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的疗效观察

张彦春;牛红梅;郑莉

关键词:加味温胆汤,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治疗, 胰岛素, 人体内, 型糖尿病, 患者, 药物刺激, 发生作用, 非完全, 资料, 人群, 能力, 口服, 分泌, 成人, 报告
摘要:2型糖尿病(T2DM)又称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人群高发,T2DM占糖尿病(DM)的90%以上。T2DM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体内胰岛素存在过多的情况,只是胰岛素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有效性差,故而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相对缺乏,能够借助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者采用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较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浓度胰岛素对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中TXB2合成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浓度胰岛素是否影响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中TXB2合成。方法将制备的两组等体积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分别加入浓度为30μU/ml和300μU/ml的胰岛素,37℃的环境下孵育3min,再次将上述两组的PRP分成等体积,分别用浓度为0、75μmol/L、150μmol/L和300μmol/L的阿司匹林处理,于37℃的环境下继续孵育30min,加入ADP 5min后,用吲哚美辛和柠檬酸葡萄糖封闭血小板反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各组的血小板大聚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中TXB2的含量。结果胰岛素300μU/mL组与30μU/mL组比较,前者可明显升高经阿司匹林作用后的血小板大聚集率(P<0.05),且明显增加血小板中TXB2的合成(P<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可减弱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TXB2合成作用。

    作者:高玉龙;龙炫辉;田平阁;高德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成效初探

    我国高血压人群存在着“三高”-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和“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1],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病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血压的发病与身体超重、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高血压患者三级管理模式存在管理的单向性、被动性-医生单方面向患者灌输医学知识,患者被动接受。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是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让患者积极参与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中,真正担负起自我康复的责任的一种模式。本卫生服务中心在下马塍社区组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报告如下。

    作者:郭贤菊;缪英;张琳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时却存在复位不良、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Krettek等[1]早提出阻挡钉的概念,即在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结合阻挡钉技术,以促进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科采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项大业;何少波;连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物理疗法对产后急性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产后尿潴留在产妇中并不鲜见,对产妇造成的不良影响十分突出,不仅可造成产妇机体上的不适感及影响产后恢复[1],对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而心理压力又可间接影响到其对新生儿的照顾哺育,因此对于本类患者的防控与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对产后尿潴留有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但效果报道不一[2]。采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产后急性尿潴留,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媒体视频宣教在髋、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功能锻炼特殊性、高龄患者增多及个体理解能力的差异,传统健康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全面,教育过程缺乏连续性[1],康复锻炼不到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本科自行制作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康复教育视频光盘,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卫;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清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

    眩晕又称头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眩晕分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感觉为主)和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眩晕一般治疗效果较差,作者对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清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钱成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乳酸脱氢酶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导致孕产妇与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常见原因。尽管对子痫前期的研究已经不止一个世纪,但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子痫前期病因的中心环节。因此,寻找一个能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并加以研究,对子痫前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合理处理至关重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达到佳的母婴预后。本文旨在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刘小媚;何俊霞;方露;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

    在我国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占首位[1]。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以及侵袭性操作多等原因,病死率更高[2]。MDRO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3]。对ICU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时发现分析下呼吸道MDRO感染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减低下呼吸道MDRO的感染率。现对本院ICU 2011年、2012年MDRO感染患者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方法、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共出现10例并发症,其中5例为分流管堵塞,2例颅内感染,1例过度分流,1例颅内血肿,1例癫痫,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与手术本身有关,提高手术技巧,选择恰当的分流阀,避免脑室端位置不当,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叶欣;何国龙;金许洪;秦福创;尹剑;吕庆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分离菌及耐药性变迁的分析

    当前,随着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和应用日益广泛,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普遍,促使细菌通过不同的耐药机制产生耐药,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多重耐药菌株,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并且细菌耐药菌株的流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1,2]。院内感染菌株的多重耐药给抗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目前细菌耐药性监测多在三级医院开展,基层医院的数据缺乏。本文通过对乐清三院近3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资料分析,旨在认识基层医院耐药菌增加、出现多重耐药菌的状况。

    作者:朱伦;杨晓芳;余算;郑阿迈;徐荣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静脉肾素测定预测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价值的探讨

    肾动脉狭窄(RAS)常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和缺血性肾病,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不低于7%[1]。近年来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RAS的治疗[2],但并不是所有RAS患者都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大约70%患者术后血压改善甚至治愈[3]。为此,需要预测介入手术术后血压变化并选择可以从中获益的患者。RVH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引起[4],过去认为肾静脉肾素(PRA)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介入手术后血压变化的指标[5],目前对此存有争议。本文采用临床高度怀疑RAS的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并测定肾静脉及下腔静脉PRA,观察动态血压,藉以评价PRA测定对预测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有无临床意义。

    作者:贾楠;李晓波;何瑞青;初少莉;高平进;涂东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正日益危害患者的健康,而早期DN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完全逆转,故探讨DN发病机制有助于更有效治疗。DN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背景、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种细胞因子以及氧化应激有关,其中氧化应激已受到高度关注。作者选择一组早期DN患者,给予硫辛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雄威;李唯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MRI诊断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囊性肿瘤,由于对这种特殊类型的胰腺肿瘤认识不足,容易将其与其它一些胰腺黏液瘤混淆。本文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邵逸夫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IPMN患者临床及CT、MRI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

    作者:胡群辉;胡吉波;胡红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院2010~2012年41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临床使用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临床用药中ADR的发生既影响疾病的正常治疗,也是导致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本院2010~2012年收集的4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作者:赵卫国;石夏莹;劳国琴;蒋杰;张宜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性质诊断中的价值

    乳腺肿块包括良性病变(乳腺肌瘤、乳腺囊肿、乳腺增生等)和恶性病变(乳腺癌等),是乳房内部生长出异常肿块结构的一类乳腺疾病[1]。乳腺恶性病变的预后与发现的时间关系密切,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1991年,Ophir等首先将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临床,能较客观地反映组织的硬度,而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弹性系数有较大差异,因此为鉴别乳腺肿块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技术[3]。本文回顾分析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霞;肖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种前列腺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及性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存质量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5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观察组)与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与性功能状态,分别采用IIEF-5量表、CIPE-5量表及BPHQL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IIEF-5量表、CIPE-5量表及BPHQL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开放性手术,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性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孙志军;蒋军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IC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1]。在我国,90%IC患者为老年人[2]。IC常无特有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突发腹痛、腹泻及便血被认为是IC的三联征[3]。IC轻症多为一过性,重症需经积极处理,少数患者可发生不可逆损害,如发展为肠坏疽、腹膜炎、中毒性巨结肠均需手术治疗。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制,是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名方。本科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沈亚芬;朱曙东;沈金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排螺旋CT在不典型消化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典型的消化道穿孔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表现不典型的消化道穿孔临床上诊断常有困难。消化道穿孔需要尽早手术,以防止或减轻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多排螺旋CT(MSCT)的普及, MSCT已用于消化道穿孔的检查[1~3],并且对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MSCT诊断率逐渐提高[4]。现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年经手术证实的19例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患者MSCT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MSCT对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水平。

    作者:钱向宇;冯宪超;潘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包括多方面,目前认为男性、年龄、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糖、肥胖等为传统的危险因素[1]。红细胞宽度(RDW)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反映周围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其应用范围既往仅限于贫血分类的辅助指标。许多研究表明RDW升高与心力衰竭、冠心病[2,3]、急性心肌梗死(AMI)[4]、脑卒中[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7]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RDW与ACS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毛艳燕;傅慎文;徐育红;唐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标准化131I治疗与ATD治疗Grave’s甲亢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化131I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比较标准化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疗效;比较标准化131I治疗对老年人与中青年人Grave’s甲亢的疗效。方法标准化131I治疗组:停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和药物如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胺碘酮等,131I治疗前进行常规检查,甲状腺高吸131I率测定、有效半衰期测定,甲状腺图像采集与重量测定,治疗剂量确定。131I空腹一次口服。ATD治疗组:治疗前常规检查、治疗剂量确定。结果(1)标准化131I治疗组痊愈率62.6%、好转率13.3%、甲减率19.5%、复发率4.6%, ATD治疗组痊愈率39.5%、好转率10.8%、甲减率3.1%、复发率46.6%,标准化131I治疗组较ATD治疗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2)标准化131I治疗后随着观测时间的延长,痊愈率逐渐上升,甲减发生率逐渐上升。(3)标准化131I治疗,中青年组痊愈率高于老年组,甲减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优于ATD治疗,且较安全、经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Grave’s甲亢治疗方法。

    作者:王春梅;王雪梅;皇甫建;王城;张国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