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于勇;杨次颖
俗云:“暴泻易治,久泻难瘳”,久泻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水样,或有粘液,肠鸣腹痛但无里急后重为特征。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湿盛为标,脾虚为本,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与肺气不宜、肝气郁结和肾阳不足亦有密切关系。依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本除健脾外,又有宣肺、疏肝和温肾之不同。兹就笔者临床经验,举例如下。……
作者:宋昱颖;张雅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足部反射区是根据穴位全息律,将人体脏腑的信息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以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理论。这就是说人体各器官、组织与足部各部位相匹配。其足部所匹配的部位称为足部反射区。既往文献记载,老年性白内障无眼外部特征。笔者首先报道老年性白内障的足部反射区眼区出现瘀……
作者:王皓;段亚东;李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786.中性粒细胞低:14.20奶麻=13; 787.嗜酸粒细胞低:1.6时行感冒=22;1.15湿温=12;1.17温毒发斑=10;6.17蛔厥=14; 788.嗜酸粒细胞多:1.27肺虫病=12;1.29囊虫病=12;1.32黄胖病=12;1.31丝虫病=12;1.33蛔虫病=12;1.35鞭虫病=12;1.36肝虫病=12;1.37.1急性益虫病=12;4.3哮病=10;7.1风水=10;14.11奶癣=22;18.5筋痹=28;……
作者:朱文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以自拟复方卷柏汤为主,辨证论治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辨证分型为血热伤络、阴亏火旺、气不摄血。结果,显效率81.8%(27/33),有效率15.2%(5/33),无效率3%(1/33)。证明中医药治疗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满意的疗效。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副反应。
作者:董茂芝;李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1997年9月—2001年12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性红皮病56例,并设西药对照组2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住院部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56例,西药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男39例,女17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4.3±18.2)岁;病程1年~12年,平均(7.2±3.8)年。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4~68岁,……
作者:张永熙;关新生;李忻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90年代以来,笔者以小柴胡加左金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经129例30天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治以小柴胡加左金汤,药用:柴胡、姜半夏各15g,党参30g,灸甘草10g,黄芩15g,生姜9g,大枣4枚,黄连12g,吴茱萸2s。每剂文火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服125ml,饭后40min或饭前40min热服,忌食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结果,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等检……
作者:赵万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的特异性肾损害。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可至氮质血症、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难点、热点,尚无理想的药物,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优势。 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宗礼;司福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整理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并对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溯源和分析。说明了中国古代官制源于传统文化,而官制文化又作为文化背景对中医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
作者:林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自1998年3月—1999年5月,以二妙散加味治疗慢性湿疹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33例病人全部来自本院门诊皮肤科,其中男68例,女65例;年龄20~67岁,以25~55岁多见;病程短3个月,长15年。临床主要症状: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表现……
作者:沈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二陈汤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对肿瘤病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了治疗和对比。结果:在获得相同肿瘤疗效的情况下,治疗组的症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二陈汤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蒋小曼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此糖尿病工作者必须寻求可靠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改变病程和预后。糖尿病的病因错综复杂,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血瘀、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肝失疏泄等。笔者在多年……
作者:骆洪武;李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吾师朱良春教授治疗妇科肿瘤亦有独到之处,其一是善用张锡纯“理冲汤”加减治疗各型子宫肌瘤,其二是善用张锡纯之“理冲汤(丸)”合二为一加减治疗卵巢囊肿,其三是自拟“外治妇瘤散”配合内服汤丸,以内外合治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颇有效验。其用药特色乃遵“味腥气秽,善走奇经”之说,仿《内经》“四乌贼骨一芦茹丸”用雀卵、鲍鱼之意,在自拟“外治妇瘤散”中用辛烈、臭秽、窜透之力极强之“阿魏”,配合内服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的穿山甲直达病所,宣通脏腑,贯彻经络,散结除症。其组方用药通中寓涩,补中寓攻。治肌瘤力避化瘀动血之品。经行崩冲者慎用桃红、水蛭、地鳖虫之属。喜取“反者并用,其功益烈”之旨,处方中常加海藻、甘草同用,以激其溃坚,速其消瘤。朱师在广泛使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探索创新,总结提高,是后学之楷模。……
作者:邢儒伶;吕仁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2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治以激素加环磷酰胺加中药;激素加环磷酰胺加中药加抗凝剂;中药加对症治疗或支持治疗。肺(脾)肾气虚型,治以益气养阴利水,予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通草、泽泻、茯苓皮等;睥肾阳虚型,治以温阳补肾,活血化瘀为主,予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附子、肉……
作者:滕燕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的治疗作用。方法:70例发病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21~35分,血清TC>6.5mmol/L,TC>1.6mmol/L的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基础组35例,脑梗死常规治疗;大豆磷脂组35例,基础组药物加大豆磷脂10g,1日3次口服治疗。入院治疗28天后出院,2组停止其它药物治疗,但大豆磷脂组继续服用大豆磷脂30天。结果:脑梗死治疗28天,基础组、大豆磷脂组在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积分、TC、TG值方面与基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豆磷脂对急性期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伴发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孟冬娅;胡晓芳;郭大文;于笑难;杨关林;李娜;王耀山;石富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时胃粘膜组织和血浆前列腺素E2的变化及不同针刺手法的调节效应。方法:①采用改良“醋酸浸渍法”造成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②按照GUTH等方法改进评定溃疡指数;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及胃窦粘膜组织PGE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浆PGE2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补组溃疡指数和血浆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捻补组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PGE2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补针法降低血浆PGF2和溃疡指数较捻补针法显著(P<0.05),各组动物胃窦粘膜组织PGE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窦粘膜PGE2在大鼠胃溃疡发病中意义不大,针刺对其无明显调节作用;而血浆PGE2含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胃粘膜损伤程度,针刺可降低血浆PGE2使其趋于恢复正常,热补针法降低血浆PGF2的作用明显优于捻转补法。
作者:郭永明;梁宪如;郑俊江;郑魁山;吴学飞;刘喆;邱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1999年应用WLSY-8000型肾病治疗仪(北京伟力),配合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4例。所有患者常规予以低蛋白(<0.68/d·ks-1),高热量饮食,利尿、降压、纠正酸碱失衡,应用肾毒性小的抗生素抗感染。选穴位共8个,涌泉(左为公共穴)、关元、水道(右)、肾俞(双)、膀胱俞(右)、足三里(右)、阴陵泉(右)、三阴交(右),根据个体差异选择电刺……
作者:顾静;曲妮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妇女健康较难治的疾病之一。祖国医学将功血归属于崩漏范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血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经过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排除全身出血性疾病及生殖器官明显的器质……
作者:孟安琪;鲁立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先以三棱针在皮损部位行多点点刺,挤血数滴,后选皮损严重部位围刺,同时可针刺膈俞、膻中、足三里、曲池,用平补平泻法,治疗35例,结果显效:无瘙痒,皮肤表面光滑,半年内无复发20例;有效:症状减轻,复发期延长12例;无效:局部皮肤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1.4%。 体会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
作者:孙书彦;罗国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衰治疗有效的中药复方保肾片对人肾脏系膜细胞是否具有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健康志愿者服用保肾片,取含药人血清加入系膜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中,应用倒置显微镜、光镜、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研究保肾片对系膜细胞的诱导凋亡现象。结果:含中药保肾片的血清组,与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相比,能诱导系膜细胞发生凋亡。结论:保肾片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作用机理之一与诱导系膜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作者:刘丽;王钢;朱晓雷;邹燕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小36岁,大72岁,平均58岁;病程短5年,长15年,平均9年。对照组20例,其年龄、性别等与治疗组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按WHO标准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并符合糖尿病神经源膀胱诊断。全部病例排除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脊髓肿瘤、创伤致膀胱神经病变。……
作者:温紫茜;郭连川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