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立
目的:观察葛根汤、桂枝汤对颈椎间盘组织白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8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刺激组、低头位组、风寒湿加低头位组、葛根汤组和桂枝汤组.通过建立风寒湿痹证型、低头位、风寒湿加低头位颈椎间盘退变家兔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颈椎间盘细胞因子IL-1β、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各个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IL-1β、iNOS mRNA的表达上调(P《0.01),葛根汤、桂枝汤组与风寒湿刺激组比较,IL-1β、iNOS mRNA表达均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椎间盘退变中IL-1β、iNOS mRNA的表达上调,葛根汤下调IL-1β、iNOS mRNA表达,桂枝汤调节作用低于葛根汤.
作者:施杞;王拥军;周重建;侯宝兴;刘梅;莫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陕西中医学院杨培君教授从医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颇多.兹将业师从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治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何首乌(制)具有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之功效,被视为滋补良药,延寿珍品.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该品确有良好的调节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衰老作用.
作者:孙凌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从大方治病溯源《内经》有关论述及后世医家的研究应用、当代名家经验(当代名家施今墨、裘沛然、姜春华、石景亮、万友生等)、机理研究探微(多源调节论和双调自稳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及治疗疑难杂病或有益处.
作者:傅文录;王暴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从1987年起,中国中医研究院就开始派出中医专家赴非洲的坦桑尼亚,运用中医药治疗了上万人次的艾滋病患者,在改善症状、体征和提高免疫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在坦期间,运用凉血解毒法治疗艾滋病相关皮肤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世敬;曹惠云;游秀珍;危剑安;孙利民;黄霞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凉血败毒汤颗粒冲剂联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及血清学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梅毒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采用自制中药凉血败毒汤颗粒冲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23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2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3、6、9、12个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自制中药凉血败毒汤联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早期梅毒疗效确切.
作者:陈昌鹏;许良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证候是人体对疾病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的概括,是辨证的结果和论治的依据,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础,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特色与优势.以信息学方法诠释,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学者们关注着证候学与辨证方法体系的研究,企盼着被认可、能推广、立得住的证候规范,当然规范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制订,以体现中医学术自身的规律.遵循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原则,完善与推广辨证方法体系.证候因素,应证组合,降维升阶,从系统复杂性出发回归到清晰明了的规则,从非线性设计过渡到线性结果;从个案分析研究开始,推广到群体诊疗方案大样本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清代名医金子久先生,名有恒,浙江桐乡县大麻村人,自南宋以来,世代亦医,承家学,随父应诊.1915年在沪南慈善令施诊,医名大噪,晚年居村里,四方求诊者众多,遍及齐燕闽奥、大江南北.学问渊深,案语多俪体,千言立就,一时无双.他运用调升降法治疗脘腹痛,其论证、选药思路深细,用法精当,且有独到之处.检阅《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所载金氏医案,对脘腹痛的治疗颇觉别开生面,归纳起来约有6法.
作者:沙宝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截疟、解毒、通便.笔者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何首乌尚能养心和血,通利血脉,用治冠心病疗效确切.用量30~50g,根据临床不同证型,灵活配伍应用,每获良效.现举2例如下.
作者:庞德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又名萎缩性肌强直,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除了表现为多组肌萎缩和肌强直外,尚有身体其他多系统受累,如晶状体、皮肤、内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本病呈缓慢进展,部分患者因肌萎缩和心、肺并发症而在40岁左右丧失工作能力.关于治疗,西药主要应用奎宁、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等药,对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我们于1992~2002年对本病从肝论治,以补肝柔筋缓肌之法组方用药,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16例,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亮;王殿华;张志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答:妊娠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导致高糖原含量的阴道环境,是念珠菌阴道炎的好发时期,雌激素既能与念珠菌结合又能促进酵母菌生长,提高其毒力,使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降低且易复发,而中医证治方面具有一定特点,需注意如下方面.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临床应用单味何首乌治疗痔疮,源于我祖父饶玉庭的用药经验,祖父擅长应用单方验方治病,常获满意疗效.笔者随其学医,曾以单味何首乌大剂量内服外洗治愈多例痔疮患者.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饶文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全面认识IgA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124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伴发高血压情况、西医实验室检查,及部分患者肾脏病理的Lee病理分级和Katafuchi病理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属于气虚及阴虚证候的中医症状出现频率较高.(2)脾肾阳虚型患者大多伴发高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渗透压降低,肾脏病理损害全部为Lee分级Ⅲ级以上,平均Katafuchi积分高,与其他3个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气不足是IgA肾病发病的关键,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病情较重.
作者:陈钢;李平;董葆;谌贻璞;陈香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灼口综合征(BMS)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等.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变化,但常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在更年期或绝经后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其病因复杂,但精神因素占有突出位置,临床上较难治愈.我们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配合心理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小青;谢俊山;伍志园;许家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和肌肉病变为多见.轻的仅限于手指和面部受累,往往经过很长时间甚至长达数十年,才出现内脏表现;重者广泛皮肤增厚,并很快地出现进行性内脏受累现象.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率在结缔组织病中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而居第三位[1].目前西医仍无很好的治疗方法,且因药物副作用大或价格昂贵而难以推广.在临床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前景较好,副作用亦很小,有一定推广价值.我们在中医学对本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赵凯;屠文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答:莲子:睡莲科植物莲的果实或种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莲子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功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疗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作者:许爱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通过对《伤寒论》各篇有关厥的条文研读、比较、分析,探讨厥亦即手足厥冷这一主证形成的病因、病机,提出致厥的基本病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阳虚致厥、阳郁致厥、血虚致厥,并给出具体方剂.后进一步总结出各种厥证实际上常是上述几方面综合形成的结果,仅是侧重不同.因此,临证时凡遇见各种厥证,当主要从上述3个方面探讨,辨其轻重缓急,确立治法方药,则厥证可除.
作者:陈可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来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从临床和基础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进一步证实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157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的临床观察,探讨Hcy水平与冠心病各证型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顼志兵;徐旻;梁知;顾仁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乌龙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及其机理、疗效等.方法:将乌龙胶囊与芬氟拉明片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乌龙胶囊能改善单纯性肥胖临床症状,经104例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2%.结论:乌龙胶囊能减轻体重,降低体重指数,缩小腹围、臀围,降低皮下脂肪厚度.并且经人体成分分析,不减少水分含量,不减轻肌肉重量.其作用均优于对照组芬氟拉明.
作者:李跃华;周文泉;王巍;张昱;周鸿;刘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急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学腹痛、腰痛、带下病范畴.我们自2000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7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华;崔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