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业勤;王魁亮;闫宏宇
观察中医药对急性湿疹(湿热侵淫型)的治疗作用,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见效时间平均(2.86±0.75)天,显效时间平均(9.96±1.58)天,均少于西药对照组分别为(5.48±1.33)天、(17.83±2.41)天,两组均值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治愈时间与治愈率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非;于秀梅;佟艳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概述了<内经>中有关卫气开合的理论,分析指出了卫气开合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人体呼吸;脉息、机体温凉变化、机体不同抗病状态的作用.卫气的开,可因于阳气偏衰、风火暑邪侵袭、药食气味之辛;卫气的合可因于阳气偏盛、寒邪侵袭、药食气味之酸.
作者:于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研究脑血通口服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对神经病学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脑梗塞面积及脑组织病理学指标的作用.结果,脑血通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病学症状,缩小脑梗塞面积,促进坏死灶内出血吸收和胶质细胞增生修复,减少周围区水肿和炎症反应.脑血通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军;于震;周红霞;王玉升;贾士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详述了目前中医对复发性口疮病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方向.
作者:李佩洲;薛瑞军;常新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临床实践中,发现柴胡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便细读本草,发现柴胡具有鲜为人知的推陈致新作用,故对柴胡的这一作用细加考究,多方查证,并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辨析柴胡的推陈即泻下作用,致新即(对胃肠道)有修复作用,故敢为柴胡一言,使柴胡的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
作者:梁岩;樊恒茂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在抗甲状腺药物(ATD)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利活血方治疗GD合并蛋白尿46例,结果显示,治疗4周时尿蛋白、血、尿β2-MG、尿NAG均显著下降(P<0.05~0.01),8周时,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尿蛋白下降与尿NAG下降呈显著正相关(r=0.993,P<0.01),且尿NAG、尿β2-MG的恢复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相平行,提示血、尿β2-MG、尿NAG可作为判断甲亢肾功能状态简单而敏感的指标.
作者:余江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高热是由于外邪侵入肌表或机体内部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危急重症.虽然病情凶险,但只要遵循高热的辨证施护原则,认真观察,细致护理,就能达到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孙秋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吴燕璟;孙忠人;王天群;王希贵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首次公布朱文锋教授长期从事疾病计量诊断研究的资料,明确了621个症状对内妇儿科410种疾病的诊断贡献度,并简要介绍临床实际运用的方法.
作者:朱文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症.属中医淋证、尿浊、精浊之范畴,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笔者从1992年以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梧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观察云芝糖肽对胃癌患者化疗的减毒作用.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云芝糖肽,对照组口服鲨酐醇,观察症状、生存质量、免疫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结果显示,云芝糖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气阴二虚的症候,对化疗药物所致骨髓与免疫功能的抑制有明显保护作用.云芝糖肽对胃癌患者化疗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作者:钟薏;邹菁;张丽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对慢性前列腺炎(CP)的研究,提倡①从西医病因病理变化揭示疾病本质,认为病原体及炎症相当于热毒内蕴,组织增生及纤维化类似于瘀血内阻,免疫功能低下视为正气亏虚;②根据病因病理特点拟定治疗大法,热毒、瘀血、气虚是CP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CP三大主要病理变化,苦寒解毒、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为治疗CP三大主法;③常用药物为黄芩、大黄、地龙、水蛭、黄芪等.
作者:戴春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比较西医不同诊断病名,按中医病因命名治疗.以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数案,疗效满意.
作者:吴雪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袁正刚(1918-),江苏省名老中医,业医60余载.融中西医于一体,造诣颇深,尤擅长于中医急诊,临证用药,辨证精当,颇有独到之处.兹陈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胡小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玉屏风散与苍耳子散加减合免疫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4例,并与一般抗组胺药合免疫疗法治疗52例作对照.观察治疗1年,治疗组有效60例(93.8%),对照组有效42例(80.8%),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在症状复发时药物减少50%以上及基本不需药物治疗(<5次/年),这两项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岑李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探讨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法,提出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或配合除湿热,滋肝肾,温肾阳,通血脉法;结合辨病,予消蛋白,降血压,利水肿,除尿毒.
作者:王付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临床、胸部X线、生理学综合计分法(CRP计分法),进行肺纤维化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结果发现,肾虚痰瘀组积分较肺虚痰瘀组高(P<0.01),与古人病在肺其病浅,病在肾其病深的论述相符,提示可将CRP计分法应用于肺纤维化的辨证分型中.
作者:张天嵩;韩镭;吴银根;于素霞;赵子贤;马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科和男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包括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类,后者发病约是前者的8倍.因其病程缠绵,疗效欠佳,成为中西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男性健康问题.据权威资料的统计,35岁以上的男性的发病率约31%~40%.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CP呈低龄化的发病趋势.
作者:石志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病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白鼠16只,体重为(185±13)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造模药物为1%的嘌呤霉素,购自Sigma化学公司.治疗药物肾炎灵颗粒剂由本院制剂室配制,批号:960715.
作者:王钢;孙伟;邵家德;曾安平;孔薇;周恩超;邹燕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胃脘痛,是由胃肠道疾病引起的以胃部疼痛症状为主的病证.现代医学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其发病因素很多,笔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6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韩寅章 刊期: 2001年第11期