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陈继英;赵辉;单振顺

关键词:双黄连胶囊, 绿原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中成药双黄连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250mm ×4.6mm,5μm)柱,以水-乙腈-冰醋酸(92:7: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6nm,流速1.0ml/min.结果:绿原酸在0.11~0.55μg,都与相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为0.58%(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双黄连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清咽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中慢性咽炎由于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湖北地区名老中医,我院徐精诚教授从医五十余载,自拟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因素服汤剂有困难,我们将利咽汤改制为清咽雾化剂,通过超声波雾化器雾化治疗慢性咽炎,自2002年3月-2003年12月,治疗3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友松;全国芳;付艾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固定骨折方法探析

    例举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特点和适应症.提倡具有不开刀、痛苦小、费用低、疗程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方法.同时阐述在强调微创骨科手术的同时纠正一些偏差和误区,从而使骨折治疗有更大的进展.

    作者:苏继承;张广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时振声治疗肾病方剂学应用的特色

    介绍时振声治疗肾病应用的方剂学特点,从方剂应用分类特点、重视泻火类方剂的应用、临床重视辨病与辨证选方及经典名方新用四个方面,探讨了时振声肾病方剂学应用学术思想,对于提高肾脏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傅文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生精养育汤改善睾丸生精功能的临床观察

    运用自拟生精养育汤治疗男性不育症420例,不仅对不育患者的精液常规化验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而且将不育患者分为精子成熟障碍和睾丸生精功能低下二型.观察了生精功能低下型的等级分布情况和精子成熟障碍型病例生精细胞层次分布情况.总结出生精养育汤对不同原因而致的不育效果不尽相同.对精子成熟障碍和轻型生精功能低下型效果明显.

    作者:马伟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刘国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经验

    介绍刘国强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刘教授治疗注重祛除湿邪,攻下排毒,结合临床化验,抓住治疗时机,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适当加减用药,提出明明白白治乙型肝炎,这些都是治疗本病的可贵经验.

    作者:叶峥嵘;谢立芳;杜卫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HPLC测定复方通便片中大黄酸的含量

    目的:为制订复方通便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方法对制剂中番泻叶中所含的大黄酸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检测波长为440nm.理论板数按大黄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并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可行,能有效地控制成品的质量.

    作者:李贺君;吴宏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笔者按疼痛部位的所在经络分型,以循经取穴为主,以经络辨证取穴为辅,对3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针刺疗效观察,并以中药汤剂辨证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勉;尹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软脉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中药复方软脉煎干预动脉硬化(AS)的作用,主要是对颈AS患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的变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以及中医辨证分值.方法:采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有颈AS证据,且符合中医肾气虚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治疗前、后颈AS灶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O),放免法测内皮素(ET)以及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辨证分值,并设舒降之(辛伐他汀)组进行对照.结果:AS患者应用软脉煎治疗后,其颈动脉IMT减小(P<0.01),粥样斑块面积缩小(P<0.05),舒降之对照组无上述作用.治疗前后血清ox-LDL、ET、NO、ET/NO的变化无显著意义(P>0.05).软脉煎组治疗后中医症候分值明显改善且优于舒降之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软脉煎能使AS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退,同时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作者:顾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经霜老丝瓜治疗慢性咽喉炎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是由于体内的热毒向上蔓延到咽喉,造成咽喉部位经络不通畅而产生的一种病症.笔者用经霜老丝瓜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十分明显.

    作者:邵俊惠;宋筱宁;于雪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槟榔七味丸质量标准研究

    槟榔七味丸由槟榔、肉桂、荜茇、白卤砂、石榴子、干姜、白豆蔻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祛寒补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肾寒肾虚,腰腿疼痛等症.本文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槟榔、白豆蔻;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肉桂、干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荜茇中胡椒碱的含量,为该制剂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怡君;辛向群;宋长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斑秃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青年,笔者近年来收治了15例脱发患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秀兰;王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无排卵型子宫出血的治疗体会

    无排卵型子宫出血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85%,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祖国医学认为其属于崩漏范畴,其发病机制为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血随经下,以致血离其经,甚或瘀血内停,新血不得归经再生所致.而导致冲任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脾肾亏虚.为了探讨无排卵型子宫出血的适宜治疗方法,笔者将198例功血患者经诊刮送病检为无分泌期改变,或测基础体温为单项等方法明确为无排卵型功血,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草药止血固本法及西药性激素治疗,对其治愈好转率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安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壮医药线点灸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观察

    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56例,并与单纯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作者:李珪;牙廷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寒热真假紧要处(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五

    上期医话介绍了火神派两则真寒假热、阴极似阳的治案,现在再介绍两则真热假寒、阳极似阴案例,两相对比,有助于我们体会其辨识寒热真假的功夫.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谈神经性耳鸣的中医治疗思路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通常伴有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据临床统计,17%~20%的成人有耳鸣,65岁以上老人发生率可达28%,耳疾患中耳鸣出现率高达85%[1].目前,对其机理不甚明了,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耳鸣具有独到之处,能弥补西药治疗上的不足,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兴强;亓卫东;杨光;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会厌炎临床述评

    汇总了近年来有关急性会厌炎文献资料,从发病季节性、发病原因、临床分型、诊断、药物治疗、喉梗阻原因、建立人工气道的问题、中医临床认识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设想以及在中医院开展治疗此喉科急诊必备条件.

    作者:王东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强心冲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心冲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具有益气养心、化痰祛瘀作用的强心冲剂(由补中益气汤和温胆汤化裁而成)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并与传统改善心功能西药(地高辛、双氢克尿噻和安体舒通、消心痛)治疗30例相对照.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速度E/A比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强心冲剂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

    作者:邓斌;何绪屏;陈芸;杨曙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首乌降压胶囊对二肾一夹(简称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方法: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选用大鼠血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来研究首乌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将大鼠(n=3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首乌降压胶囊高剂量组(简称首高组)、首乌降压胶囊低剂量组(简称首低组)、卡托普利组,每组8只,另假手术组8只,共40只.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和肾脏组织PRA、AngⅡ、ALD等异常,这些变化是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一定的改善和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及肾脏组织PRA、AngⅡ、ALD的水平相关.

    作者:张笑丽;韩景辉;杨瑞霞;刘子旺;杨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挑疗法治疗不射精症628例

    不射精症,属男性性功能障碍,是不育症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多采用药物或针灸等综合性治疗.自1997年11月-2003年3月,我院不育症专科门诊,以中西医结合的针挑疗法治疗628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作者:吕纪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天枢穴为主对中风恢复期便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比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双侧天枢穴为主是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的良好方法.

    作者:崔海;张海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