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秋红;卢昕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及早期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运用针灸取头针、体针、眼针相配合疗法日1次,并予口服中药汤荆治疗,并配合肢体康复疗法日1次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占97%.结论:针药配合早期康复疗法,更有利于脑梗塞偏瘫,失语的恢复.
作者:马巾英;李淑红;王永强;李淑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病因复杂,症状各异,病程迁延难愈,容易复发.笔者对36例病人进行口服中药加中药熏蒸坐浴辨证施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绍秀;刘建东;薄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介绍运用中药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则,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咽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晚期.阐述方药治疗经过等.
作者:夏骏;王文龙;徐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癌痛消颗粒对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遵循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观察27例肝癌惠者,口服癌痛消颗粒,进行治疗前后AFP、中医症状体征、Karnofsky评分指标的检查与分析.结果:临床观察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用癌痛消颗粒治疗,肿瘤体积疗效有效率88.89%;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21/27(77.78%);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10.31±4.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FP用药前后的差值为(316.31±62.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前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有明显变化,评分前后差值为(11.15±5.6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癌痛消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血瘀毒结正虚证患者的肿瘤体积疗效有效率88.89%;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21/27(77.78%),能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艾凌;唐健;陈逸恒;王家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独活的药典品种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川独活)与在东北地区以独活代用品入药的兴安白(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ook)(东北独活)的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的差别.方法:分别采用气质联用法(GO-MS)和薄层扫描法(TLC-SC).结果和结论:二者在挥发油的组成和香豆素的分类上均存在差别.从重齿毛当归中,共检出90种挥发油类,经计算机检索和与标准图谱对照,鉴定了其中52种.从兴安白芷中共检出57种,鉴定了其中37种.对以上两种植物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薄层扫描比较,发现二者虽均以香豆素类为主,但川独活中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和二氢呋喃香豆素类,东北独活主要为呋喃香豆素.
作者:王晓彤;王绪;才谦;付玉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达营汤治疗周期性精神病(periodic psychosi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7例患者分为2组,以加味达营汤治疗周期性精神病19例为中药组,复方炔诺酮治疗周期性精神病18例为西药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8周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药物疗效,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加味达营汤对周期性精神病治疗有效,愈显率89.5%,与复方炔诺酮(94.4%)相当(P>0.05);治疗后加味达营汤的TESS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复方炔诺酮(P<0.05).结论:加味达营汤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疗效与复方炔诺酮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复方炔诺酮.
作者:谭洪华;李霞;孟宪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酒制、醋制)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五味子协助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镇静催眠时间.结果:五味子生品及五味子炮制品经灌胃给药,可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且五味子生品以0.25mL/10g和粉碎的五味子生品以0.25mL/10g剂量灌胃给药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是对照组的2倍;酒制五味子以0.25mL/10g和醋制五味子以0.25mL/10g剂量灌胃给药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炮制品(酒制、醋制)效果强于生品,其中酒制优于醋制.
作者:葛会奇;贾天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补肾活血法为大法口服中药汤荆,对照组用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2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77.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补肾活血法可明显改善下腹及腰骶疼痛、痛经、白带量多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水气上冲之胸痹心痛32例,1个月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81%.胸痹心痛病因复杂,辨证困难,临床中如能辨证准确,疗效惊人.
作者:伊艳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生化止血汤防治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停经≤50天,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58例,两组服流产药物相同,治疗组于孕囊排出后服生化止血汤.每日2次,每次1袋,连服7天,对照组服益母草膏,第日2次,每次15g,连服7天.结果:2组临床疗效,阴道流血量,持续出血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化止血汤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为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窦性心律频率在60次/min以下者称窦性心律过缓,在中医属心悸、怔忡范围.在中医脉象学中属迟脉.临床以胸闷、心悸、气短为主,笔者用温阳益气方药治疗43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胸穿,尽量引尽胸水后,治疗组采用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对照组仅用顺铂胸腔注射,观察治疗期间副反应和1个月后患者胸水及胸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Z=-2.458,P=0.014,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治疗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英杰;陈立伟;陈军;孙一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其特点:病程长,缠绵不愈,易于复发.临床常采用中药口服、中药灌肠治疗,也可采取西药控制感染.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贺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1000余病例中选出符合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儿童多动症198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配合家长和儿童心理辅导,经过疗程3个月时间的治疗,期间,每月复查1次.结果发现,不能坚持治疗,用药时间短,疗效差.药物依从性好,家长能够很好接受心理辅导,并能正确指导患儿者,治愈率高,疗效稳定.
作者:张树和;庄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2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辨证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肾阴亏、肝阳偏亢型急性期缺血中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代伟;林忠嗣;单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制饮通康滴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和电刺激,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法上使用自制饮通康滴液滴舌.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训练和电刺激的基础上配合自制饮通康滴液滴舌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胃痛范畴,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1].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裂解.近年来随着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胞凋亡是胃肠道上皮细胞丢失的主要途径,胃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异常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2].
作者:吴秀霞;张玉峰;延卫东;钟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3 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其后,张景岳继承其观点,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称为温补学派.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在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有软斑块患者分为调脂胶囊组和洛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变薄,斑块有一定程度缩小,部分趋向稳定,但两组治疗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调脂胶囊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朱明军;曾垂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介绍孙伟治疗慢性肾炎常用对药的经验,并结合文献论述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作者:朱莺;孙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