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的疗效观察

张彦春;牛红梅;郑莉

关键词:加味温胆汤,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治疗, 胰岛素, 人体内, 型糖尿病, 患者, 药物刺激, 发生作用, 非完全, 资料, 人群, 能力, 口服, 分泌, 成人, 报告
摘要:2型糖尿病(T2DM)又称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人群高发,T2DM占糖尿病(DM)的90%以上。T2DM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体内胰岛素存在过多的情况,只是胰岛素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有效性差,故而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相对缺乏,能够借助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者采用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较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作用

    老年心血管疾病人中相当部分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1];而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又有着重要影响[2]。为了解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辉;阮春燕;徐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属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目前EMs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经血倒流种植学说,但围绝经期输卵管通畅妇女几乎都有经血倒流,因此,认识到EMs的发生与机体分子学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1]。很多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灶中雌激素水平与芳香化酶的异常表达有关[2,3]。由于雌激素和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异位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已被广泛研究,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型药物。本文就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俞玉华;陈友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媒体视频宣教在髋、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功能锻炼特殊性、高龄患者增多及个体理解能力的差异,传统健康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全面,教育过程缺乏连续性[1],康复锻炼不到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本科自行制作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康复教育视频光盘,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卫;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3例的护理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1%[1]。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为保守治疗提供了基础。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氨甲蝶呤(MTX)联合中医方剂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夏玲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结合肠系膜上动脉CTA诊断小肠血管畸形的价值

    小肠血管畸形是引起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小肠冗长、迂曲、活动度大,缺乏方便、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将常规腹部CT和小肠造影的优点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尤其是多层螺旋CT快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减少了肠蠕动和呼吸伪影,使MSCTE更加简便可行,图像更加清晰[1]。MSCTE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检查,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本文探讨MSCTE和CTA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在小肠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林黎明;兰俊;尚惺杰;王昌雄;周理余;季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呼出一氧化氮检测对变应性咳嗽的诊断价值

    变应性咳嗽(AC)的概念首次由Fujimura[1]于1992年提出,主要指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效果不佳但抗组胺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干咳患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雾霾天气的增加,变应性咳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变应性咳嗽的病因不十分明确,且早期临床症状与普通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容易误诊误治。本文通过比较变应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呼出一氧化氮(eNO)值,探讨其在变应性咳嗽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韩江;邹晓;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的疗效观察

    2型糖尿病(T2DM)又称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人群高发,T2DM占糖尿病(DM)的90%以上。T2DM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体内胰岛素存在过多的情况,只是胰岛素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有效性差,故而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相对缺乏,能够借助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者采用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较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春;牛红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胆囊管汇入部切开一期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可以避免切开胆道从而防止术后胆道狭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功率低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经胆囊管进入胆道较困难[1]。本科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胆道方法,探查并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俊;张永涛;梅小平;徐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不仅引起患者躯体的不适,同时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社会等方面也产生负面影响。疼痛的控制是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WHO已将控制疼痛列为第三种抗癌治疗手段[1]。本科应用奥施康定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林德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吸烟喝酒、晚睡晚起、缺乏运动、使用含雌激素的补品、化妆品、晚育和不哺乳等等原因,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1]。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乳腺数字化钼靶摄影是目前乳腺癌筛查和诊断常用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X线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的原因。

    作者:徐栋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IC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1]。在我国,90%IC患者为老年人[2]。IC常无特有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突发腹痛、腹泻及便血被认为是IC的三联征[3]。IC轻症多为一过性,重症需经积极处理,少数患者可发生不可逆损害,如发展为肠坏疽、腹膜炎、中毒性巨结肠均需手术治疗。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制,是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名方。本科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沈亚芬;朱曙东;沈金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病情较长的小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27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重症,尤其是小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常可引起并发症。现对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植物性支气管异物误诊1周~2个月的27例患儿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小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临床特征的认识,避免或减少误诊。

    作者:伍启刚;李国义;何超;陈向军;田磊;朱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静脉肾素测定预测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价值的探讨

    肾动脉狭窄(RAS)常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和缺血性肾病,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不低于7%[1]。近年来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RAS的治疗[2],但并不是所有RAS患者都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大约70%患者术后血压改善甚至治愈[3]。为此,需要预测介入手术术后血压变化并选择可以从中获益的患者。RVH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引起[4],过去认为肾静脉肾素(PRA)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介入手术后血压变化的指标[5],目前对此存有争议。本文采用临床高度怀疑RAS的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并测定肾静脉及下腔静脉PRA,观察动态血压,藉以评价PRA测定对预测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有无临床意义。

    作者:贾楠;李晓波;何瑞青;初少莉;高平进;涂东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亚甲蓝混合液在肛肠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肛肠疾病(肛裂、肛瘘、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肛肠病调查报道发病率高达59.1%[1],其中很多患者需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和麻醉方法导致术后疼痛剧烈,直接影响手术质量[2]。本院采用亚甲蓝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配制成长效止痛剂,用于混合痔、肛裂、肛瘘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减轻疼痛。现将一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田学斌;程琳;杨宝恒;王伟;杨明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效果。方法64例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己酮可可碱)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分别比较两组的GGT、AST、TBIL、PTA、MDF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GGT、AST、TBIL、MD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变化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1.8%,对照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疗效确切。

    作者:申苏建;蔡振寨;林李淼;郑波;徐昌隆;薛战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HLA-DR和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存在全身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紊乱。CD14+HLA-DR+是单核吞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能把经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并处理后的抗原提呈给辅助T细胞,继而激活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在内的所有免疫细胞,对免疫系统功能十分重要,可用于判断单核细胞的功能反应及机体的免疫状态[1,2];可用来判读肝硬化患者的预后[3]。文献[4]报道了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参数在多种疾病中的应用,尤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5],但少有文献报道其在肝硬化中应用。本文对此作一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爱霞;夏菲;李克诚;钱定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附695例报告)

    乳腺增生病(mastopathy)又称为乳腺结构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妇女多见,其临床特点是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1]。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作者采用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印钦;冯庆箐;李永林;吴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腹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表现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有神经纤维的组织和器官,好发部位依次为头颈(44.8%)、肢体(32.6%)、纵隔(9.2%),躯干和剩余混杂部位如胸腔或腹膜后8.5%,胃0.5%~1.2%[1],胸壁、胃肠、肝、肾上腺等部位少见,术前误诊率高。现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病理和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任红娜;张伟强;王立章;王延春;陆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癌治疗的新进展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原因,肝细胞癌居第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每年约有750000例新增病例[1]。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接近发病率[2]。肝癌的治疗已受到全球的极大关注。现对肝癌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1 肝脏移植肝脏移植被认为是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癌症和肝脏潜在疾病有效的方法。肝脏移植的准则是基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且建立如下标准使具体的肝脏移植治疗肝癌达到优化。全世界常用的标准是Milan标准:3个病灶<3cm或单个<5cm肝癌患者符合肝移植的标准[3]。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75%)与没有接受移植的肝癌患者相近。一些研究中心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拓宽了标准一个肿瘤<6.5cm或2~3肿瘤,单个肿瘤不>4.5cm的,总肿瘤直径<8cm,而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有严格的肝脏移植入组标准对整体的生存率影响不大[4]。随着治疗肝癌方法的改善,依据Milan或者UCSF标准争取对患者进行降期,已成为选择患者的一种合理方法。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对于肝脏有直接的治疗,但是疾病进展期患者的肝脏移植后复发风险高。在行肝移植前对肝脏直接保护治疗并监测其疗效有助于筛选更适合肝移植的患者,减少排斥反应发生和降低肝脏负荷,能够提高肝移植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威;闫龑;李任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注射卡贝与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比较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及对腹部切口外观的需求,要求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成趋势。由于子宫的血流丰富,肌瘤剔除术中出血多,干扰手术野有时需要中转开腹手术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手术的安全性也尤其重要。对现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的患者,术中分别子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卡贝缩宫素,比较术中出血量、药物对血压及脉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陶志梅;陈亚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