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

赵益伟;王晓;毛旭洁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脑血流, 围生期, 窒息新生儿, 窒息脑损伤, 血液流变学, 神经系统, 脑缺氧, 指标, 死亡, 伤残, 检测, 报告
摘要: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是由围生期的脑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流减少是引发窒息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引发脑血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作者观察了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的4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设立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对胸痛病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胸痛是心血管门诊病人主述多的症状之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胸痛病人中心绞痛的筛查显的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显然不宜在所有胸痛病人中应用,也不易在广大基层医院普及.B型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因其简便、实用,仍广泛的用于冠心病的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冠心病的相关性已有很多研究[1],但联合颈动脉内膜中度厚度(IMT)和斑块评价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作者试图将两者联合起来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另外同时探讨B型超声提示不同回声的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是否有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红;周忠;魏渝娟;景胜;陈思;何文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其恶性程度极高,对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均不敏感,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1~6].作者收集杭州钢铁厂职工医院、天津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临床及病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黎阳;范嫏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拟清肺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45例疗效观察

    寻常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源于毛囊口小毛囊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的过度增生,从而导致毛囊堵塞,毛囊内痤疮棒状杆菌及嗜脂孢子菌繁殖,分解皮脂,刺激毛囊,引起炎症.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被认为是主要的因素,而女性迟发性(≥25岁)痤疮的产生更与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作者用自拟清肺汤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45例,与异维A酸口服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具有相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旭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疾病意识和医疗环境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延误诊治的影响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常见眼科急症,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作者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时间常在发病3d后,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l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就诊不及时意味着疗效差,如:症状不能控制、眼压居高不下等,本研究通过调查影响AACG患者及时诊治的主客观因素,探讨提高AACG及时就诊和提高预后疗效的方法.

    作者:张端晴;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孕产妇血清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9.4%,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1],并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拟测定孕产妇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作者:冯掌凤;钟磊;许翠红;祝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是由围生期的脑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流减少是引发窒息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引发脑血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作者观察了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的4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设立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益伟;王晓;毛旭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8例腰椎滑移GSS固定治疗分析

    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腰椎滑移GSS固定患者培例,随访1~6年,X线摄片复查植骨愈合17例,按hengerson标准评论临床优良率94%.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泽富;褚卫涛;钭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桥过伸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柱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对于稳定的无神经功能症状的骨折行保守治疗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1].本院自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运用腰桥过伸复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小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是治疗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存在椎旁肌的广泛剥离从而形成瘢痕组织,容易发生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自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加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不需要行椎管减压的腰椎骨折2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兆光;祝介明;范顺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免疫排斥反应是引起实体器官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与患者的T、B、NK细胞水平有关.为了准确地反映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作者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20例临床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进行测定,同时对不同的分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邬露丹;徐炜峰;丁金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药物抗早孕是指怀孕35~49d不须手术,应用药物终止妊娠,是近20年来的新发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 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完全流产率在90%左右[1],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存在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蜕膜残留的问题,一直困扰临床;为此,作者对药物流产(药流)术后蜕膜组织部分残留者,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中心静脉置管(cvc)技术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恶性血液病患者也较多地接受CVC技术,它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危重患者的救治,减轻长期输液患者的痛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本身的原因,加之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为此,本科从2005年10月起,对恶性血液病病人CVC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cQI),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卫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主动脉缩窄纠治术的麻醉处理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畸形,手术治疗是矫正畸形的唯一方法,麻醉过程中既要施行控制性降压又要不使血压降得过低,避免发生截瘫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而麻醉处理较为复杂.作者对本院2007年1至11月5例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麻醉下施行矫正手术,现将麻醉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赵有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海宁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急诊医疗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病医学紧密相扣的三个环节.院前急救是第一环节,和院内急救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作者对海宁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了解近年来海宁市院前急危重症疾病的急救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拟定更适合急救事业发展的规划,制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美媛;张金海;沈鹏;方廷采;孙静英;章娟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疾病腔镜下手术分析

    因乳房为实质性器官,腔镜用于乳腺手术起步较晚.但经过10余年的探索,腔镜乳房手术已经涉及乳腺外科的各个方面.乳房腔镜手术首先应用于乳房美容整形,现在腔镜下乳腺肿瘤切除术已成为乳房良性疾病治疗的一种新手术方法;在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治疗中,腔镜辅助下的皮下腺体切除及重建手术,腔镜辅助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因乳房腔镜外科可选择较隐蔽部位的小切口,减少对乳房外形的破坏,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模式.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本院对乳腺疾病采用腔镜手术8例,作者对8例乳房手术进行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尚闹;陈道宝;陈杰;孟旭莉;杨红健;邹德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ICI是危重病人密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甚至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适应能力,保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本院2007年3月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报道如下.

    作者:蔡小妮;张育苗;俞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AV)又称咳嗽型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多由运动、冷空气、气候变化或由呼吸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易误诊或漏诊[1].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本院收治的35例CAV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汪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6例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分析

    软组织病变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来源比较复杂,发生率相对较低,作者将所做MRI检查且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的病变作一回顾,以了解删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5例Barrett食管临床病理分析

    Barrett食管(BE)指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改变.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BE患者45例,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君红;张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6例食管乳头状瘤的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乳头状瘤(EP)的l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6例口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 (1)E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内镜下病变主要位于中下段并且与食管炎相关,易被误诊为息肉及白斑.(3)治疗后15例患者随访3个月正常,11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2年后在原来不同部位再发EP.结论 (1)EP是否并发临近脏器肿瘤有待进一步研究.(2)黏膜慢性炎在EP发病中起一定作用.(3)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EP的发病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4)EP的发病是否与遗传基因相关也值得关注.

    作者:朱伟青;苏慧;陈芝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