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脾气虚证与胃粘膜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徐珊;石君杰;杨季国;朱曙东;倪桂宝;聂红明;夏小芳

关键词:胃炎/病理学, 脾气虚/病理学,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蛋白Bax、Fas、p16在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患者胃粘膜的表达及其表达特征.方法:胃镜病理确诊和辨证设慢性胃炎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脾胃湿热证3组和正常对照组.胃粘膜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Bax、Fas、p16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证等3组Bax、Fas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16的表达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脾气虚证组与胃阴虚证组和脾胃湿热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标记指数结果亦与其相符.结论:慢性胃炎脾气虚证胃粘膜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紊乱,细胞凋亡相对亢进,Bax、Fas、p16与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有很强的相关性.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30例

    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急,致残率及致死率高.为了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1996年11月以来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华英;姜岚;许鲁平;陈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试论把握中医疾病基本病机的意义

    把握疾病基本病机,有助于把握治疗的原则性和方向性;有助于加强处方选药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有助于认识病证关系的复杂性,增强治疗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揭示证侯演变的规律性;有助于增强对疾病演变的预见性,提高既病防变的主动性.并提出了一些探索疾病基本病机的思路.

    作者:童舜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窦性心动过缓从五脏论治经验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轻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黑蒙晕厥、神疲乏力等症.笔者在临床上从五脏论治,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谢元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目的:证实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个中心共480例患者纳入研究,439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组)和治疗组(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基础组治疗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针灸组治疗用毫针刺加灸,基础加针灸组则二者结合.共治疗4周.采用症状体征、House-Bf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中心完成情况良好,4个中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方案执行较好.3个组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3个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组疗效好(P<0.05,P<0.01).轻度面瘫和急性期面瘫疗效优于重度面瘫和非急性期面瘫(P<0.01).比较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和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基础对照组和基础加针灸组.

    作者:梁繁荣;余曙光;李瑛;李常度;周东;胡玲香;袁秀丽;李怡;何俐;朱蔓佳;李宁;郑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肾病蛋白尿的思路与方法

    肾病蛋白尿既是肾脏疾病较常见的病理变化漏出物,也是一组肾脏发病过程中的微观证候.其病因复杂,伴随出现的证候变化多端,病情顽固,辨治颇为棘手.中医文献虽无蛋白尿的记载,但根据其伴随相关证候表现,可归属水肿、腰痛、虚劳范畴.

    作者:蒙木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周亨德辨治嗳气经验

    周亨德教授是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擅长脾胃病的诊治.现将周师辨治嗳气病证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钟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痔洗液治疗嵌顿痔62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例104例,均系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痔洗液坐浴),对照组(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治疗组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20~70岁,平均42岁;病程0.5~20年.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0~66岁,平均38岁;病程4个月~25年.两组年龄、病程之间具有可比性.

    作者:邱丽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扁平疣有哪些外治方法?

    答:扁平疣是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手背和前臂等处,皮损呈针头至黄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质坚的扁平丘疹,多发于青少年.中医外治法有较好疗效,兹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供选择使用.

    作者:吴震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灸抗衰老机理研究概况

    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与脏腑气血盛衰密切相关.因此精神气血阴阳的损耗,都能使阴阳失衡,导致衰老.针灸在抗衰老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操作方便、疗效确切、适应症广.兹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龚顺波;黄碧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乳平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致阳痿60例

    性功能障碍是男科常见病,病因复杂.因高泌乳素血症而致阳痿是原因之一.我们采用乳平汤治疗60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其龙;艾绍军;李光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3例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伤寒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等7味组成.方中半夏、干姜温里散寒,和胃止呕;黄芩、黄连清热泄痞;人参、甘草、大枣补中和营.合而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功.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对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虚实夹杂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均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玉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何首乌善降脂通便

    何首乌味苦涩,微温,归肝肾经,有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功,传统用于精血亏虚,须发早白等症.先父在世时颇善用何首乌治疗老年性疾病,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以何首乌为主药,组方治疗高脂血症伴大便秘结者,均收到降血脂和通便的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刘和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小儿脑病及对CT影响的观察

    我们于2000年6月开始,采用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和精神发育迟缓(MR),效果满意,并对46例CT异常的患儿进行了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炳培;朱珍;卜怀娣;史惟;杨红;王素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田德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疼痛、口苦、呕吐苦水,以及嗳气、上腹饱胀、咽部不适等.与中医学之吐酸、吞酸、呕胆、胆瘅、结胸、呕吐、嘈杂、梅核等相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田德禄教授临床治疗本病有良好疗效,现总结介绍于下.

    作者:吴娟;金基成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利坤冲剂治疗小子宫76例

    从1998~2002年我们用自制利坤冲剂治疗小子宫90例,剔除了不达诊断标准和中断治疗病例共14例,剩余76例.现将此76例小子宫的治疗结果报道于下.

    作者:张成桂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全息胚分化促进剂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60例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全息胚分化促进剂全息康神液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全息组和对照组各60例,选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等量表及临床疗效4级评定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全息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41.7%和23.3%(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两组间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阳性量表分(P)、阴性量表分(N)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疗效总评(GI)、疗效指数(EI)及TES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全息康神液能提高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

    作者:王瑞见;李新卫;陈衡章;袁连喜;邓联斌;覃冬莲;吕春江;李顺华;陈海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何首乌有降血糖作用

    近些年笔者在治疗糖尿病时,凡遇到属气阴两虚证型者,常用张锡纯的滋脾饮加何首乌治疗,每每取得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验证何首乌降血糖的作用,将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进行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牛治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活血利咽汤防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口咽急性毒性反应51例

    我们在防治鼻咽癌单纯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研究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是专门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放疗、化疗患者,前瞻性配合中药以预防口咽急性毒性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蓓;黄国贤;胡丕丽;丘惠娟;钱穗毅;陈徐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何首乌善治中风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入肝、肾经,功具补肝肾,益精血,涩精止遗,润肠,临床多用于精血亏损所致的头晕,心悸,失眠,腰膝疼痛,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症.民间常用本品加入复方中,或单独用,治疗中风.笔者试用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杨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宁泌泰治疗泌尿系多重耐药菌感染29例

    2002年10月~2003年6月对我院泌尿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6例随机分组,将宁泌泰与抗生素治疗本病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富;袁正泉;张驭;范星球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