王九峰医案》中研究积聚医案,从而得出王九峰从脾胃论治积聚六大法即脾胃虚弱者升阳健脾,脾阳不足者温阳健脾,水湿不运者健脾化湿,营阴不足者治以健脾养营,胃阳不足者治以宣补胃阳,胃阴亏虚者治以濡养胃阴,在此六法治疗中王九峰还具有其独特的治病及用药特点,其积聚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积聚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也丰富了积聚的治疗方法.

    作者:欧娟;杨涛;戴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尿感方对膀胱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受体TLR4的影响

    目的:观察尿感方对膀胱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受体TLR4的影响.方法:予尿感方原药、尿感方大鼠含药尿液、尿感方健康人含药尿液干预HTB-9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尿感方对未经LPS激活状态下膀胱上皮细胞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经预处理HTB-9细胞12 h后,与未干预组和空白大鼠尿液组比较,尿感方组TLR4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经预处理HTB-9细胞24 h后,与未干预组和空白健康人尿液组比较,尿感方健康人含药尿液组TLR4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经预处理HTB-9细胞24 h后,与未干预组比较,尿感方原药组TLR4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尿感方能够提高膀胱上皮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受体TLR4的蛋白表达.

    作者:吴雨;蒋健;张磊阳;陈文文;贺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反向分子对接的桂枝汤调和营卫与HSP90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基于经方的“方证相应”关系和反向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桂枝汤证与热休克蛋白90α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得桂枝汤相关的活性成份,采用PharmMapper server对活性成份进行反向分子对接,依据对接分数(fit score)排序发现桂枝汤的潜在受体,然后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正向分子对接试验观察配体与受体分子之间的亲和力,后用动物实验对发现的受体进行验证.结果:对桂枝汤的活性成份进行反向分子对接发现HSP90α为频繁出现的受体,对接分数较高的活性成份为没食子酰芍药苷等,正向分子对接实验证实没食子酰芍药苷、芍药苷等活性成分与HSP90α有较高的亲和力,动物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下丘脑HSP90α的表达比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桂枝汤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显著提高模型大鼠下丘脑HSP90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作用不明显.结论:本研究证实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机制与HSP90α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启示应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可以为“方证相应”关系的研究提供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作者:施学丽;郭超峰;杜正彩;范丽丽;夏猛;常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气通元饮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气通元饮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于本院诊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通元饮.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O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下降,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通元饮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常永霞;李姣;侯文丽;戈蕾;王殷;王腾;马秋云;孟海超;左小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逐瘀通痹汤随证加减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骨关节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晨僵、疼痛、障碍评分及WOMAC总评分均显著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低于同时期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逐瘀通痹汤随证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于铁淼;苗会玲;高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脾胃论治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临床辨证多从肾虚、血热、血瘀入手,笔者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更司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而气能载胎,血能养胎,因此脾胃功能失常与先兆流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从脾胃与胞宫、先兆流产的生理关联、病理联系论证从脾胃论治先兆流产的理论基础,并阐述其辨证要点,以及古代医家、现代学者关于脾胃与先兆流产的认识及临床方药治疗.

    作者:张艳春;杜小利;李娜;邓玉娥;苏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国医大师刘尚义治疗癌性疲乏用药数据挖掘

    目的:基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1.92软件,探讨“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首先,成功筛选出2016年5月-2017年4月间在刘尚义教授门诊就诊的446例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病例,并根据相应信息将其录入软件中;其次,对录入的癌因性疲乏医案从药用频次、关联规则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后,将以上得出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探讨刘尚义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用药特点.结果:录入的446则医案数据分析显示,用药频次前8位从高到低依次为:莪术431次、鳖甲430次、冬凌草393次、猫抓草288次、石斛282次、玉竹281次、黄精260次、肉苁蓉205次.药对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前四位的分别是“鳖甲、莪术”“冬凌草、猫抓草”“玉竹、石斛”“黄精、肉苁蓉”.结论:通过挖掘刘尚义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常用药物或药物组合,从而总结出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尚义教授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新思路.

    作者:李娟;杨柱;龙奉玺;吴文宇;罗莉;王镜辉;郭斌;陈杰;王倩;唐东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银屑1号对银屑病中性粒细胞分泌IFN-γ、IL-4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银屑1号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泌IFN-γ、IL-4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给予4个浓度(原液、1/2浓度、1/4浓度及1/8浓度)中药银屑1号,对照组加雷公藤多苷片、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IL-4∶1/4中药组可明显升高IL-4水平,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IFN-γ:中药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原液中药组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1号方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FN-γ的表达,上调IL-4的表达,从而纠正Th1/Th2漂移.

    作者:何亚男;刘靖;张思文;陈湘君;杨丽红;孙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表观遗传学与体质可调论关系的探析

    在人体生命过程中,体质是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体质的形成既禀赋于先天,又关系于后天.中医体质学认为,通过对后天的干预可以调整体质偏颇.并提出,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可干预体质.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表观遗传学的提出,为体质可调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表观遗传学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被人们所重视,有望以表观遗传学为切入点通过辨体论治治疗人类某些疾病.

    作者:秦静波;王济;孟翔鹤;李芳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艾注射液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康艾注射液对于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从而为临床上应用康艾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了康艾注射液对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以及凋亡的影响.并且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乳腺癌细胞中p-AKT蛋白和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人类乳腺癌细胞MDA-MB-435S、MDA-MB-231、SK-BR-3以及HCC-1937经康艾注射液干预48h后,细胞活性较对照组分别减少(19.49±2.92)%,(45.41±7.95)%,(53.84±5.53)%,(64.04±4.36)%.经康艾注射液处理2周后,人类乳腺癌细胞MDA-MB-435S、MDA-MB-231、SK-BR-3以及HCC-1937的细胞克隆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康艾注射液在人类乳腺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其对于MDA-MB-435S、MDA-MB-231、SK-BR-3以及HCC-1937的凋亡诱导率为(11.67±1.17)%,(17.54±1.83)%,(15.45±1.55)%,(15.54±1.57)%.Western blot显示,康艾注射液处理细胞后磷酸化的AKT蛋白(p-AKT)表达降低,而AMPK(p-AMPK)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通过AMPK/mTOR信号传导通路而达成的.

    作者:赵玲俊;高松;徐子琴;姜丽真;王大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总量以及术后引流量,DVT事件发生情况,出血征象发生情况,血小板计数,凝血五项.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4 d血小板计数、术前和术后14 d凝血五项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DVT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出血征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凝血五项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降低DVT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并预防术后出血征象的发生.但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降低DVT事件发生率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仍需长期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作者:林慧;李志敏;陆志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客观评价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全面电子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6-2017年)、中国知网(CNKI,2006-2017年)、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06-2017年)、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WF,2006-2017年),英文数据库:Pubmed(2006-2017年)、EMBASE(2006-2017年)、Medline(2006-2017年),辅以手工检索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经两名评估者阅读、筛选独立提取有效资料后,采用Cochrane Review Handbook5.1.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7篇,共542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率优于其他对照组,合并效应量OR=5.89>1,95%CI为(2.75,12.61),Z=4.56,P=0.00001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愈率优于其他对照组,合并效应量OR=3.04> 1,95% CI为(1.88,4.89),Z=4.56,P=0.00001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CMSS评分上优于其他对照组,WMD=-0.78,95%CI为(-0.96,-0.60),Z=8.64,P=0.00001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艾灸疗法、针刺+按摩、西药及辨证穴位灸比较,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有一定优势,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周梅;黄仙保;陈日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井穴刺络放血对脑水肿干预效应的汇总分析

    井穴刺络放血法古今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但应用于脑水肿的治疗文献报道较少,文章查阅近20年国内外文献,总结分析井穴刺络放血对各种疾病诱发的脑水肿的干预效应和中西医理论基础与效应机制,为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在脑病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高靓;韩宝杰;李兰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血浆脂联素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脂联素的影响.方法:120例均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9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STEMI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加西医常规治疗,60例)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60例),于介入术后第1天及第14天,分别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FM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更有效提高急诊介入术后STEMI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浓度,同时可显著改善肱动脉FMD(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可升高STEMI患者介入术后血浆脂联素,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并可改善FMD.

    作者:温志浩;卢健棋;沈瑜;潘朝锌;王庆高;何新兵;杨清华;梁逸强;彭志林;周宇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慢性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选用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45只,体质量180 ~ 220 g,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分入空白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连续7天在颈背部皮肤丰厚处按照5 mg/kg行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控制比和能量等指标及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部分心肌肌丝溶解、断裂,心肌细胞轻微肿胀,轻度空化,线粒体排列稍紊乱,部分线粒体水肿、存在空泡样病变.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组的大鼠线粒体RCR处于正常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组线粒体RCR低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能有效保护心肌线粒体的功能和结构,防止慢性心肌缺血中心肌组织的进一步破坏.

    作者:陈松;陈茜;吴松;王华;梁凤霞;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化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遵循简单随机、平行对照、非盲的方法.首先按照性别对纳入对象进行分层,再应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受试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综合分析两组治疗RA的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终60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试验组达到2011年缓解标准的26例,未达到缓解标准的4例,缓解率86.67%;对照组达到2011年缓解标准的19例,未达到缓解标准的11例,缓解率63.33%.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安;汤倩倩;徐晶;林基勇;李建颖;庞宇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