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与右心功能的关系

邱玲;钟磊

关键词:肺原性, 心脏病患者, 血浆脑钠素, 慢性肺心病, 利钠肽, 右心室功能, 心血管疾病, 心功能状态, 低血压, 细胞分泌, 水盐代谢, 舒张血管, 临床评价, 家族成员, 血容量, 心室肌, 压力, 机体, 超载, 测定
摘要:脑钠素又名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peptide,BNP),是一种利钠肽家族成员[1],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在血容量增加、压力超载刺激下由心室肌细胞分泌,以便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从而平衡并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及血压.现对本院收治的5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BNP进行测定,以探讨其与右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状态提供依据.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附13例报告)

    本院自1990年3月至2006年1月开放手术致胆管损伤13例患者,作者分析其致伤原因,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1~26岁.急症手术3例,择期手术10例.损伤原因:术前拟作胆囊切除10例,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行胆囊切除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误切1例.损伤部位和类型:肝总管4例,胆总管上段7例,胆总管下段1例,肝总管、胆总管联合损伤1例;部分切除5例,完全离断8例,其中1例肝总管、胆总管大段切除.

    作者:詹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排尿性晕厥24例报告

    排尿性晕厥是指排尿开始时、排尿过程中、排尿终末或结束后立即发生的一种晕厥[1].作者自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曾在门诊接诊排尿性晕厥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忠裕;顾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顺尔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一种不可逆转且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疾病,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看,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老年病人多见,患病人数多,常死于呼吸衰竭.本文作者在于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对COPD是否有效.

    作者:俞晓东;李国桢;吴厉锋;钱小英;叶环;徐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脑卒中是致残和社会劳动力降低的原因之一,且复发率很高.在众多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中,高血压是危险的而且是必须控制的一种常见病.血压水平及脉压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已有报道[1,2].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脉压指数(PPI)这一概念,认为PPI可以用于评价血管硬化程度[3].作者通过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分析,探讨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再发的关系.

    作者:黄书攀;童海光;郭志坚;肖文;苏友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8例腰椎滑移GSS固定治疗分析

    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腰椎滑移GSS固定患者培例,随访1~6年,X线摄片复查植骨愈合17例,按hengerson标准评论临床优良率94%.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泽富;褚卫涛;钭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在I临床中并不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是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近20年来随着对其他固定方法优点的认识,同时减少患儿的骨折治疗时间,直接从成人骨科中引入外固定支架,接骨钢板和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的股骨干骨折.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发生骨骺生长异常,钢针感染,外固定护理困难,再骨折等并发症[1].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采用弹性髓内针(TE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英;徐杰;张永进;王维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 研究髓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33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全麻组(G组,静吸复合全麻)和腰硬组(E组,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均未麻醉前用药,术中收缩压的变化维持在基础值±25%之内,SpO2≥95%.术后采用0.001%芬太尼(2ml/h)静脉48h镇痛.评估患者麻醉前,术后3、6h,1d和3d的MMSE评分.分别在麻醉前、术后3、6h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 老年患者术后3、6h,1d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d基本恢复正常.G组术后3h点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67% vs 22%,P<0.05),术后6h、1d点POCD发生率与E组相似(27% vs 17%、20% vs11%,P>0.05).两组术后3、6h点IL-6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G组明显高于E组(P<0.01),且14例POCD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无POCD者(P<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全麻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IL-6的升高有关.

    作者:黄志莲;李军;连庆泉;朱丽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有创通气24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也是呼吸科、急诊科医生诊治需要掌握的危重病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呼吸机的普及,机械通气技术日益完善,呼吸监护水平的提高,采用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ARF的病人已经是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作者回顾性分析两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24例COPD并发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衍亮;何薇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连续发现的6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行超声检查时发现6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患者,年龄24~27岁.其中有停经史4例,停经时间35~68d;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

    作者:胡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

    急性硬膜下血肿出血来源通常为皮质动静脉,大脑凸面桥静脉[1]等,病情危重,合并脑疝后更为严重,预后极差;国内报道病死率为50%~80%[2].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26例,采用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抢救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1例

    急性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病例非常少见[1],作者于2007年6月收治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突发胸痛4h入院.有长期吸烟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前4h前突发胸痛,胸痛呈绞痛,并持续存在,伴全身冷汗和恶心、呕吐.当时测血压90/60mmHg,心电图提示:V1-4、V3R、V4R、V5R ST段抬高,Q波形成(图1).心肌生化指标: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均阳性、肌酸激酶2500U/L,诊断急性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收入院.即急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提示:单一冠状动脉畸形,右冠起源于前降支中段,前降支近端可见一80%狭窄,长约15mm.前降支及右冠血流TLM Ⅰ~Ⅱ级,可见回旋支到右冠脉及前降支的逆向血流(图2~3).故在前降支近端植入Firebird3.5×23支架一枚,释放压力14atm,术后未见明显残余狭窄,血流恢复正常,胸痛消失,未见心力衰竭征象.4d后出院.

    作者:吴连拼;杨鹏麟;林加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空回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生率低,仅占胃肠道肿瘤之1%~3%[1],以恶性为主,国内报道小肠肿瘤良、恶性为1:2.6~4.6[2].小肠肿瘤常见于空、回肠,发现临床症状时,多属中晚期,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本院自2003年4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空、回肠恶性肿瘤13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俞丹松;梅绍前;李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螺旋CT诊断价值(附27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单纯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别很大,重症胰腺炎常可危及患者生命.16排螺旋CT检查不仅能协助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还能评估其严重程度,发现并发症,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16排螺旋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卢晓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银杏叶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银杏叶中提取的药用成分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traet,EGb),其主要有效成分为24%黄酮类(Flavonoid glyeosices,FG)和6%银杏萜内酯(Girkgolides,GK)[1].近年来国内外对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心脑血管病上作了许多探索.现就银杏叶总黄酮(FG)和银杏内酯(KG)在心脑血管系统药理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章红燕;侯桂兰;何福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逍遥丸治疗利培酮口服液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女性,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增高对大脑和其他器官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包括溢乳、月经减少、闭经、不规律排卵或不排卵而不孕、性功能失调、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是常用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口服液是其一种剂型.临床上发现有些女性患者在应用利培酮口服液后出现溢乳闭经等现象.有资料表明利培酮可导致血清PRL增高[1],影响患者的健康、自我体验和服药依从性,因此作者应用方便、副作用少的中成药逍遥丸治疗利培酮口服液导致的高血清催乳素血症并观察其疗效.

    作者:李晓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估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作者用多层螺旋CT对4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估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观宝;周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主动脉缩窄纠治术的麻醉处理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先天性主动脉狭窄畸形,手术治疗是矫正畸形的唯一方法,麻醉过程中既要施行控制性降压又要不使血压降得过低,避免发生截瘫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而麻醉处理较为复杂.作者对本院2007年1至11月5例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麻醉下施行矫正手术,现将麻醉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赵有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冠心病与IL-1 IL-6的关系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在AS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因此,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成为关注的课题.IL-1和IL-6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作者重点观察了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IL-1、IL-6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屈音波;陈黎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闭孔疝嵌顿致肠梗阻2例诊治分析

    闭孔疝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腹外疝,发生于盆底,肠管等内容物通过闭孔管向股部突出的隐匿性疝.国内外鲜见报道,临床误诊较多.本院诊治2例,1例术前误诊10d,1例术前确诊,报道如下.

    作者:沈育忠;殳加跃;顾海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初始耐药监测

    近年来,结核病流行又呈持续上升趋势,结核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天然耐药株的产生是主要原因之一.结核菌初始耐药趋势可以反映某一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掌握嘉兴市肺结核病初始耐药情况,作者对181例新发现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史文;方宏安;宋秀兰;丁曙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